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芸
独尾草系百合科独尾草属植物,我国有4种,新疆产3种[1],其中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M.Bieb.)Regel和异翅独尾草E.anisopterus(Ker.et kir)Regel是生长在干旱、沙漠地区的特有种,是新疆沙漠地区抗旱抗沙的早春植物.
作者:刘金荣;江发寿;但建明;王航宇;赵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正品桑白皮与易混淆品种的红外光谱指纹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指纹谱分析法.结果不同来源的正品桑白皮的指纹光谱基本归纳为3类,混淆品种为5种类型.归纳其指纹谱特征,以共有的(1 627±7)cm-1吸收峰的透射率(Ts)为基准,在指纹区(1 026±5)cm-1处的吸收峰为特征吸收峰,它的透射率为Ti,求出对透射率为Tr(Tr=Ti/Ts).结论Tr<1,特征吸收峰单峰者为正品桑白皮.Tr>1,特征吸收峰单峰或Tr<1,特征吸收峰双峰者为混淆品种.
作者:孙静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鼻咽清毒颗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龙胆草、野菊花、苍耳子、重楼、蛇泡筋、两面针、夏枯草、党参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以及鼻咽部慢性炎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龙胆草是其主药,龙胆苦苷是主要有效成分.
作者:王四元;李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调肝导浊中药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血ApoB含量、动脉硬化指数(AI)及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影响,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胆固醇饮食饲喂家兔造成AS模型,并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原位杂交检测肝细胞膜LDL受体mRNA表达.观察药物对ApoB含量、AI及LDL受体的影响.结果(1)调肝导浊中药可有效降低血清ApoB含量,降低AI,与模型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调肝导浊中药对LDL受体途径具有良好调节作用.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对于AS的防治作用与其对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调节作用密不可分.
作者:金华;陆一竹;陈静;范英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产地和季节对滇白珠木脂素苷(LG)含量的影响,为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0.4 cm×25 c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5:65),波长220 nm,外标法.结果LG含量在滇白珠内分布规律是:根>茎>叶,只有楚雄林下样品茎高于根.采自海南、广东、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的9个地点的样品中,根中LG含量(mg/g)高的是海南2.15,其次是贵州2.00,云南楚雄和昆明样品仅1. 42和1.44.根中LG含量在9月(果期)以前仅1. 438 mg/g,比11月低24.4%.结论海南和贵阳样品LG含量高,但结合生物量考虑,选云南大理和广西金秀的资源更合理.不同季节滇白珠LG含量变化规律是:花期(6~7月)和果期(8~9月)根中含量较低,因此采根应避免花果期.而茎则花果期含量较高,故采茎应选花期.如采收全株8月适宜.
作者:马小军;赵玲;赵玉娟;杜程芳;郑俊华;陈新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四逆汤有效成分不同组合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乳酸为指标,考察附子生物碱(A)、干姜挥发油(B)、甘草酸粗品(C)3个因素.结果3种有效成分佳剂量为A4B4C4,3因素对SOD和MDA影响大小顺序为A>C>B,对乳酸影响大小顺序为A>B>C.结论3种有效成分临床极量组合的疗效佳.附子生物碱是四逆汤有效成分组合中的关键因素,干姜挥发油和甘草酸粗品也是组方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者:孙慧兰;吴伟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限速酶,其活性与某些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有关.综述了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作者:闫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竹黄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一.从生态学、药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竹黄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初步探讨了竹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微生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并且认为光敏色素--竹红菌素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
作者:钟树荣;赵海;李安明;戚天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柳叶菜科植物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sk)、Toyoperari HW-40(C)、MCI gel CHP-20P(Mitsubishi)柱层分离,经理化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柳兰全草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3个黄酮苷、1个黄酮醇:分别鉴定为金丝桃苷(quercetin-3-O- D-galactoside,I)、扁蓄苷(quercetin-3-O-α-L-arabinoside,Ⅱ)、槲皮紊-3-O-(6'-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6'-O-galloy)-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quercetin,Ⅳ).结论化合物I、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刘延泽;王彩芳;张振中;韩全斌;丁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考察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对枳实水提液和苦参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枳实水提液中辛弗林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水提液中的总黄酮含量,并与传统的醇沉法作对比.结果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法处理的两种水提液的除杂率及有效成分得率与醇沉法接近,并且该微滤膜经过一定处理可以再生.结论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有望成为澄清中药水提液的一种新技术.
