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Ⅰ)

魏玉辉;张承忠;李冲;陶保全

关键词:蓼科, 光茎大黄, 蒽醌类
摘要: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Ⅲ)、大黄素(emod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该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杜仲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详细介绍了贵重药材杜仲所含的各种次生代谢物以及各自的功效,其中重要次生代谢物松脂素二葡萄糖苷是降压的主要成分,环烯醚萜类的桃叶珊瑚苷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强效抗菌、利尿等功效,绿原酸抗菌作用明显,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均有药理作用;重点阐述了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这一新兴生物技术生产杜仲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绿原酸)的研究现状,为解决杜仲药源紧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亚琴;张康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芦荟色酮的研究概况

    芦荟色酮是芦荟中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由于其抗炎、抗氧化及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芦荟中的其他成分而言,关于芦荟色酮的研究,国内外开展还较少.现对芦荟色酮成分、药用价值、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曹学丽;潘霞;赵华;何聪芬;董银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苦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苦竹叶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Keng f.的嫩叶,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应用.主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和烫火伤[1].文献记载[2]其含有黄酮类、萜类、生物碱、酚酸和挥发油等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可用作天然药物、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其应用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红兵;姚慧;顾伟峰;秦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黄芩苷局部皮肤给药对小鼠血管通透性及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黄芩对甲基-甲氧基-苯乙胺和甲醛的聚合物所致敏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促使抗原与免疫球蛋白(IgE)的反应均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局部皮肤给药对小鼠血管通透性作用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实验探讨黄芩苷局部皮肤给药对磷酸组胺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

    作者:杨新建;王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咳停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

    咳停糖浆是由麻黄、黄芩、金银花等十几味中药经提取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散寒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麻黄所含有效成分,与其功效直接相关.因此本实验建立了分离腚效果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RP-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的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邓开英;姚丽佳;王白露;李汝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蚕砂中叶绿素类金属配合物清除活性氧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蚕砂中提取、精制叶绿素类金属配合物[Fe2+(Ⅰ)、Cu2+(Ⅱ)、Mn2+(Ⅲ)、Co2+(Ⅳ)]作为抗活性氧(O2、H2O2、OH·)模拟酶.方法核黄素蛋氨酸光照测其清除O-2作用,H2O2氧化维生素C法测其催化H2O 2的分解,Fenton-苯甲酸钠荧光法测其对OH·清除作用,小鼠肝匀浆法测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1×10-5~1×10-6mol/L具有良好的清除O2--作用,活性顺序为:Cu2+>Mn2+>Co2+>Fe2+;约1×10-7mol/L具有分解H2O2作用,活性顺序为:Cu2+>Mn2+>Fe2+>Co2+;约1×10-8mol/L具有清除OH·的功能,活性顺序为:Cu2+>Co2+>Fe2+>Mn2+;约1×10-8mol/L可使脂质过氧化产物明显减少,活性顺序为:Cu2+>Co2+>Mn2+>Fe2+.结论蚕砂中叶绿素类金属配合物可作为抗多种活性氧(O2-、H2O2、OH·)模拟酶.

    作者:冯清;刘莉;罗丰;孙荻娜;李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Ⅲ)、大黄素(emod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该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玉辉;张承忠;李冲;陶保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芝麻化学成分研究

    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um L.的干燥种子[1],广植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我国资源丰富.芝麻性味甘平,有抗衰老、抗炎及抗癌作用,利胆排石作用,营养乌发作用及致泻作用等.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肠燥便秘、病后虚弱等病症[2],对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杀虫剂、除虫菌有增效作用,临床观察其对气管炎有一定疗效[3,4].

    作者:王军宪;宋莉;尤晓娟;赵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中药质量

    近年来汤药煎煮不规范,中药饮片质量低劣严重阻碍和影响了中医药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中药质量、汤药煎煮方法及中医中药临床疗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中药工作的人员,结合所接触到的实际情况,从中药质量下降原因与改进方法等几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芦柏震;何晓波;章红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开胸理气冲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开胸理气冲剂由大黄、槟榔、枳实、山楂、木香、乌药、厚朴、莱菔子、青皮、甘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积导滞、开胸顺气的作用.大黄为方中君药,大黄素、大黄酚为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为产品的定量提供手段[1].

