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军;白卫星;陈文霞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酚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柱(4.6mm×200 mm,10 μm),流动相:乙腈-水(1:2.65,甲酸调pH值至2.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85 nm,以桂皮酸作为内标物.结果方法回收率在98.9%~106.9%,提取回收率大于8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低于8.4%.结论该法可作为丹参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检测手段.
作者:张向荣;潘卫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调查鱼胆草的民间用法、资源分布规律、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鱼胆草的自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查阅文献资料、民间访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报道鱼胆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特点、生长发育习性和自然分布规律.结论应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该自然资源.
作者:黄衡宇;李鹂;陈义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灵芝孢子是赤芝Ganoclerma luadum(Fr.)kast的孢子,是灵芝的精华,也是近年抗癌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热门药物之一.灵芝孢子是否需要破壁的研究非常活跃,有的人认为破壁后内含成分容易氧化;有的人认为灵芝孢子不破壁就很难被吸收利用.对此本实验以多糖为指标,破壁的孢子与未破壁的孢子进行提取率的比较,以供用药参考.
作者:倪江洪;宋炳生;李汉宝;谢虞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以丹参干叶片为材料,优选一种有效去除多酚类杂质的DNA提取方法.方法先用PVP-40T与材料共研碎,加预冷的提取缓冲液冰置,弃去上清液,沉淀用加Vit C粉末(调pH=6~6.5)的2×CTAB抽提缓冲液提取.结果得到的DNA可以很好地用于PCR扩增.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提取含多酚材料的DNA.
作者:郭宝林;林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红茴香系木兰科八角属植物Illicium henryiDiels,主产于我国云南、湖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贵州省主要分布于毕节、正安、印江(梵净山)、江口、松桃、修文及雷山等县.红茴香叶和果提取的芳香油,可镇呕行气,治胃寒呕吐,而达健胃之功效.也可作香料.也用于外伤出血、骨折劳伤等症[1].红茴香果、根和皮的成分已有研究报道[2,3],而叶中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
作者:靳凤云;武孔云;张连富;张俊巍;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当归醇沉物(ESA)及其中性组分(ESA-1)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的影响.方法L929细胞株细胞毒法测TNF-α;L929细胞增殖法测IL-1.结果ESA、ESA-1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共同培养可显著增强其TNF-α、IL-1的分泌.在5~20μg/mL浓度范围,ESA的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ESA-1虽有明显的作用,但未表现出剂量依赖.结论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分体外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
作者:奚瑾磊;彭仁琇;王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考察香荷药条在体内外释荮的相关性.方法体外溶出方法采用电磁搅拌法,体内释药量采用测定给药系统体内释药后剩余药量的方法间接测定,采用HPLC法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变化作为考察指标.结果香荷药条的体内释药百分率与体外释放百分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香荷药条可通过控制其体外释放达到预测体内吸收的目的.
作者:杨柳;邓远辉;董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对矮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压、减压硅胶柱层析、ODS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石油醚、氯仿部分及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 acid,Ⅳ)、谷甾醇(sitosterol,Ⅴ)、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3-O-glucoside,Ⅵ)、葡萄糖(glucose,Ⅶ)、大黄素-龙胆二糖苷(emodin-gennobioside,Ⅶ)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IX).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矮大黄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黄素-龙胆二糖苷为首次从大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康晖;向兰;范国强;李青山;王学臻;段豫萍;秦晨;郑俊华;果德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聚酯型儿茶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L-2R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AMP浓度.结果50,150,500μg/mL聚酯型儿茶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亦可促进经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L-2及表达IL-2R.此外,聚酯型儿茶紊可明显降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cAMP浓度,也可对抗前列腺素E1(PGE1)升高cAMP的作用.结论聚酯型儿茶素对人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其机制与促进IL-2的诱发及其受体的表达,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有关.
