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设;李庆欣;吴军;张偲
目的探讨御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御风胶囊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1h及24h神经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fos表达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御风胶囊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p53的表达并诱导bcl-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MDA的产生,提高SOD活性(P<0.05);并对CAT活性呈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御风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赵瑛;张季;金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复方五味子软胶囊是由五味子、远志、柏子仁等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制成的制剂.主要药味五味子具有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兼有补肾宁心之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与远志、柏子仁等味药配伍,具有解表除烦,养心安神、镇静助眠的作用,用于精神不安、失眠健忘、虚烦不眠、夜寝多梦等症.
作者:陈光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虎杖苷(PD)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正常兔主动脉血管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PD与ADM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绘制主动脉条在ADMA与PD分别作用和共同作用时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量-效曲线,计算并比较Emax和Kd值.结果正常主动脉条对ADMA无反应,PD或ADMA预处理后亦不影响其对PE的收缩反应.但PD使受ADMA预处理的主动脉条对PE的收缩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减弱,并引起Kd值增大、Emax减小.结论 ADMA或PD单独作用并不影响正常主动脉条的收缩功能及PE对α-受体的亲和力和Emax;但在ADMA存在时,PD能非竞争性拮抗主动脉条对PE的收缩反应.
作者:秦俭;陈运贞;周岐新;史若飞;蒋青松;娄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苦玄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建立苦玄参总皂苷的分析方法.方法以TLC为检测手段,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苦玄参总皂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苦玄参皂苷的含量.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将苦玄参总皂苷含量由浸膏中的8.7%提高至27.3%,增加20%乙醇洗脱操作可进一步提高至52.1%;苦玄参总皂苷的大吸收波长为261nm,与苦玄参苷Ⅰ A一致.苦玄参苷Ⅰ A在4.56~91.2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3%.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苦玄参总皂苷;分光光度法测定苦玄参总皂苷含量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
作者:王力生;邹节明;郭亚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终转归,是呼吸系统的难治病,其终末期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不少学者尝试用中药治疗,并通过动物模型进行药理实验研究.本文就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魏葆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冠心病合并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同时,选用大黄及瓜蒌等通便润肠治疗,经观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瑞峰;曹秀梅;李沈明;任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的化学成分.方法尖萼耧斗菜全草乙醇浸膏,以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丙酮提取,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结果从尖萼耧斗菜全草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为:α-棕榈精(α-十六碳酸甘油酯)(α-monopalmitin,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Ⅰ),5-羟基-2-吲哚酮(5-hydroxy-2-indolinone,Ⅱ),原儿茶酸丁酯(butyl protocatechuate,Ⅲ),原儿茶酸甲酯(methyl protocatechuate,Ⅳ),α,3,4,-三羟基苯丙酸(α,3,4-trihydroxy-benzenepropanoic acid,Ⅴ),琥珀酸(succinic acid,Ⅵ),以及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素-3'-葡萄糖苷(luteolin 3'-O-β-D-glucoside,Ⅶ),异金雀花素(isoscoparin,Ⅶ),异荭草素(isoorientin,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四保;陈士林;王立为;肖培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性味苦寒,归心、肝、脾、肾、大肠、小肠诸经.具有清热燥湿除烦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研究表明苦参碱有类似安定等作用[1].本实验采用抖笼换能器法、翻正反射法、海马脑片技术等观察苦参的镇静催眠作用,为扩大苦参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绪平;陈庆梅;郑筱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短筒兔耳草为一种传统常用藏药,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干燥全草,藏黄连,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
作者:郑秀萍;石建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苍术硕下二种基源植物之一,即菊科植物茅苍术A.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作者:李霞;孟大利;李铣;王金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白柳皮提取物是杨柳科植物白柳Salix alba L.的树皮经提取后喷雾干燥而成,主要含有水杨苷等成分[1].水杨苷具有解热、镇痛等功效,用于退热和治疗关节炎等疾病.水杨苷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电泳法、电化学法、紫外光谱法,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高效液相色谱法亦有报道,采用缓冲盐为流动相[2].本实验对白柳皮提取物中水杨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白柳皮提取物中水杨苷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在流动相中添加缓冲盐就能达到很好的分离.
