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王浩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含化硝酸甘油, 内科急症, 临床类型, 缓解疼痛, 方法, 经典, 处理
摘要: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属内科急症,需紧急处理、迅速缓解疼痛.经典的方法是采用含化硝酸甘油,此方法虽然速效但有许多缺点.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党参、黄芪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党参、黄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进行比较.方法观察党参、黄芪对戊巴比妥钠及乙醚引起睡眠作用的影响;采用水迷宫实验方法.结果党参及黄芪均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及乙醚引起的睡眠时间.党参、黄芪能显著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结论党参延长戊巴比妥钠及乙醚引起睡眠时间作用优于黄芪;党参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作用优于黄芪.

    作者:张晓丹;刘琳;佟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属内科急症,需紧急处理、迅速缓解疼痛.经典的方法是采用含化硝酸甘油,此方法虽然速效但有许多缺点.

    作者:王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穿琥宁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穿琥宁(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PDS)是以穿心莲内酯为原料的半合成药物,具有抗炎解热作用,对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感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等有较好疗效[1].

    作者:张韩清;王如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缬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含量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缬草挥发油的成分、有效组份及油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川、陕、鄂、湘各地不同海拔、土质、生长期,野生与栽培、鲜与干药材,以挥发油测定器测定挥发油含量;GC-MS联用及纯品叠加GC分析成分鉴定;溶剂提取分离纯萜烯与萜烯含氧衍生物;86Rb摄入示踪法和体外试验考察缬草挥发油及其不同组份的增进心、肾营养血流和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果缬草药材含油量为0.2%~2.1%.挥发油中共检出46种成分,其中单萜类有莰烯等6种,占38.75%;倍半萜类有β-石竹烯等11种,占5.27%;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龙脑醋酸酯、缬草烷酮等27种,占54.25%.含氧衍生物具有明显地增进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及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论高海拔、肥沃砂质土壤生长的、秋后采集的鲜缬草含油量高;油中主要的活性组份为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

    作者:薛存宽;蒋鹏;沈凯;李颖;曾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同播期和用种量对鱼腥草新品系产量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鱼腥草新品系W01-100的播期和用种量试验,为鱼腥草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试验范围内,不同播期、用种量的新品系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播期对全株鲜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地上和地下部分各自鲜重影响较大,以10月15日播种者地上部分鲜重重,11月4日播种者地下部分鲜重重,9月25日播种者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以及单位面积甲基正壬酮总量普遍较高.不同用种量主要对地上部分鲜重影响较大.此外,u月4日播种用种量3 000 kg/hm2的地上和全株鲜重显著低于其他播期用种量组合.结论综合产量和质量等因素,认为采收地上部分鲜草以9月25日播种,3 000kg/hm2的用种量比较适宜;播期推迟,则以4 500 kg/hm2用种量比较合算.培育种根的田块可适当推迟播种.

    作者:吴卫;郑有良;杨瑞武;马勇;任方伟;刘天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四逆汤对高钾和去氧肾上腺素收缩主动脉环效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高钾和去氧肾上腺素(Phe)收缩大鼠离体主动脉血管环效应的影响.方法观察四逆汤在主动脉环上拮抗KCl(60 mmol/L)和Phe(1×10-9~1×10-4mmol/L)的收缩血管作用,分别用普萘洛尔(Pro,3×10-6mmol/L)和Bay K8644(BK,1×10-5mmol/L)干预探讨其机制.结果四逆汤减弱累积浓度的Phe收缩血管的效应,大值(Tmax)减小,Pro不影响四逆汤的拮抗作用;四逆汤减小高钾刺激血管的大收缩效应,BK不能恢复这种效应.结论四逆汤使Phe的量效曲线右移,并减小其大效应值,表现为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减小高钾收缩血管的作用,Ca2+开放剂BK不能恢复四逆汤的抑制作用.四逆汤能阻断α1受体,其减弱高钾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可能和钙通道无关.

    作者:邵春红;王晓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葎草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采集新鲜葎草,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甘苦者为佳品.

    作者:王鸿梅;杨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青蒿素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确定青蒿素储存部位并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植株筛选提供选择指标.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确定青蒿素的储存结构,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储存结构腺毛状分泌腺密度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青蒿素储存于腺毛状分泌腺(BGT)和T-型网状分泌腺(NTFT)中,在叶中腺毛状分泌腺的密度与青蒿素含量正相关.结论腺毛状分泌腺密度可作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育种筛选指标.

