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在生物碱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李晓海;周同惠

关键词:HPLC, 生物碱, 含量测定
摘要:生物碱是植物中一类重要化学成分,许多生物碱或含生物碱的提取物已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因此对不同来源的,存在于较复杂体系或基质中的生物碱进行快速、灵敏、可靠的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受人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HPLC分析生物碱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鸡骨柴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鸡骨柴Elshol tziafruticosa(D.Don)Rehd.药用名为双翎草,为唇形科香薷属落叶灌木,产于我国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省区.在陕西秦巴山区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佛坪、洋县、南郑、略阳、太白、眉县、华阴和陇县,生于海拔700~1 800m的山坡、山谷、河边或路旁灌丛中.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之功效.

    作者:陈振峰;寇玉峰;刘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用蒙脱石粘土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对国产天然蒙脱石粘土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讨蒙脱石粘土作为药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分析法对蒙脱石粘土样品中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到了6个蒙脱石粘土样品的基本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结论不同矿床的蒙脱石粘土的矿物组成有一定差异,但主矿物蒙脱石的含量平均为86%,且化学组成基本相似.

    作者:翟永功;次向明;邹星;郭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柳兰化学成分研究I.柳兰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柳叶菜科植物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sk)、Toyoperari HW-40(C)、MCI gel CHP-20P(Mitsubishi)柱层分离,经理化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柳兰全草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3个黄酮苷、1个黄酮醇:分别鉴定为金丝桃苷(quercetin-3-O- D-galactoside,I)、扁蓄苷(quercetin-3-O-α-L-arabinoside,Ⅱ)、槲皮紊-3-O-(6'-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6'-O-galloy)-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quercetin,Ⅳ).结论化合物I、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刘延泽;王彩芳;张振中;韩全斌;丁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桃红四物汤中总黄酮含量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组成,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之一.功能活血调经,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以及眼底出血之暴盲[1].为控制其内在质量,本实验首次对该方中的总黄酮进行了测定.

    作者:郭春燕;李振良;张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草药核糖体灭活蛋白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核糖体灭活蛋白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本文主要综述了核糖体灭活蛋白的分布、分类和性质、毒性机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等.

    作者:甘永华;李豫川;先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陶瓷微滤膜微滤法与醇沉法澄清2种中药水提液的比较研究

    目的考察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对枳实水提液和苦参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枳实水提液中辛弗林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水提液中的总黄酮含量,并与传统的醇沉法作对比.结果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法处理的两种水提液的除杂率及有效成分得率与醇沉法接近,并且该微滤膜经过一定处理可以再生.结论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有望成为澄清中药水提液的一种新技术.

    作者:金万勤;高红宁;郭立玮;文红梅;沈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新的质控指标.方法采用细胞膜色谱法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Lichrosor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270 nm下检测;流速1.0 mL/min,室温.药材用甲醇超声处理,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回收率分别为101. 74%和99.28%,RSD分别为3.68%和1.78%.重现性的RSD分别为1.88%和1.35%.所收集的12份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0.607%~0.148%,隐丹参酮为0.073%~0.02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当丹参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可以同时将丹参酮ⅡA和隐丹酮作为丹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

    作者:闫豫君;杨广德;贺浪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桑白皮与易混淆品种红外光谱指纹谱的分析

    目的建立正品桑白皮与易混淆品种的红外光谱指纹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指纹谱分析法.结果不同来源的正品桑白皮的指纹光谱基本归纳为3类,混淆品种为5种类型.归纳其指纹谱特征,以共有的(1 627±7)cm-1吸收峰的透射率(Ts)为基准,在指纹区(1 026±5)cm-1处的吸收峰为特征吸收峰,它的透射率为Ti,求出对透射率为Tr(Tr=Ti/Ts).结论Tr<1,特征吸收峰单峰者为正品桑白皮.Tr>1,特征吸收峰单峰或Tr<1,特征吸收峰双峰者为混淆品种.

    作者:孙静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砂蓝刺头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研究

    砂蓝刺头Echinps gmelinii Turcz是广泛生长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旱沙植物,其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乳的功效[1],关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有鉴于此,我们对砂蓝刺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中首次分离得到7种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3β-羽扇醇乙酸酯,羽扇豆醇,桦木醇-28-乙酸酯,β香树乙酯,齐墩-3-乙酸-7,12-二烯,9-甲基-3,11,22-三羰基-2,16,25-三羟基-20-乙酰基-1(2),5(6),23(24)-19降羊毛甾三烯,胡芦素B.

    作者:李华民;曹坳程;文永奇;何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钱白花蛇真伪鉴别研究综述

    概述了近十余年来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情况,介绍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各种鉴别方法,对一些鉴别内容及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看法.

    作者:黄成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种尚待开发的中药--竹黄

    竹黄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一.从生态学、药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竹黄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初步探讨了竹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微生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并且认为光敏色素--竹红菌素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

    作者:钟树荣;赵海;李安明;戚天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盾叶薯蓣新品种

    目的繁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方法在筛选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类型的基础上,以高皂素含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种质为材料,开展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结果盾叶薯蓣的不同种质间产皂素含量有较大差异;以叶柄为外植体在添加有4 mg/L 2,4-D和1. 5 mg/L6-BA的L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其出愈率可达75.2%,经不添加2,4-D的LS培养基培养可产生再生植株;共获得源于高皂素含量种质的试管苗8 136株,田间成苗6 830株,皂素含量达2.48%.结论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选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是可行的.

    作者:王志安;王日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PLC法在生物碱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是植物中一类重要化学成分,许多生物碱或含生物碱的提取物已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因此对不同来源的,存在于较复杂体系或基质中的生物碱进行快速、灵敏、可靠的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受人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HPLC分析生物碱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李晓海;周同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正柴胡饮颗粒来源于<景岳全书>中的汤剂处方.组成药味有赤芍、柴胡、甘草等,有表散风寒,解热止痛之功,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症.

    作者:李守拙;李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向现代化转变的几点措施

    中药制剂如何向高效、速效、低毒、优质方向发展,如何向现代化转变,使中药制剂突破常规制剂的传统观念,顺利地和国际标准接轨,以佳功效整体走向世界,本人就此谈点看法.

    作者:王彩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产泽泻规范化种植(SOP)研究

    目的为了规范川泽泻种植加工,使川泽泻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中药走向世界.方法通过对川泽泻产区的种植历史、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选育、川泽泻指标性成分及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改变了产区传统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形成了川泽泻规范化种植规程.结论通过规范化种植生产出来的川泽泻具有优良的品质.

    作者:王书林;李应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探讨苦参紊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苦参素防治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并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IV型胶原(I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剂量苦参素治疗组血清ALT、IV-C、TNFa水平及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苦参素对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位杀胚汤为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7例

    我科于2000年3月-2001年7月采用异位杀胚汤联合氨甲喋呤(MTx)、息隐(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章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EAEE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大、中、小3个剂量给药,考察EAEEP对小鼠免疫脏器系数、碳粒廓清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及脾抗体形成细胞等指标的影响.结果EAEEP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脾指数及碳粒廓清指数,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降低溶血素水平.EAEEP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对脾细胞抗体形成功能无显著影响.结论EAEEP具有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刘雪英;王庆伟;蒋永培;赵越平;汤海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鼻咽清毒颗粒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鼻咽清毒颗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龙胆草、野菊花、苍耳子、重楼、蛇泡筋、两面针、夏枯草、党参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以及鼻咽部慢性炎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龙胆草是其主药,龙胆苦苷是主要有效成分.

    作者:王四元;李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