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的体会

赵亚琴;缪永辉

关键词:颅脑外伤, 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结果:本组48例患者麻醉平稳,完成预期目标返回病房,术后回访:3例因其它原因死亡,有效率93.75%,死亡率6.25%.结论:采用适当麻醉方法和管理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关键之一,采用快速插管,选用合理药物维持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出院指导.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残髓炎临床分析及其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了解残髓炎的致病因素,以便及时纠正临床操作中的失误,彻底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方法:对76例诊断为残髓炎的病例进行分析,并从临床角度对残髓炎临床表现分析分类,采用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术,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在1~5年的随访中,除6例充填物脱落,4例牙冠劈裂外,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结论:避免牙髓炎的好方法是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严格掌握干髓或变异干髓术适应症,以免残髓滞留导致残髓炎的发生.

    作者:刘聪聪;李建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液不正确致患者病情恶化1例的临床分析

    一起医疗事故所引发的思索,作者在文中简述患者情况,因为血压渐低,直至测不出血压而死亡.对此种情况做出浅析.

    作者:吴敬龙;郭永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DCA程序在ICU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规范科室的皮肤问题管理,减少可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并增加科室护士应对各种皮肤问题的能力.方法:运用PDCA四步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ion),计划并实施改进科室的皮肤管理.结果:通过12个月的科室内皮肤问题的监测和统计,改进后比改进前科室里皮肤问题的数量由原来的平均每月8例,减少到平均每月3例.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作者:董莲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组40例患者,住院时间8~21d.39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为2.5%,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8%.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防止出现局部继发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兴娇;龙亚女;张小敏;叶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5一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经激光联合5一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后,23例患者的皮损完全消退,恢复正常的黏膜结构,治愈率达76.67%.结论:使用激光联合5一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同时加强治疗前、中、后期的各项护理,对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施护理告知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培训,制定告知程序,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实施护理告知,即告知内容和方式,包括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出院告知等.结果: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结论:通过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制度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告知技巧与沟通能力,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作者:罗济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投诉管理

    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为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在医疗活动的相互关系.医患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疾病、减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疾病治疗的可能转归、治疗方案、甚至经济开支,是患者及家属为关切的问题,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患者对医院的不满和投诉.

    作者:林玉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63例患者,手术治疗57例,保守药物治疗6例;好转出院6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2%;住院时间8~26d,平均14.6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病情重、转变快、预后差,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与相关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锦云;陈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肢骨折术后不良现象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肢骨折病人术后产生的不良现象及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不良现象主要有伤口感染、疼痛、肢体肿胀、褥疮、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及泌尿系感染以及因遭遇创伤后引起的负面不良情绪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使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极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睾丸鞘膜腔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腔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睾丸鞘膜腔结石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100例睾丸鞘膜腔结石患者中,发生于双侧8例,右侧52例,左侧40例;多发6例,单发94例;部分患者合并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微小结石症、隐睾、附睾囊肿等.超声影像特征为:睾丸鞘膜腔内的强回声光团,单发或多发,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度.结论:认为睾丸鞘膜腔结石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超声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应作为本病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讨医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和成为减少医患纠纷的措施,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我院医患纠纷的现状: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58632人次住院患者发生的83起医患纠纷.发生率0.14%,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纠纷中13起予以经济赔偿,70起经协商解决,个别纠纷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宪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学英;王朝华;王光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Weber评分、CD 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联合诊断早期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卵巢肿瘤的Weber评分、CD 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超声诊断卵巢癌符合率87.5 %,CA125诊断符合率91.7 %,联合诊断符合率100.0 %;四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 %,特异性为98.1 %.结论:Weber评分、CD 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联合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及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乌丽娅提赛都拉;伊力努尔沙比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78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率.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5月采用上海安泰半自动生化仪AT738测定的常规检验项目产生误差的78例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1)两次血液检验ALT、AST、ALP、r-GT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次血液检验标本即刻、放置1、2、3h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血液检验标本结果的原因较多,规范血液检验规范、及时送检可提高标本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周秋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除了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通气、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外,给予纳洛酮0.4mg或0.8mg静脉注射,给药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2小时之内不等,给药时间为3-5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4%和56.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46.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玺;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食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置入带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气管瘘患者晚期及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三十个置入镍钛合金支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探讨.结果:30例患者术后呛咳症状、吞咽困难迅速消失,未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有良好效果,无严重不良并发症.

    作者:杜仕建;戴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早期佳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在诊断上,其80例临床资料的患者均经过B型超声和膀胱镜(内镜)检查及经手术后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而在治疗上,80例的患者中有60例(75%)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其余20例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等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所有病例的状况均呈良好表现,确诊为恶性膀胱肿瘤者随访3月~10年内发现1年生存率的约4例,2年存活者的20例,5年存活者15例;确诊为良性平滑肌瘤者,随访3个月~10年均未发现有明显肿瘤病灶复发现象.结论:在诊断上,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行B超联合内镜检查及活检而确诊;而在治疗上,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较好也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圣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配置流程支持下的术前用药流程改造

    在实施静脉配置流程前,病区药房是成批接收病房申请药单并将各个病区的药品汇总发放给病房,在病房完成药品的摆放和输液标签的粘贴,是一种药库式的作业模式.手术病人术前用药也是先提前发送至病房,在手术当天由护工护送病人手术时将药品携带至手术室,这样的流程存在问题零散药品运输存在安全性,时而有药品丢失和破损事件发生.同时,药品原本就是在手术室里使用,却还要先辗转病房后再送往手术室,只因为在药库模式下病区药房无法定位病房术前用药和以及相关的手术信息,从而无法给手术室直接配送由.自从静脉配置流程实施后不仅药物处方可以审查把关并且独立包装并配有标签,可以为临床部门按批次需要定时发送药品,病区药房正逐渐步入真正的药房作业方式,而上述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成了可能.

    作者:宋瑶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郭玉琴主任治疗哮病的经验介绍

    郭玉琴主任运用中医治疗哮病,急性期以中医多种特色治疗配合汤药,缓解期以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同步,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