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对大鼠高脂血症形成的影响

魏建明;顾振纶;谢梅林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新配方, 大鼠, 高脂血症, 预防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银杏总黄酮, 银杏内酯, 血脂异常, 降脂疗法, 发生发展, 死亡率, 冠心病, 工作者, 组成, 制剂, 医药, 实验, 防治
摘要: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脂血症与AS、冠心病(CHD)的关系密切,降低血脂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1].因此,采用降脂疗法防治AS及CHD的研究受到医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GBENP)是由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组成的制剂.本实验拟对GBENP预防高脂血症形成进行研究.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麻烘罕的化学成分研究

    麻烘罕Jatropha curcas L.是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云南傣、彝、壮族医生用其根、茎、叶的水煎剂治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该植物大量野生于滇西、滇南沿江河谷沙滩,村寨路旁或栽培于农舍四周.经过对其近20多年国内外关于药理毒理及临床资料的检索表明,麻烘罕根茎主要含有一些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甾醇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表现为多功能性,尤以调脂、降胆固醇、改善微循环、利尿降压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此外,尼日利亚用麻烘罕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苏丹用于治疗便秘,泰国、日本等进行了诱变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植物根茎提取物无致突变效应.

    作者:李维莉;彭永芳;马银海;杨辉;谢金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当归挥发油中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当归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有补血、和血、调经止血、润肠滑肠等多种功效[1].当归挥发油为当归药效的重要组成,而多种内酯类物质是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1,2].本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提取当归挥发油,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等6种内酯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NMR)分别鉴定了其结构,其中2种在当归中为首次报道.

    作者:胡长鹰;丁霄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密花石斛的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采用HPLC/UV/MS法对密花石斛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密花石斛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9个共有峰,并用HPLC/MS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密花石斛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张尊建;王源园;李茜;王兴旺;徐向阳;张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医药在阿联酋的现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端,北边毗邻波斯湾,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会的海湾地区.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采取比较开放、兼收并蓄的态度.除自己的传统医学外,其他传统医学如印度医学和中医药学在这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笔者曾就阿联酋的传统医学与中医药的关系、中医药进入阿联酋的市场与机遇先后进行过报道[1~3].这几年由于双方政府在传统医学方面加强了高层次的接触,中医药在阿联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中医药在阿联酋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刘新民;邹建强;王慧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为一民间草药,系远志属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具有补益、强壮、散瘀之功效,主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痛、跌打损伤等[1].湖南民间多用它作补益药使用,也有民间医生用之治疗慢性肝炎.已有研究表明,其水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和低聚糖多脂[2,3].本实验从黄花倒水莲根和茎的75%乙醇提取物的CHCl3萃取部位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Ⅰ),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Ⅱ),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Ⅲ)和对羟基苯甲酸(Ⅳ).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黄朝辉;徐康平;曾光尧;李福双;谭健兵;陈邵海;胡高云;谭桂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特有鹿蹄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中国特有鹿蹄草属植物共17种3变种的资源分布,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该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鞣质、多酚类、醌类及其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止咳、平喘、祛痰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炎、止咳、平喘、祛痰等,疗效突出.

    作者:罗定强;杨燕子;宋莉;王军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研究进展

    为中药生产技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2000年以来的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机械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技术、酶工程技术、超细粉碎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冷冻干燥、高速逆流色谱等.新技术在中药工业化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技术难点,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日益重视,必将在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中广泛应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潘五九;肖小河;袁海龙;赵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四物汤煎液中单糖和双糖的含量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四物汤煎液中D-果糖、D-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四物汤煎液进行稀释、醇沉等处理后采用HPLC-ELSD法分析.结果 1mL四物汤煎液中含D-果糖(33.4±1.5)mg,D-葡萄糖(24.2±0.9)mg,蔗糖(112.7±6.1)mg;D-果糖在0.15~3.75mg/mL,D-葡萄糖和蔗糖在0.15~5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D-果糖128.5%,D-葡萄糖114.7%,蔗糖124.7%;日内RSD为D-果糖3.0%,D-葡萄糖3.2%,蔗糖4.4%.结论四物汤中含有丰富的单、双糖;HPLC-ELSD可用于四物汤中单、双糖类物质的分析.

    作者:梁乾德;马百平;王升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鹿心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开发利用云南民族药材鹿心雪茶.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鹿心雪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3-醛基-6-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Ⅰ)和4-甲基-2,6-二羟基苯甲醛(Ⅱ).结论两者均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

    作者:高秀丽;张荣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刺柏中两个新的含氧二萜化合物

    目的研究了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液-液分配,硅胶及氧化铝柱色谱分离和纯化,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二维碳氢相关谱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醋酸乙酯部分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19-羧基-8(17)-13(16)-14-赖伯当三烯(Ⅰ);15,19-二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Ⅱ).结论化合物Ⅰ和Ⅱ是两个新化合物.