作者:惠玉虎;王让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药辛夷主治各种急、慢性,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denudata Desr.和武当玉兰M.sprengeriPamp.的干燥花蕾.其中望春花蕾为辛夷的主流品种.其含有望春花黄酮醇苷Ⅰ等化学成分[1],但其含量测定方法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辛夷主流品种望春花蕾中望春花黄酮醇苷Ⅰ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法测定了11批望春花蕾样品中望春花黄酮醇苷Ⅰ的含量,为评价和控制辛夷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于宗渊;孙中矾;苏本正;刘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泌尿系结石病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国传统药物对尿石症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不很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草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的作用,从治疗尿石症的主要中草药金钱草、茯苓、海金沙、石韦、虎杖、怀牛膝、泽泻、黄芪、滑石、肾茶等的主要化学组份及其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化学基础入手,重点讨论了中草药各主要成分与尿液中钙离子的配位化学及其在含钙尿石防治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欧阳健明;周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球状活性炭对几类中药成分的静态吸附性能,探讨其应用于中药精制的可行性.方法对适宜的高分子树脂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制备球状活性炭.测定静态吸附条件下球状活性炭对目标成分的吸附等温线,并运用Langmuir单层分子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出实验条件下吸附剂的表观吸附容量和平衡状态下的理论吸附容量.同时考察75%乙醇溶液的洗脱效果.结果球状活性炭对盐酸小檗碱和薯蓣皂苷的表观吸附容量以干基计分别为35.46,47.12mg/g,相应的理论平衡吸附容量为96.16,102.04mg/g,对芦丁的表观吸附量也达到40.88mg/g.3种成分的静态洗脱率分别为83.71%,91.45%和87.69%.结论球状活性炭对生物碱、黄酮和皂苷类物质有良好的吸附与洗脱性能,适于在中药精制纯化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泳平;王曙宾;向永臣;李张宇;谢秀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黄芩苷渗透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黄芩苷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透皮吸收研究以改进型Franz扩散池为工具,比较黄芩苷渗透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黄芩苷透过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67.31±23.66)、(78.35±3.29)、(117.35士29.48)、(86.25±7.55)、(84.43±11.27)μg/(cm2·h).结论裸鼠皮肤作为黄芩苷透皮吸收研究用皮肤较为理想.
作者:刘强;吕志平;朱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酚羟基而具有很强的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能.将茶多酚研制成静脉注射剂,在抢救心脑危重病症方面有重要意义.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如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1].采用Al3+作为络合离子的分光光度法针对注射剂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基于注射剂中的茶多酚和A1(NO3)3发生亚硝酰化络合,络合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显橙红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和茶多酚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作者:杨美燕;李楠;邢国秀;郭永学;宫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近5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介绍了其在体内的测定方法、药动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情况.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比较复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其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动力学研究相对还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对复方中的黄酮类成分的药动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国辉;马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地黄为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国内外对地黄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对近年来地黄的形态结构及主要药用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地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太霞;李景原;胡正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的迅速发展,植物体内越来越多的二次代谢产物得到了单体分离和结构鉴定,其中大部分都具有糖苷的性质.过去几十年中对苷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围绕O-,S-和N-苷进行的,而碳苷类化合物由于其分析上的复杂性,一直较少有人研究.
作者:吕修梅;王军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介绍了多媒体人参生产智能系统在人参栽培中的应用.通过对人参栽培中的水、肥、土、病、虫、草害进行图像及文本的采集、数字转化、专家推理,达到计算机对作物形态特征自动提取和智能诊断的目的,对提高人参栽培水平起到专家的指导作用.
作者:姚玉霞;陈桂芬;司秀丽;刘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