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中药剂量的把握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剂量的时候,可以从性别、体质、配伍、制作、剂型等方面予以考虑灵活改变.
作者:廖兴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于优生优育的影响,并且提出对策改善孕前自我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婚孕前健康教育的90对新婚夫妇和随机抽取的90对未接受婚孕前教育的夫妇就相关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婚孕前检查重视度、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度、婚孕前各项检查自觉落实度、产检达标率、保健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婚孕前健康教育能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应飞艳;胡爱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Pijnenburg[1]等研究发现:美国每天约有2300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张辉[2]等也认为:据估计每天 1万人中即有 1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 7~10%,大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运动和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易引起踝关节失稳及载荷传导紊乱,进而影响踝关节的功能,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了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而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治疗观点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文献予以复习,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Ⅳ°损伤的治疗观点加以总结,以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严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和七氟醚吸入的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近年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 T0 ) 、插管后3 min ( T1) 、切皮时( T2) 、气腹后30 min( T3) 及术毕( T4) 的 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T1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1.89,差异有显著性;T2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2.13,差异有显著性;T3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21,差异无显著性;T4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33,差异无显著性.(2)与T0相比,T1、T2、T3、T4各时间点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3例,占6.67%.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4)自主呼吸于术后5-10min恢复,定向力于术后20min内恢复.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该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结果:本组48例患者麻醉平稳,完成预期目标返回病房,术后回访:3例因其它原因死亡,有效率93.75%,死亡率6.25%.结论:采用适当麻醉方法和管理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关键之一,采用快速插管,选用合理药物维持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0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62~79岁,平均69.7岁.骨折按Neer分型法,二部骨折13例,三部骨折18例,四部骨折6例.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标准,优17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1.9%.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与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三年内复发率.方法:对比40位病人58肢体行传统手术和36位病人42肢体行分段缝扎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3年复发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隐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仍然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万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诊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巩固治疗.结果: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多于春秋二季发病率较高,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常伴发热;X线片及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表现多样,无典型特异性;症状出现后7d左右进行血清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有意义.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常因首发症状不明显、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而导致误诊或漏诊.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临床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血清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确诊为成人支原体肺炎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曾明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详细了解110例经皮肾碎石患者的病情及其手术操作情况,制定出一套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专科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取石顺利,术后恢复快,康复出院.术后无大出血及尿瘘发生.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合理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短期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璇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EG术的患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患者6例,出现PEG管堵塞的患者2例,后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对患者行3个月至2年的随访,无出血、腹腹炎、PEG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PEG术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术后可自行注食,营养状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怿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杀手.据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就诊率中的比例仅次于感冒和颈、腰椎疾病,位列第三;在慢性病家庭病床诊疗率中的比例排名第一位.可见,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作为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制的中心环节--社区高血压的防治,社区医生应把自己视为高血压诊治的第一关.本文就笔者在社区高血压诊治工作中的体会做如下总结.
作者:刘艺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药质量直接影响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同时也关系着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电视、报纸常见报道有关中药材熏硫问题,以致老百姓谈硫色变,2004年,国家药品管理局就专门下文禁止用硫磺熏制中药材.从2005年起药典也没有中药加工硫磺熏蒸方法了.今年在电视上看到记者在中药材产地暗访.一些药农和经销商反复用工业硫磺过量熏蒸中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药材的质量.故笔者特就中药材熏硫问题的成因及监管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和建议.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家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组40例患者,住院时间8~21d.39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为2.5%,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8%.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防止出现局部继发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兴娇;龙亚女;张小敏;叶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方法: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次数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来得时使用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观察用药4~6 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成人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60例MP感染成人患者,年龄(34±9)岁,女43例,占72%,秋冬季发病49例,占82%,发热22例,占37%,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14例,占23%;白细胞总数正常40例(67%),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4例(57%);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46例行X线胸片检查,28例(61%)正常;肺炎9例;用阿奇霉素(35例)或罗红霉素(25l例)治疗后痊愈.成人MP感染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秋冬季发病多见,症状相对较轻,白细胞总数多正常,肺炎比例少,阿奇霉素疗效满意,病死率低.
作者:余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通过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师诊治此病的水平.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接受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后病情得到及时控制,终治愈出院;个别患者因为体质差、入院就诊时间较晚或防治与护理不当造成病情反复.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观察.该病的发病率与反复率均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作者:范兵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