    作者:朱卫平;盛孝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甘草酸单钾盐乳膏治疗皮肤过敏性皮炎60例疗效观察

    甘草酸单钾盐(Gancaosuan Danjiayan,GCS-DJY)是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经半合成而得.以甘草甜素(美能注射液)iv治疗皮肤过敏等皮肤疾病,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改善,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建新;王如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及其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广谱抗病毒试剂,其抗HIV活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旨在综述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的结构、核糖体失活活性、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爱玉;王秋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目的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并结合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水杨酸(Ⅰ)、9,12,13-三羟基-10,15-十八碳二烯酸(Ⅱ)9,12,13-三羟基-10-十八烯酸(Ⅲ)、苄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V)、(Z)-3-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丁香酚苷(Ⅶ)、3-甲基-2-(2-戊烯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2-环戊烯酮(Ⅷ).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中除水杨酸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帅;匡海学;冈田嘉仁;奥山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对数期继代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解决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缓慢及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方法对对数期(20 d)和静止期(30 d)的红豆杉细胞分别进行继代,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测定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变化并分析了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的合成情况.结果对数期继代细胞吸收碳源和硝态氮早于静止期继代的细胞,且前者的比生长速度是后者的1.5倍,紫杉醇含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对数期继代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及紫杉醇的合成.

    作者:仇燕;王丽;刘子会;王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金宝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金宝片由陈皮、太子参、山药等10味中药组成,为中药保健品,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金宝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作者:戚宝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眼舒颗粒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眼舒颗粒采用民间验方,由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来,由当归、丹参、川芎、柴胡、川牛膝等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本实验对其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进行了研究,为眼舒颗粒的开发利用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宇杰;王春民;李丽华;宋成军;黄映湘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同基质配比对青辛速释贴质量的影响

    目的选择以明胶、西黄蓍胶、甘油、聚丙烯酸钠和青黛制备青辛速释贴的佳基质配比.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黏度、软硬度、清凉感和刺痛感为衡量指标,综合评定不同基质配比下青辛速释贴的质量.结果青辛速释贴的佳基质配比为明胶-西黄蓍胶-甘油-聚丙烯酸钠-青黛(8.0:3.5:20:1.3:3.0).结论采用青辛速释贴的佳基质配比可制备质量较佳的青辛速释贴.

    作者:郑国燊;罗光亮;彭荣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雀儿舌头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再研究

    雀儿舌头系大戟科黑钩叶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辛温,具有理气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胃痛、腹泻下痢等,民间还用来治疗黄疸、胃炎、水肿等多种疾病[1,2].在河南汝州用来治疗癌症.

    作者:廖新成;郁有祝;陈晓岚;卢建莎;屈凌波;赵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四倍体菘蓝转抗虫基因研究Ⅱ.转半夏凝集素基因菘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的获得转基因菘蓝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对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再生菘蓝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结果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半夏凝集素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菘蓝的基因组中,RT-PCR结果表明其DNA可以正常转录成mRNA.结论可以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抗虫的菘蓝新品系.

    作者:许铁峰;张磊;刘成洪;谭秋敏;唐克轩;郭美丽;乔传卓;张汉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龙苓春合剂中麦角甾苷的含量

    龙苓春合剂是在原部颁品种龙苓春药酒基础上改进工艺制成.方中有人参、鹿茸、肉苁蓉、五味子、生龙骨、猪苓等15味中药,阴阳两补,用于气血双亏.

    作者:张超;鲁鑫焱;梁宁;赵怀清;戴亚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金银花糖浆中绿原酸的含量

    金银花糖浆由金银花和忍冬藤煎制而成.绿原酸为金银花糖浆中的主要抗菌消炎成分.标准中仅对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而无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喻贵英;潘宏春;刘红梅;郭平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用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TP-SLN)小鼠ig60 d后,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TP-SLN对ALT,AST,SOD,GSH-Px,MDA的活性或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20,30 μg/kg)的TP组则显著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并能显著提高MDA,ALT和AST的含量.结论TP-SLN能降低TP对肝脏的毒性.

    作者:梅之南;杨亚江;徐辉碧;杨祥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