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覃志高;张玉华
目的 建立痛舒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24∶ 76);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人参皂苷Rg1 1.27~7.6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为0.90%(n=5).结论 本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痛舒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炎症介质PGE2(Prostaglandin E2)的水平变化,初步阐明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研究RSV感染时的炎症产生机理,临床治疗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RSV感染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于不同感染时间点(4、8、16、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PGE2含量变化.结果 RSV感染8 h后即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COX-2 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结论 RSV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早期即可诱导COX-2的表达,同时生成大量的PGE2,PGE2的合成主要受COX-2的调节,COX-2参与了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卢敏;黄升海;史晓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儿鼾症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65例小儿鼾症患儿麻醉恢复期进行密切观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正确掌握拔管指针、液体管理、维持小儿正常体温.结果 65例患儿麻醉恢复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严密的观察及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是保证小儿鼾症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 根据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对依托红霉素颗粒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与微生物法测定方法 比较.结果 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6%(n=5);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与微生物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测定.
作者:王和协;董帮兴;刘红;汪玉萍;林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 98.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在0.08~1.20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5.0%).结论 前处理方法 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保护色谱柱,所得样品组分分离度好,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备再造浓缩丸质量控制所需的供试品溶液.
作者:崔颖;戴萍萍;陆忠祥;路小东;吕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4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和三乙胺-冰醋酸-甲醇-0.015 mol·L-1庚烷磺酸钠(0.2∶ 7.5∶ 75∶ 8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以维生素B2计)、维生素B6、烟酰胺分别在1.6109~16.1091 μg、0.1608~1.6075 μg、0.1630~1.6298 μg、2.4138~24.1379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0.27%,n=9)、101.1%(RSD%=0.73%,n=9)、100.5%(RSD%=0.38%,n=9)、100.6%(RSD%=1.04%,n=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以维生素B2计)、维生素B6、烟酰胺的含量.
作者:李祥胜;阚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黄精是常用滋补中药.系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世界上有40多种,我国就有30余种,药用品种10余种.<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精有3种原生药:黄精(P.sibiricum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和滇黄精(P.kingianumColl.et Hemsl).
作者:祝凌丽;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两种无缝线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复明行动中分别采用反眉状及梯形两种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等资料,共计老年性白内障213例245眼.结果 两组术后1、7、14 d视力及14 d角膜散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两种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均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安全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等优点,适合在基层白内障复明行动中应用.
作者:杨国科;赵军民;刘钢生;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吸入氮气法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法制造脑缺血缺氧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醒脑静乳剂大、中、小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醒脑静注射液)组,共5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持续时间、氮气模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塞百分率和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动作的持续时间和氮气模型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率,抑制脑组织LDH活性的下降和MDA含量的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醒脑静乳剂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倩;董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单用甲钴铵50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日1次,连续20 d;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 10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0 d.结果 治疗20 d后,治疗组患者四肢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更显著(P<0.01),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略小(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钢;许丽丽;王海芳;袁立平;颜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0例行LC患者,发生胆总管损伤1例,术中出血3例,中转2例.结论 严格掌握LC适应证,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精细操作,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必要时果断中转手术.
作者:韩文秀;孟翔凌;徐阿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细胞免疫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制定的<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结核病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Mycobacterium vaccae)菌苗是唯一被推荐的免疫治疗制剂.
作者:张鑫;陶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改进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手术定位准确、简便、减少复发.方法 该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46例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术中使用动静脉留置针定位病变乳腺导管,切除病变导管及相应部分乳腺小叶.结果 4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中均准确找到病灶,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动静脉留置针引导有助于确定未扪及肿块的病变乳管和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是一种定位准确、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利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的多肽,临床可用于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此外,重组人利钠肽在国内外被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作者:程立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缓释片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用HPL-UV测定血浆中的非诺贝特酸浓度,比较单次用药和多次连续用药后体内非诺贝特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DAS2.0进行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单次服用0.25 g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5.25±1.27)h,(4.93±0.71)h;Cmax为(8.58±2.77) mg·L-1,(9.75±3.44) mg·L-1;AUC0-96为(188.34±65.66) mg·h-1·L-1,(194.02±56.58) mg·h-1·L-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交叉连续服用非诺贝特缓释片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6 d后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tmax为(5.06±0.92) h,(5.04±0.93) h;Cav为(7.25±2.32) mg·L-1,(8.03±3.27)mg·L-1;AUCss为(174.06±55.67)mg·h-1·L-1,(192.66±78.53)mg·h-1·L-1.结论 连续用药6 d体内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非诺贝特缓释片和胶囊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后均显示生物等效.
作者:李晓祥;赵亚男;周理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02例中94例(占92.15%)发现了明显的盆腔病变.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首位病因,占41.17%;其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49%.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100%,低的是内异症38.46%;术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 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液符合率66.67%;腹腔镜术后妊娠率44.57%.结论 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玲;沙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原辅材料的不断创新,进入临床的新药品种越来越多.口服缓控释制剂具有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冶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使用更方便[1]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作者:朱福海;许杜娟;孙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液基细胞学是目前脱落细胞学中优质的制片检查技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机械学、空气力学和流体力学综合应用于细胞的分散、采集和转移过程,并形成薄层细胞制片.本文阐述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分析液基细胞学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普及液基细胞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提高恶性肿瘤的筛查率.
作者:郑虹;李俊;孙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