作者:史霄燕;辛华雯;谢笔钧;曾繁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对过氧化氢所致牛内皮细胞(BA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刺激BAEC,观察了西红花苷对细胞培养液内MDA、SOD、LDH含量或活性的影响,并对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内钙测定,观察了该药对细胞凋亡及胞内钙的影响.结果西红花苷可剂量依赖性的减少MDA生成,提高SOD活性,阻止LDH的外漏,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所致细胞内钙升高,减少细胞凋亡百分率.结论西红花苷对过氧化氢所致BA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拮抗细胞内钙有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
作者:绪广林;钱之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N-containing-sugars),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和治疗糖尿病,对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孙莲;孟磊;阎超;张丽静;陈坚;贾殿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木脂素(lignans)是由C6C3单元氧化聚合而成的一类天然产物,目前已有200多种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在近年的研究工作中,各种分离新技术的采用有力地推动了木脂素化学的发展.其中表现为突出的是HPLC与离心分配色谱(CPC)的广泛采用.
作者:杨毅;武同兴;潘鑫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载药纳米微粒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控释载体.载药纳米微粒作为药物的输送载体,对一些疾病的动物模型已显示出极好的疗效,使一些药物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中药现代化吸收纳米技术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其本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肖延龄;李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种子的皂苷类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酸和/或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天师栗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escins)Ⅰ a、Ⅰb、Ⅲa和异七叶树皂苷(isoescins)Ⅰ a,Ⅱa,Ⅰ b,Ⅱb,Ⅲa.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天师栗种子中分得.
作者:杨秀伟;赵静;欧阳顺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老鼠属哺乳类啮齿动物,其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2 800种,我国有180余种;鼠类的适应性强,分布广,到处都有鼠的踪迹;鼠类繁殖力之强,数量之多,居哺乳动物类群之首,据统计全世界老鼠总数在100亿只以上,一对大家鼠一年繁殖后代总计可达15 552只.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85年全世界老鼠对农业造成危害达170亿美元;相当于25个贫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作者:谢志远;苏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七对烫伤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4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检测大鼠严重烫伤后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以及三七对烫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40%TBSAⅢ度烫伤后大鼠脑组织内MDA显著升高,GSH-Px和SOD活力显著降低,三七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内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和SOD活力显著升高,与单烫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后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三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新初;周乾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有毒植物很难一般概略地定义为对人和其他动物等产生有害作用的植物.一般不将能产生毒素的细菌和藻类考虑在内,在实际应用中常指有毒陆生高等植物和毒蕈[1].有毒植物和中草药的范围是交叉的,我们所谈的有毒植物主要是指安全范围小及有明显中毒作用的植物,当然包括易引起中毒反应的中草药,不包括大量食人才引起中毒的植物.
作者:李云森;陈子君;王峥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延胡索药材在醇提、水煮、人工胃液浸出三种情况下炮制与否对总生物碱溶出的影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醋制品较生品有利于总生物碱的溶出,醇提对总生物碱的溶出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传统的醋制工艺对延胡索的制剂具有较广泛的合理性,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延胡索尽可能采用醇提工艺.
作者:邹节明;王力生;云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制成高脂血症模型.测定决明子蛋白质和葸醌苷的小、大剂量,以及两者小剂量合用后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的ηH,低切变率下的ηL),全血还原粘度(RV),血浆粘度(ηP),血小板粘附率(PAR),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沉(ESR)的影响.结果决明子蛋白质大剂量(1 mg/kg),蒽醌苷大剂量(20 mg/kg)以及两者的小剂量(蛋白质0.25 mg/kg,蒽醌苷5 mg/kg)合用,均可使高脂血症大鼠的ηH,ηL,RV,ηP和PAR显著降低(P<0.05).结论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皆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ηH,ηL,RV,ηP和PAR.
作者:李续娥;杨水云;赵文明;郭宝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于导致急性脑血管病.颈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本病的两大基础病因,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守军;白卫星;陈文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