    作者:陈红英;林南英;余定学;谢金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MS2法分析朝鲜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erck LiChroCAR分析柱,乙腈-水-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质谱记录总离子流图(TIC).结果从朝鲜淫羊藿中鉴定出9个化合物.结论 HPLC-MS2能快速、准确的鉴定出天然产物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袁杰;龚又明;鞠鹏;孔令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牛蒡子不同炮制品中牛蒡苷含量的HPLC测定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中医临床应用有生品与炮制品之分.牛蒡子传统炮制方法有单炒、酒炒、酒蒸法等,现代以清炒为主.牛蒡苷是牛蒡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作用及扩张血管、子宫和肠管的作用[1].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牛蒡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牛蒡苷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炮制机制,为完善牛蒡子的炮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参总皂苷对骨髓造血细胞冷冻损伤的可恢复性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造血细胞的冷冻保存效果及人参总皂苷(TSPG)降低冷冻损伤的作用.方法以5%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采用逐步降温法将骨髓造血细胞在液氮中保存3~5个月,复苏后应用台盼蓝拒染法、集落形成试验、CD34+及细胞总数回收率等,测定骨髓造血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将不同剂量的TSPG与复苏的骨髓造血细胞共培养,应用集落形成试验、MTT比色分析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TSPG对骨髓造血细胞冷冻损伤可恢复性的影响.结果骨髓造血细胞在低温保存时一部分细胞会失去增殖能力,但这种损伤并不与保存时间成正比.细胞复苏后,加入合适剂量的TSPG(25μg/mL),可明显提高冻存骨髓造血细胞的集落产率;TSP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50μg/mL)能促进冻存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TSPG(25μg/mL)能促进冻存骨髓造血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结论 TSPG能促进冷冻骨髓造血细胞的复苏、增殖,提高骨髓细胞冷冻损伤的可恢复性,对应用冻存骨髓造血细胞进行造血移植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建伟;王亚平;王莎莉;姜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西红花酸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西红花酸(crocetin)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氰化钠和灌封高纯氮气两种缺氧方法和低糖培养,造成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测定其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力及心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来观察西红花酸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1×10-6,1×10-7mol/L西红花酸能显著降低缺糖缺氧心肌细胞MDA的含量以及LDH、CK的活性.结论西红花酸对缺糖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饶淑云;钱之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蜜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它是中药炮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作者:张庆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茜草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茜草的佳提取工艺.方法比较渗漉法、浸渍法、加热回流法3种提取方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大叶茜草素含量和干浸膏收率为指标,对影响茜草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茜草的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次数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用于茜草的提取稳定可行.

    作者:谭朝阳;尤昭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提取物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其功能而拮抗多药耐药.许多中药成分既可以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与抗癌药物竞争P-糖蛋白的药物或ATP结合位点、或通过对肿瘤细胞膜或Ca2+浓度的影响等而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另外,有的中药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

    作者:梁文杰;单保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喂饲补阳还五汤的大鼠血清中阿魏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补阳还五汤及给药大鼠血清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以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待测样品中的阿魏酸,内标法定量,紫外检测,缓冲液为25mmol/L硼砂-甲醇(85:15),未涂层融硅毛细管(52cm×50μm,有效长度30cm),分离电压20kV,压力进样3s,检测波长320nm,温度30℃.结果在上述条件下,阿魏酸在6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血清中阿魏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7.20%,补阳还五汤中阿魏酸的回收率为103.28%,RSD分别为3.73%和0.91%(n=3).结论该方法可为血清样品及复方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罗奇志;佟丽;杨蒙蒙;刑学峰;马安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蒙古麻黄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保护

    对内蒙古麻黄的资源状况、资源价值、生长习性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内蒙古地区麻黄资源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分布区缩小与生境受胁迫的因素等环境问题.在深入分析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天然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现状后,提出了内蒙古麻黄资源的保护对策和建议:建立草原和荒漠区天然植被保护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国家重点野生植物的原生境保护区;建立和完善麻黄的人工种植基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曹瑞;马虹;朱宗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刺异叶花椒根中木脂素类成分

    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spinifolum Rehd. et Wils.的根或根皮,称为见血飞、散血飞、黄椒、刺三加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的功效[1].为了更好地阐明其化学成分,笔者对刺异叶花椒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现报道其根中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作者:陶朝阳;陈万生;张卫东;孙连娜;郑水庆;乔传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