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宋怿菲

关键词: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EG术的患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患者6例,出现PEG管堵塞的患者2例,后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对患者行3个月至2年的随访,无出血、腹腹炎、PEG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PEG术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术后可自行注食,营养状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中药剂量的把握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剂量的时候,可以从性别、体质、配伍、制作、剂型等方面予以考虑灵活改变.

    作者:廖兴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例成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探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其治愈率.对重症结脑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减少其出现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文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供应室的无菌消毒

    目的:加强医院消费供应量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高内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极强生物品缓解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检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同个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祈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爱容;何幼媛;张美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436例小儿斜疝采用自制疝环修补针代替雪撬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43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361例6~10min,嵌顿疝30例15~25min,双侧45例18~20min;术后未见有阴囊水肿及睾丸疼痛及缺血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320例,6~12个月56例,12~24个月40例,24~36个月20例,均获得成功,无复发.结论:自制疝环修补针可替代小儿疝内环口高位结扎专用的雪撬钩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经济、适合在所有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国增;杨利杰;陈荫曾;伍业;谭静;刘广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471例大便培养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471例大便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来揭示我区菌痢的发病情况.方法:取样本粪便直接划线接种于SS琼脂平板上,然后将接种标本置于温度为37℃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带培养结果出来后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在此471例粪便样本中,大便培养为阳性的有89例,阳性率为18.89%.结论:此次统计结果与我国统计菌痢疾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的结论相符.

    作者:王玖红;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如何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在医疗系统中大量涌现,而抗菌药物的滥用,也使医院感染有了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加大了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支出,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与安危,同时,它还阻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甚至对医院声誉,对社会安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郭惠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析医院针对退休老干部开展心理工作的必要性

    离退休老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驱者、实践者,为建立革命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宝贵财富.

    作者:陈莉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了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30例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虽较多孔时间长,但术中失血少,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及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玲燕;朱雪琴;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的治疗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常分气滞血瘀、寒凝胞宫、肝肾虚损等型论治.传统方剂如姚红四物汤、温经汤、调肝汤等投入皆有效.其中,以膜样痛经、子宫异位症痛胀较重,然而皆有专方专药施治有效.本文对此诊为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

    作者:王风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萎缩及脑部出血的治疗体会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在亚洲地区占所有卒中类型的20%~30%,在我国占全部卒中患者的21%~48%.本文对对脑萎缩患者及脑部出血的治疗谈了一下体会.

    作者:韩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枣庄市台儿庄不同年龄段儿童锌、铁缺乏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枣庄市台儿庄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锌、铁元素含量的检测,了解本地区儿童缺锌和缺铁情况,并探讨导致这种情况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本地区儿童的锌、铁缺乏症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1年4月,我院对台儿庄地区0~12岁儿童体内的锌、铁含量进行普查.按照受检儿童的年龄将其分为0~1岁组、1~3岁组、3~7岁组和7~12岁组.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缺铁和缺锌情况.结果:0~1岁组儿童铁缺乏症的发病率高,7~12岁组儿童铁缺乏症的发病率位居其次.将同一年龄组内男童和女童的铁缺乏情况进行比较,0~1岁组、1~3岁组和3~7岁组男童和女童的这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7~12岁组男童和女童的这一情况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1~3岁组儿童锌缺乏症的发病率高,0~1岁组儿童的这一情况位居其次.将同一年龄组内男童和女童的这一情况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0~1岁组儿童铁缺乏症的发病率高于锌缺乏症的发病率,1~3岁组儿童锌缺乏症的发病率高于铁缺乏症的发病率,3~7岁组儿童锌、铁缺乏症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7~12岁组儿童铁缺乏症的发病率高于锌缺乏症的发病率.结论:枣庄市台儿庄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锌、铁缺乏症的分布不同,预防和治疗本地区儿童的锌、铁缺乏症应根据本地区儿童发生锌、铁缺乏的年龄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作者:王茂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期来我治疗的7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占患者总数的80.8%,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共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15.4%,另外3例患者属于其它情况.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的共有67例,效果一般的共有10例,1例患者治疗没有效果.结论:患者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意识,在病发后进行及时的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詹三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指导肠造口术后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对肠造口术后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方法:针对肠造口术后的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改变进行相应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结果及结论: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的好坏,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清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强产地中药材管理禁止熏硫中药材

    中药质量直接影响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同时也关系着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电视、报纸常见报道有关中药材熏硫问题,以致老百姓谈硫色变,2004年,国家药品管理局就专门下文禁止用硫磺熏制中药材.从2005年起药典也没有中药加工硫磺熏蒸方法了.今年在电视上看到记者在中药材产地暗访.一些药农和经销商反复用工业硫磺过量熏蒸中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药材的质量.故笔者特就中药材熏硫问题的成因及监管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和建议.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EG术的患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患者6例,出现PEG管堵塞的患者2例,后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对患者行3个月至2年的随访,无出血、腹腹炎、PEG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PEG术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术后可自行注食,营养状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怿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麻醉在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和七氟醚吸入的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近年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 T0 ) 、插管后3 min ( T1) 、切皮时( T2) 、气腹后30 min( T3) 及术毕( T4) 的 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T1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1.89,差异有显著性;T2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2.13,差异有显著性;T3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21,差异无显著性;T4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33,差异无显著性.(2)与T0相比,T1、T2、T3、T4各时间点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3例,占6.67%.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4)自主呼吸于术后5-10min恢复,定向力于术后20min内恢复.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该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70例的临床报告

    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 Mesh Perfix 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h即可下床,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万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自2008年5月~2010年9月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组(瑞替普酶治疗组)和N组(尿激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时、3h时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6h的cTnT水平及CK-MB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组出现皮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N组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皮下出血2例,尿血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苏颗粒联合用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苏颗粒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按照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用药的原则和胃苏颗粒说明书的有关内容,分析50张用胃苏颗粒的处方.结果:胃苏颗粒在临床上,基本能按照中医理论辩证用药,但也存在用法、用量上不正确以及与其他药联用不合理等问题.结论:胃痛应按照中医的分型辩证用药,特别要重视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余芳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论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抗艾滋病病毒药来根治艾滋病的可行性

    本文设计了一种根治艾滋病的方案,即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抗艾滋病病毒药来增加进入艾滋病患者淋巴系统内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根治艾滋病的目的.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