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杰;单保恩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皂苷(PPD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PPDS按25,50,100 mg/(kg·d)给大鼠连续ip12d,测血清TC、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血浆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全血黏度,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PPDS50,100mg/kg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XA2,LPO含量及全血黏度,并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GI2含量及SOD活性,亦能使TC/H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降低,PGI2/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PPDS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提高PGI2/TXA2比值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作者:睢大篑;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测定东北红豆杉枝叶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 Ⅲ,10-DABⅢ)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乙腈-水(20:30:5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3.9nm.结果 10-DABⅢ在0.004 75~0.038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2.0%.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红豆枝叶中10-DAB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智敏;陈瑞玲;刘福清;杨宝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采用HPLC/UV/MS法对密花石斛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密花石斛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9个共有峰,并用HPLC/MS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密花石斛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张尊建;王源园;李茜;王兴旺;徐向阳;张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了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液-液分配,硅胶及氧化铝柱色谱分离和纯化,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二维碳氢相关谱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醋酸乙酯部分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19-羧基-8(17)-13(16)-14-赖伯当三烯(Ⅰ);15,19-二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Ⅱ).结论化合物Ⅰ和Ⅱ是两个新化合物.
作者:陈红英;林南英;余定学;谢金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提取物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其功能而拮抗多药耐药.许多中药成分既可以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与抗癌药物竞争P-糖蛋白的药物或ATP结合位点、或通过对肿瘤细胞膜或Ca2+浓度的影响等而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另外,有的中药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
作者:梁文杰;单保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除含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现从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培养及其所含的活性物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药用真菌蝉花的研究现状,且根据当前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蝉花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琪;刘作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脂血症与AS、冠心病(CHD)的关系密切,降低血脂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1].因此,采用降脂疗法防治AS及CHD的研究受到医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GBENP)是由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组成的制剂.本实验拟对GBENP预防高脂血症形成进行研究.
作者:魏建明;顾振纶;谢梅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首乌补肾酒是以纯正德庆出产的何首乌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多种国产珍贵滋补药材,采用新法提制而成,具有滋养补血、乌发驻颜、健脾和胃、强肾壮身的功能.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的主要成分.本实验采用固相萃取(SPE)前处理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并且能够净化中药样品、避免待测成分损失和保护色谱柱[1,2].
作者:叶曼红;温梅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拮抗硒对人肝细胞株L-02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灯盏乙素和硒对L-02细胞生长的作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巯基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等氧化还原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0.5mmol/L灯盏乙素与细胞作用48h时达到促细胞生长佳条件,且可以显著拮抗1,5μmol/L硒对L-0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灯盏乙素和硒共同处理的细胞与仅用硒处理的细胞相比,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MDA含量显著降低,巯基含量及体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高.结论灯盏乙素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和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拮抗硒对L-02细胞的毒性.
作者:王红;刘琼;Ali Abdella;徐辉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为一民间草药,系远志属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具有补益、强壮、散瘀之功效,主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痛、跌打损伤等[1].湖南民间多用它作补益药使用,也有民间医生用之治疗慢性肝炎.已有研究表明,其水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和低聚糖多脂[2,3].本实验从黄花倒水莲根和茎的75%乙醇提取物的CHCl3萃取部位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Ⅰ),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Ⅱ),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Ⅲ)和对羟基苯甲酸(Ⅳ).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黄朝辉;徐康平;曾光尧;李福双;谭健兵;陈邵海;胡高云;谭桂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开发利用云南民族药材鹿心雪茶.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鹿心雪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3-醛基-6-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Ⅰ)和4-甲基-2,6-二羟基苯甲醛(Ⅱ).结论两者均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
作者:高秀丽;张荣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天芎注射液由川芎、天麻两味中药组成,用于偏头疼、老年痴呆、头风眩晕、目系眩急、身体拘倦等症.方中川芎的主要成分为阿魏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是天芎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因此,本实验选择阿魏酸作为定量指标,采用RP-HPLC法测定川芎及天芎注射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快速、方便、专属.
作者:黄东萍;文东旭;林文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麻烘罕Jatropha curcas L.是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云南傣、彝、壮族医生用其根、茎、叶的水煎剂治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该植物大量野生于滇西、滇南沿江河谷沙滩,村寨路旁或栽培于农舍四周.经过对其近20多年国内外关于药理毒理及临床资料的检索表明,麻烘罕根茎主要含有一些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甾醇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表现为多功能性,尤以调脂、降胆固醇、改善微循环、利尿降压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此外,尼日利亚用麻烘罕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苏丹用于治疗便秘,泰国、日本等进行了诱变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植物根茎提取物无致突变效应.
作者:李维莉;彭永芳;马银海;杨辉;谢金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四物汤煎液中D-果糖、D-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四物汤煎液进行稀释、醇沉等处理后采用HPLC-ELSD法分析.结果 1mL四物汤煎液中含D-果糖(33.4±1.5)mg,D-葡萄糖(24.2±0.9)mg,蔗糖(112.7±6.1)mg;D-果糖在0.15~3.75mg/mL,D-葡萄糖和蔗糖在0.15~5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D-果糖128.5%,D-葡萄糖114.7%,蔗糖124.7%;日内RSD为D-果糖3.0%,D-葡萄糖3.2%,蔗糖4.4%.结论四物汤中含有丰富的单、双糖;HPLC-ELSD可用于四物汤中单、双糖类物质的分析.
作者:梁乾德;马百平;王升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2-2003年采用肛泰系列综合治疗50例肛窦炎患者,同时设立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证明肛泰系列综合治疗法对肛窦炎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当归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有补血、和血、调经止血、润肠滑肠等多种功效[1].当归挥发油为当归药效的重要组成,而多种内酯类物质是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1,2].本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提取当归挥发油,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等6种内酯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NMR)分别鉴定了其结构,其中2种在当归中为首次报道.
作者:胡长鹰;丁霄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曲霉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由于真菌对现有临床使用药物具有抗药性以及药物存在不良反应,人们一直在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等,使研究开发抗真菌中药具备良好前景.目前对中药的抗真菌作用研究大多停留在从中药中分离抗真菌活性成分,对其机制较少涉及,特别是抗曲霉菌作用机制报道甚少.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及同位素标记技术,探讨具有良好抗曲霉菌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与柠檬醛的抗真菌机制,为开发和研制更理想的抗真菌药物提供有益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作者:谢小梅;张文平;付颖瑗;许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优选茜草的佳提取工艺.方法比较渗漉法、浸渍法、加热回流法3种提取方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大叶茜草素含量和干浸膏收率为指标,对影响茜草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茜草的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次数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用于茜草的提取稳定可行.
作者:谭朝阳;尤昭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科于1998年至2002年11月在内服补肾活骨汤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络泰及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94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为探讨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对络泰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进行检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仲杰;宁亚功;叶建红;李峻辉;栾晓文;张晓云;贺斌;王云华;吴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spinifolum Rehd. et Wils.的根或根皮,称为见血飞、散血飞、黄椒、刺三加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的功效[1].为了更好地阐明其化学成分,笔者对刺异叶花椒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现报道其根中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作者:陶朝阳;陈万生;张卫东;孙连娜;郑水庆;乔传卓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