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玲;张祖涛;沙玉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在波长297 nm处,阿司匹林以其在0.1 mol·L-1盐酸溶液为参比液,测得其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差示吸收值.结果 阿司匹林浓度在10.29~30.87 mg·L-1范围内ΔA与溶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4%(n=6),RSD为0.51%.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张宏祥;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杏桔合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苦杏仁苷在0.141 04~2.820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0.6X-32.09,r=0.9991,加样回收率98.01%,RSD=0.36%.结论 应用HPLC法测定杏桔合剂中的苦杏仁苷含量,方法可行,可以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张云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由于右心结构的特殊性,准确的测量右心功能一直是一个难题.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能够对右心系统形态、血流及功能进行评估的便利、有效的方法.三维超声在量化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MRI与多层CT扫描也不失为测量右心室容积与功能的良好选择.还有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可能在未来右心室功能评定上发挥作用.
作者:张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04~2008年的19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以中老年为多见,病因主要为脑栓塞和脑血全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眩晕、意识障碍常为本病首发症状,眼球运动障碍及曈孔异常为本病常见的特征,常合并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偏盲等.头颅CT和MRI表现为幕上和(或)幕下同时发生的两处以上的病灶,常累及丘脑、小脑及中脑,枕叶、颞叶及桥脑上部也常受累.预后差,死亡率较高.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有其特征性,本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作者:吕友梅;王燕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温艾叶和茶叶水在慢性感染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予常规伤口换药;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温艾叶和茶叶水清洗创面,观察两组间创面色泽、分泌物及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常规组创面平均25 d愈合,而研究组的为17 d,明显短于常规组;研究组创面经过10 d左右的换药,创面就基本健康,色泽红润,其好转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温艾叶和茶叶水能促进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张满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奥美拉唑20 mg,1次/d口服;对照组: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内镜下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有效率.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76.09%,内镜下有效率分别为91.84%和63.04%,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何晓汉;汪春林;江陈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80例住院的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OP组(A 组)和非OP组的(B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的FBG、BMI,BMD、FINS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FINS水平、UALB、病程、BMI是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INS水平、UALB、病程、BMI是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OP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这些指标的关注.
作者:汪四虎;黄大祥;吴方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南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南山楂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南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12、每次2 h、提取2次.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为南山楂总黄酮工业化提取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张威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时子宫下段大量出血的止血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分析69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时子宫下段大量出血患者的资料,了解不同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67例均术中有效止血,2例中转行子宫切除术,其中1例失血量过多致产妇死亡,其他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术后恢复良好,3~8个月月经复潮.结论 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量多的患者,结合应用综合措施止血,才能有效止血.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更好方法.方法 将62例静脉滴注氯化钾疼痛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输液53例次,对照组31例,输液49例次.实验组采用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记录病人主诉对局部疼痛的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 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缓解静脉补钾时的疼痛显著优于传统输液组.结论 抬高穿刺部位的静脉滴注氯化钾方法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于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及重组的异常,探讨男性不育的细胞遗传学因素.方法 应用铺展法及免疫荧光技术制备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以SCP3抗体、MLHl抗体和CREST抗血清来标记联会复合体侧轴、重组位点和着丝点,对比分析男性不育患者与正常可育男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联会及重组情况.结果 病例组中42%的患者睾丸组织中缺乏生精细胞;相比对照组,病例组具有较高的细线期、偶线期细胞比例和较低的粗线期细胞比例(P<0.05);病例组中粗线期细胞的平均重组点数降低,常染色体缺乏重组位点的平均频率升高、性染色体上有重组位点的平均频率降低(P<0.05).同时,相比对照组,病例组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上未配对区域升高(P<0.05),含有至少有一个二价体无重组位点的细胞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联会和重组发生异常是导致精子发生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楠;査智健;李光远;唐亮;于德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手术成功,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功能良好且有保胆意愿的患者可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徐维;朱锋;孙礼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VPN即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一种基于公共数据网、给用户一种直接链接到私人局域网的服务. VPN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链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通常,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通过它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链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本文重点讨论以大、中型医院与新农合、社区之间VPN网络构建.
作者:颜雨春;洪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致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选择我科2005年5月~2009年6月住院的47例淋巴瘤患者,均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其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并对护理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12例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抢救处理和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和心理疏导后,患者均完成治疗康复出院.结论 因利妥昔单抗所致的过敏反应属I型过敏反应,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严格操作步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申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途径.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可明显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预防和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结论 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对老年支气管哮喘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作者:刘建廷;张轶群;蒋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期SLE病情活动者13例(活动组),非活动者22例(非活动组).活动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生率38.46%,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69.23%,非活动组发生子痫前期0例,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3.6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患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及胎儿丢失率均高于非活动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期SLE患者易出现产科并发症,加强孕期母婴监护,正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结局.
作者: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梗死部位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治愈或好转44例,死亡10例,误诊7例.结论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常不典型,病死率及误诊率高,早期的正确诊治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茂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粘膜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粘膜肥厚、支气管粘液栓塞等)而形成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程度不同可导致临床上不同程度的哮喘症候群,重者表现为急性严重的哮喘持续状态;轻者仅表现为胸闷;有些则表现为以咳嗽为主.
作者:陈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 对32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8~16个月,优19例,良8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4%.结论 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活动范围.
作者:李健;王金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该科2005年2月~2009年6月收治AMI患者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尿激酶(uk)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30 min滴完.结果 本组30例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其中1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3%,未通11例,占37%,仅2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淤斑,无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法因其疗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士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