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民权;许立;方泰惠;宋永亮
目的 通过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进行预测,以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联合组即脐动脉血流测定S/D值≥12.5且NST无反应型组;脐血流组即单纯行脐动脉血流测定S/D值≥2.5组和NST组即单纯行胎心监护NST无反应型组;分别了解分娩结局:记录羊水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脐血流组以及NST组.结论 胎儿脐血流监护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可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胎儿的预后,减少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吴艳;丛林;张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伞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姚福生;詹杨;梁虹;严红;陈荃宏;钟龙;吴有智;杨达天;赵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clylitis,AS)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高峰年龄主要受累青壮年的特点,但临床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 有X线、MRI、CT、实验室诊断等.而每种方法 都要各自的优缺点,各种检查方法 的综合应用使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宁;尹水平;蔡文隽;郑轶;叶寅寅;潘发明;徐胜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菟丝子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肝糖原含量,并进行小鼠游泳试验、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称重,观察菟丝子多糖150、300、600 mg·kg-1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 菟丝子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能显著降低血糖、增加体重、增加肝糖原含量、延长游泳时间、增加脾脏和胸腺重量.结论 菟丝子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道中;彭代银;张睿;徐先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组织中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及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36例不典型增生、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及Ki67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FHIT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牛(P<0.01),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过长(P<0.01),FHIT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FHIT蛋白表达与Ki67呈负相关(r,=0.450,P<0.000).结论 FHIT蛋白与Ki-67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标记物.
作者:陈晶晶;陈柯;王晓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试评一种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106例上尿路结石的手术,采用腰背直切口人路;结石分别位于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内;结石有单发,也有多发.患者体形各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取石,无残留.术后恢复快,无后遗症.结论 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仍是较常用的方法 ,腰背直切口创伤小、直接、简便且后遗症状少,特别适合基层或设备条件较差的医院应用.
作者:原明;罗志奎;孙良传;董攻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手段极其有限,而众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有着多种有效的手段,如有明显疗效的单味中药、临床长期应用的经验方、各种针刺法以及有着良好辅助治疗作用的中药熏洗方法 等等.笔者就近年来这些中医药治疗DPN的方法 之研究近况作~概述.
作者:刘燕;刘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989年Lichten stein提出了无张力疝成形术的新概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开始了遵循无张力疝成形的原则,以腹腔镜技术行疝修补术的新思考.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8%~4.4%[1].近年来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传统的疝气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病人痛苦等优点而大受欢迎.
作者:党爱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GLJ)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溃疡形成及胃液分泌、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以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为对象,探讨GLJ对大鼠溃疡指数及胃液分泌、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结果 GLJ能降低束缚-水浸应激性溃疡大鼠的溃疡指数,并可使该模型大鼠胃液分泌量、血清GAS水平和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黏膜SS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LJ能降低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对此模型胃液分泌、血清GAS、胃黏膜SS水平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可能是其抗溃疡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彭钧;操电群;李小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脑卒中的病情及转归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糖水平分为3组,观察与病情及转归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性脑卒中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血糖≥16.7 mmol·L-1提示预后不良,故血糖水平是脑卒中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郑华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肌苷注射液与6种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肌苷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后,不同浓度在室温条件下6 h内其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 配伍溶液放置6 h内其含量均在95%以内、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肌苷注射液与6种不同输液在配伍后6 h内稳定,可以配伍.
作者:马洪峰;张祥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合肥市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26份,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方法 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6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到药品不良反应154例.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3种.结论 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董宪法;杨之煜;洪向东;陆慧晶;李峰;范鲁雁;娄彦敏;王金亮;张文;汪柳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期检查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P<0.05),但左右两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琚双五;韩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观察分析3例具有基底细胞样表犁的化生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利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R、PR、CerbB-2、CD10、SMA、063、CK5/6、CKl4、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类型分别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腺鳞癌(浸润型)、腺鳞癌(囊内型).组织学特征表现为乳腺癌伴有梭形细胞化生或鳞状上皮化生,细胞较大,部分异型性较明显,多伴有坏死,核分裂象常见;有囊腔形成及导管内上皮内肿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 :CK5/6、CK14、po3、p53均阳性表达;EGFR 2例阳性表达;E-Cadherin 2例阳性表达;1例PR20%阳性表达,其余2例均不表达;ER、CerbB-2、CD10、SMA均不表达.结论 乳腺化生性癌具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特有的免疫表型特征,其临床预后宜参照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作者:邵牧民;徐华;何沁;余学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加强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用药的途径.方法 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探讨医院ADR监测工作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和降低药源性疾病.结论 医院应将ADR监测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儒强;张士勇;曹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术时由于局部刺激过强,经常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和主观不适,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为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本院自2004年以来分别将芬太尼加异丙酚全身麻醉及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妊娠10周内人流术中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旭光;许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近1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胆管损伤1例,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后立即中转,行肝总管空肠内引流术.结论 预防损伤和术中早期发现是关键,胆管损伤的处理要根据损伤发现的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方法 .
作者:韩文秀;孟翔凌;徐阿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作者:刘波;胡健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洛赛克).结果 从2005年4月至2005年11月共有216例患者人组,剔除4例,其余均完成试验.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腹痛消失天数和消失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转氨酶轻度升高和皮疹等,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士其;张振玉;李晓昕;张宜山;唐国都;朱萱;朱人敏;王青;张方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分析108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眼中发生浅前房的34眼,发生率为31.48%.滤过过强21眼(61.76%),结膜瓣及角巩膜瓣渗漏10眼(29.41%),脉络膜脱离2跟(5.88%),睫状环阻滞1眼(2.94%).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引起浅前房主要原凼是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大部分病例可以保守治疗.
作者:王新力;王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