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60例的临床分析

王晓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治愈38例;治疗有效,病情好转16例;死亡6例.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多发生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绝大部分病例在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无特异性,且患者以感染白色念珠菌为常见.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年老以及严重并发生是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师诊治此病的水平.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强产地中药材管理禁止熏硫中药材

    中药质量直接影响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同时也关系着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电视、报纸常见报道有关中药材熏硫问题,以致老百姓谈硫色变,2004年,国家药品管理局就专门下文禁止用硫磺熏制中药材.从2005年起药典也没有中药加工硫磺熏蒸方法了.今年在电视上看到记者在中药材产地暗访.一些药农和经销商反复用工业硫磺过量熏蒸中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药材的质量.故笔者特就中药材熏硫问题的成因及监管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和建议.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下肢手术后应用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应用皮下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下肢手术400例,随机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I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II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I组镇痛效果与II组无差异,I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Ⅱ组.结论: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少.

    作者:钟挺;黄丽萍;陈娟;王树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强化管道安全管理对预防颅内引流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对预防颅内引流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0例颅内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强化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将2009年30例颅内放置引流管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颅内引流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发生管道脱出、堵塞、气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颅内引流管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朱洁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用苦碟子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苦碟子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56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苦碟子和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结论:用苦碟子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彬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发作6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观察用药4~6 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食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置入带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气管瘘患者晚期及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三十个置入镍钛合金支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探讨.结果:30例患者术后呛咳症状、吞咽困难迅速消失,未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有良好效果,无严重不良并发症.

    作者:杜仕建;戴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药房的工作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工作,以提高药房工作质量质量.方法:详细制定出一套药房工作流程.结果:药房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很好的效果.结论:合理完善工作制度是确保医院药房工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63例患者,手术治疗57例,保守药物治疗6例;好转出院6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2%;住院时间8~26d,平均14.6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病情重、转变快、预后差,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与相关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锦云;陈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以及总结该病症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以1992至2009年间本院收治的3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为例,对36例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输尿管修补术10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8例,其余2例患者根据术前检查情况进行相应手术.结果:30例患者均在术后痊愈,输尿管通常无狭窄,没有出现肾积水现象,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在术前,要认真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在手术中要认真规范手术操作,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作者:李多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口服克拉霉素与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口服克拉霉素与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1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A组(口服克拉霉素组)和B组(静滴红霉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A组治愈4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B组治愈33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A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1例;B组患儿出现食欲不振4例,恶心2例,呕吐1例.两组患儿症状均较轻微,经调整用药后消失.结论:口服克拉霉素较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效果理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秋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了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30例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虽较多孔时间长,但术中失血少,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及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玲燕;朱雪琴;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关于CT 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

    CT设备是诊断仪器设备的一次科学飞跃.其广泛运用对提高X 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临床分辨率以及X线诊断的准确率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CT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管理也是重要的保障方面,笔者多年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对于CT设备的维修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作者:周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绒毛膜上皮癌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随着诊断技术及化疗药物治疗的发展,护理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使绒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章淑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6月收治的69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及结论: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护士应注意做好其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和安全护理,同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练并培养其日常行为能力,以防止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异丙酚与氯胺酮应用于人流手术之比较

    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安全,我们尝试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无痛人流术,现将异丙酚及氯胺酮这两种比较常用药的使用疗效作比较.

    作者:周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睾丸鞘膜腔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腔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睾丸鞘膜腔结石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100例睾丸鞘膜腔结石患者中,发生于双侧8例,右侧52例,左侧40例;多发6例,单发94例;部分患者合并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微小结石症、隐睾、附睾囊肿等.超声影像特征为:睾丸鞘膜腔内的强回声光团,单发或多发,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度.结论:认为睾丸鞘膜腔结石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超声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应作为本病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4排螺旋CT脑灌注和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空腹血糖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120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居民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居民均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转为糖尿病2例,占10%,对照组患者转为糖尿病6例,占9.99%,观察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IFG居民进行生活、药物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8例老年病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病人患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到2011年4月6年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病人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过程,并详细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128例疾病中,有甲状腺肿瘤单纯摘除手术60例,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28例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34例,另有甲状腺未分化癌切除手术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6.5士28.0)min,患者手术出血量平均为(96.7士11.7)ml,住院时间平均为(6.2士0.6)天,有6例出现了皮下血肿,发生率是4.7%,有46例出现了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机率是35.9%.结论:在老年人群体中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十分必要.在临床中应充分注重老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认识到年龄对于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确认了病情,就应当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作者:陈晓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