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丽娅提赛都拉;伊力努尔沙比提
目的:探讨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和成为减少医患纠纷的措施,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我院医患纠纷的现状: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58632人次住院患者发生的83起医患纠纷.发生率0.14%,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纠纷中13起予以经济赔偿,70起经协商解决,个别纠纷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宪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学英;王朝华;王光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锥外体系为特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性疾病,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因此,寻找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帕金森的术后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及情感因素在帕金森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社区护理组病人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给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细心全面的人性化系统护理治疗,也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锦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72例IT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患儿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冲击治疗,继之以口服强的松(1.5~2.0 mg/kg.d)减量维持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予强的松(1.5~2.0 mg/kg.d)口服.结果:治疗组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血小板计数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冲击疗法治疗ITP能迅速减轻出血症状,短时间内提升血小板计数,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国华;陈书远;魏苗苗;林素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随着诊断技术及化疗药物治疗的发展,护理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使绒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章淑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1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涉及抗感染药物6类,20种;术后单用、联合用药的使用率分别是65.7%、34.3%;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以降低耐药性非常重要.
作者:张一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治愈38例;治疗有效,病情好转16例;死亡6例.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多发生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绝大部分病例在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无特异性,且患者以感染白色念珠菌为常见.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年老以及严重并发生是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少、出血少、不留瘢痕、恢复快等优点,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此同时,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防治并发症,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使她们在佳状态下接受治疗,以期尽快康复,是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对腹腔镜手术前后的病房护理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康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缓释型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是一种新型的植入用缓释制剂,通过改变给药途径,来改变药物代谢动力特点,实现抗瘤效果强,毒副作用小为目的.
作者:石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安全,我们尝试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无痛人流术,现将异丙酚及氯胺酮这两种比较常用药的使用疗效作比较.
作者:周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非常重要,是整个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分析了药品安全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具体措施.
作者:常胜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科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泵)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完善和落实微泵注射安全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理的险发几率.方法:针对微泵注射中的风险因素,采取了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建立微泵注射的应急预案、微泵注射中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及培训、护理风险管理成效评价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2年,未发生差错事故,提高了患者微泵注射的安全性和依从性.结论:儿科使用微泵注射的风险管理,能提高注射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家长对医院的信任和医护的认可,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改观.
作者:赵二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63例患者,手术治疗57例,保守药物治疗6例;好转出院6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2%;住院时间8~26d,平均14.6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病情重、转变快、预后差,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与相关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锦云;陈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结果:本组48例患者麻醉平稳,完成预期目标返回病房,术后回访:3例因其它原因死亡,有效率93.75%,死亡率6.25%.结论:采用适当麻醉方法和管理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关键之一,采用快速插管,选用合理药物维持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从护理人员方面探讨了骨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把人性化护理理念引入骨科护理以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陈素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描述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11例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临床特征及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经验.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从2岁1月到8岁5月,起病症状均为咳嗽、发热、咳痰,所有病例均有胸片肺部感染病变,采取特异性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起病年龄及症状不典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曹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中血脂异常存在的情况.方法:2011年4月到6月间对浙江省中医院2624例住院病人血脂检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的高脂血中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居多且女性比例较高,高脂血症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结论:社会竞争压力较大,适当的调节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尤其女性在更年期更应注意自我情绪的调节.
作者:于海玉;沃兴德;卢徳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我科2010年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0例,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30例中痊愈8例,好转18例,死亡4例,在神经内科病房,对微创手术病人进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
作者:林区桃;黄文青;欧小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手段的使用,肿瘤化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有效治疗感染的同时,也诱发或导致治疗更加困难的多重耐药和医院的二重感染.
作者:潘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脑室引流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脑室出血行脑室引流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脑室引流,掌握脑脊液的变化,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进行救治,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结论:脑室引流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是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护理上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健红;陈春燕;谭霞;何贤浈;曾佩敏;黄宗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