    作者:陶涛;邢贞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引起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OPD一旦形成,如何减少急性发作,尽可能延缓病程进展,大限度地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则是临床治疗的重点.本院自2002年至2003年12月对52例COPD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变化,并对其疗效及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裘晓华;杨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含量的RP-HPLC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00mm×4.6 mm,5 μm),棘苷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17:83),检测波长334 nm;阿魏酸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16:84),检测波长320 nm,内标物为对羟基苯甲醛.结果棘苷和阿魏酸分别在0.960~13.44μg/mL(r=0.999 8)和2.04~27.2 μg/mL(r=0.999 7)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和98.8%,RSD分别为2.5%和2.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玉娟;毕开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泉七化学成分研究

    天南星科泉七属共有8~9种,我国2种,即泉七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Koch、全缘泉七S.griffithii Schot[1].泉七属的化学成分至今未见报道.泉七具有舒筋络、祛风湿、止痛、消炎散肿之功效,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胃肠炎等症[2].

    作者:李崇前;张国林;张成刚;王锋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麻黄汤及单味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在小鼠组织中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分析麻黄汤(HED)和单味麻黄(HE)中麻黄碱(ephedrine,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在小鼠脑、肺、心、肝、肾的动态变化,探讨HED配伍的意义.方法用GC-MS/SIM法,HP-5弹性石英毛细管(25 m×0.2 mm),载气He,无分流进样,柱初温120℃,1 min后以10℃/min升至185℃,再以30℃/min升至245 C,保持5 mm,选择离子(SIM,m/z=154,265),进样量1μL.结果建立了组织中E、PE的测定方法.HED及HE中E、PE在各组织中的动力学变化不一致,且HED、HE中E或PE在同一组织中的动力学参数亦不同.其中E在脑、肺、肾的分布量是HE>HED.结论本法稳定、可靠,适于E、PE在组织中的含量测定.HED中桂枝、杏仁、甘草影响了E、PE在小鼠组织的动力学过程.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沈群;陈飞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卷柏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为蕨类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的全草.具有破血散瘀、活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腹痛、闭经、徵瘕淋结以及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卷柏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镇痛、降血压、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作者:郑晓珂;史社坡;毕跃峰;冯卫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人参抗栓素对大鼠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脑缺血是血管性脑病的主要病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脑缺血的防治以往都是用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梗死范围或改善神经功能等方面人手,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良反应亦较多.因此开发一种疗效好、毒性小的治疗脑缺血新药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作者:周鸣;谢湘林;张永和;邓毅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山楂果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山楂Crataegus pinnalifida Bge.系蔷薇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三萜酸、黄酮等.其中黄酮类成分有降压、调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由于山楂果实中果胶含量很高,给提取分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山楂有效成分的定量研究多集中于山楂叶和山楂核.

    作者:张妍;李厚伟;孙建平;张永春;何树庄;杨宝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P-HPLC测定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中连翘苷的含量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是由连翘、大青叶、紫苏叶、桑枝等7味中药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畏冷发热,咽喉肿痛,头疼咳嗽.原有的<广东省药品标准>仅规定了3个理化反应作为定性鉴别来控制质量,尚未有定量指标.

    作者:黄诺嘉;杨文红;郑剑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麝香抗栓丸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麝香抗栓丸(SATP)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模型,探讨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病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钙离子(Ca2+)及乳酸(L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SATP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Ca2+及LA含量,水丸的作用效果强于蜜丸.结论SATP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损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乳酸酸中毒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赵红梅;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睢大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莪术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秋季腹泻是季节性的小儿常见病之一,目前尚缺乏特效的病因治疗.本院对住院患者以莪术油和利巴韦林进行对比治疗,以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青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