作者:金万勤;高红宁;郭立玮;文红梅;沈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繁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方法在筛选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类型的基础上,以高皂素含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种质为材料,开展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结果盾叶薯蓣的不同种质间产皂素含量有较大差异;以叶柄为外植体在添加有4 mg/L 2,4-D和1. 5 mg/L6-BA的L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其出愈率可达75.2%,经不添加2,4-D的LS培养基培养可产生再生植株;共获得源于高皂素含量种质的试管苗8 136株,田间成苗6 830株,皂素含量达2.48%.结论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选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是可行的.
作者:王志安;王日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药制剂如何向高效、速效、低毒、优质方向发展,如何向现代化转变,使中药制剂突破常规制剂的传统观念,顺利地和国际标准接轨,以佳功效整体走向世界,本人就此谈点看法.
作者:王彩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砂蓝刺头Echinps gmelinii Turcz是广泛生长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旱沙植物,其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乳的功效[1],关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有鉴于此,我们对砂蓝刺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中首次分离得到7种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3β-羽扇醇乙酸酯,羽扇豆醇,桦木醇-28-乙酸酯,β香树乙酯,齐墩-3-乙酸-7,12-二烯,9-甲基-3,11,22-三羰基-2,16,25-三羟基-20-乙酰基-1(2),5(6),23(24)-19降羊毛甾三烯,胡芦素B.
作者:李华民;曹坳程;文永奇;何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杉总黄酮(FMG)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血小板5-HT释放反应、血浆NO含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荧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5-HT释放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NO含量、血液流变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性.结果FMG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抑制血小板5-HT释放,升高血浆NO含量,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沉方程K值,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结论FMG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体内NO合成及Ca2+拮抗作用有关.
作者:敖英;刘惟莞;严常开;石明健;王红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组成,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之一.功能活血调经,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以及眼底出血之暴盲[1].为控制其内在质量,本实验首次对该方中的总黄酮进行了测定.
作者:郭春燕;李振良;张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概述了近十余年来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情况,介绍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各种鉴别方法,对一些鉴别内容及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看法.
作者:黄成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鸡骨柴Elshol tziafruticosa(D.Don)Rehd.药用名为双翎草,为唇形科香薷属落叶灌木,产于我国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省区.在陕西秦巴山区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佛坪、洋县、南郑、略阳、太白、眉县、华阴和陇县,生于海拔700~1 800m的山坡、山谷、河边或路旁灌丛中.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之功效.
作者:陈振峰;寇玉峰;刘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麻黄汤煎液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GC-MS定量方法,测定麻黄汤及麻黄与其它各味中药配伍后构成的组方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煎出量,并考查其煎出量的变化.方法GC-MS选用特征离子定量法进行测定.结果该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麻黄单煎液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量较与杏仁合煎液中显著减少,较与桂枝合煎液中显著增多,较与甘草合煎液中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麻黄汤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定量方法,并为麻黄方剂药动学研究与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监测提供了质控依据.
作者:李吉来;陈飞龙;刘传明;罗佳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抗病毒胶囊是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甘草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症.其中绿原酸为金银花中清热解毒的有效成分之一,甘草酸为甘草解毒和抗炎的有效成分,为了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内在质量,本研究建立了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绿原酸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
作者:刘燕;马双成;毕培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生物碱是植物中一类重要化学成分,许多生物碱或含生物碱的提取物已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因此对不同来源的,存在于较复杂体系或基质中的生物碱进行快速、灵敏、可靠的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受人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HPLC分析生物碱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李晓海;周同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