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

陈炳华;刘剑秋

关键词:福建, 悬钩子属, 药用植物资源
摘要:目的研究福建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方法结合现有资料,经野外实地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在我省境内49种6变种的野生悬钩子中,可供药用的有28种,占全省总种数的50.8%,其中有8种分布较广且利用价值较大,它们分别是掌叶覆盆子、山莓、蓬藁、高梁泡、茅梅、粗叶悬钩子、寒莓和插田泡.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我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南银莲花的活性三萜皂苷

    目的研究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根状茎和地上部分的活性三萜皂苷.方法用甲醇室温提取,大孔树脂D101、硅胶及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NMR分析并结合化学降解鉴定结构,体外抑菌和人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测试抗菌和抗癌活性.结果从该植物根状茎中分离鉴定出三萜皂苷Ⅰ~Ⅶ,从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三萜皂苷Ⅴ~Ⅶ,其中Ⅱ~Ⅳ对人癌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Ⅴ,Ⅵ和Ⅷ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上述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进行抗癌活性测试,其中Ⅱ,Ⅳ和Ⅵ在该属植物中为首次报道.

    作者:廖循;李伯刚;高小平;官家发;丁立生;陈耀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同种不同产地牛蒡子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同种不同产地牛蒡子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全国四大商品区的中药牛蒡子生品和其中两个商品区的制品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结果四大商品区的生品牛蒡子DNA指纹图谱一致,制品牛蒡子的DNA指纹图谱与生品的有较大差异.结论 DNA指纹图谱用于鉴定同种药材的生品结果可靠.

    作者:徐朝晖;杨松松;康廷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牛白藤的生药鉴定

    目的为牛白藤生药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显微鉴定及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发现牛白藤的次生射线明显,根与茎的紫外光谱有明显的区别.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定牛白藤生药的依据.

    作者:黄成勇;廖月葵;林安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白术栽培管理技术

    白术系常用中药之一,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 选地与施肥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及4年以上未种过白术的砂质土壤地块,1 hm2施腐熟的厩肥30 t、草木灰10 t,撒于地内,耙匀,耕翻深20 cm.并随耕翻撒于沟底磷酸二氢铵750kg.耙细、整平,做1 cm宽平畦,备用.

    作者:武晓霞;武晓青;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安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胃安胶囊由黄柏、山楂、枳壳等8味药材组成,具有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之功效.为了控制其内在质量,采用薄层层析法分别对枳壳、山楂、黄柏、芍药、黄精5味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

    作者:巫伟平;肖忠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雪山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雪山芪He dysaram sikkimense Benth. ex Baker. var. rigidum Hand.-Mas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雪山芪干燥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出其中8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upeol,Ⅰ)、4′-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isoformononetein, Ⅱ )、4′-羟基-6,7-二甲氧基异黄酮(3-[4-hydroxyphenyl-6,7-dimetoxy-4H-l-ben-zopyran-4-one], Ⅲ )、熊果酸(ursolic acid, Ⅳ)、山嵛酸-a-单甘油酯(docosano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Ⅴ)、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 Ⅵ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Ⅶ )及蔗糖.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李云森;陈纪军;廖心荣;王惠英;罗士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国产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商品血竭的活性成分.方法用甲醇提取,Sephadex LH-20、MCI gel和硅胶柱色谱分离国产商品血竭中的化学成分,用现代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国产雨林牌血竭的甲醇浸提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烷-5,25(27)-二烯-1β,3p,22β,26-四醇-1-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Ⅰ),3,4-二羟基烯丙基苯-4-D-β-D-葡萄吡喃糖苷(Ⅱ),7-羟基-3-(对-羟基苯基)-色原烷(Ⅲ),7,4′-二羟基-3′-甲氧基黄烷(Ⅳ),3,4-二羟基烯丙基苯(Ⅴ),白藜芦醇(Ⅵ),7,4'-二羟基二氢黄酮(Ⅶ),二对羟基苯基甲烷(Ⅶ),五加苷B(Ⅸ),对羟基苯甲酸(Ⅹ),对羟基苯酚(Ⅺ)和原儿茶醛(Ⅻ).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的甾体配糖体,Ⅱ为一新酚苷,Ⅴ~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周志宏;王锦亮;杨崇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桑椹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对桑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综述.桑椹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鞣质、矢车菊素、矿物质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诱变、降血糖、降血脂、护肝等药理作用,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学铭;肖更生;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延胡索产量的几项措施

    湖北省英山县早在60年代末就从浙江省引进延胡索进行栽培,但由于当时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未掌握好栽培技术,以致产量低,鲜品仅2 250 kg/hm2左右,且块茎小,个重一般在0.7 g以下.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将一些农业上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延胡索的栽培上,使其产量不断上升,现鲜品达到6000~9000kg/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提高延胡索的产量.

    作者:刘合刚;刘国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贯叶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贯叶连翘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金丝桃苷(Ⅲ)、6″-O-乙酰金丝桃苷(Ⅳ)、3-表乌苏酸(Ⅴ)、myriaboric acid ( Ⅵ ) .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作者:殷志琦;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反复分离,光谱方法测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龙胆草中分得7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芦丁(Ⅰ)、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Ⅱ)、圣草素(Ⅲ)、槲皮素-3,4′-二甲醚(Ⅳ)、槲皮素(Ⅴ)、5,8-二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Ⅵ)和山柰酚(Ⅶ).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Ⅳ和Ⅶ为首次从白酒草属植物中分得.

    作者:苏艳芳;刘建生;果德安;李菁;郭洪祝;郑俊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京尼平苷对地鼠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京尼平苷预防给药对地鼠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用高脂肪高蛋白致石饲料造成地鼠胆固醇结石模型,阳性对照药物熊去氧胆酸80 mg/kg和京尼平苷50,100 mg/kg ig,每天预防给药,给药30 d后作胆囊内容物涂片检查观察地鼠的成石率,检测胆汁脂类成分计算胆汁成石指数.结果模型组的成石率为100%,成石指数(LI)大于1;京尼平苷50和100 mg/kg组的成石率分别为40%(P<0.05)和25%(P<0.01),LI均小于1,熊去氧胆酸组的成石率与LI与京尼平苷100 mg/kg组相近.结论京尼平苷对地鼠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朱振家;钱之玉;包晨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黄山药的引种栽培

    目的引种驯化甾体药物的药源植物.方法引种栽培,根茎及种子繁殖.结果黄山药在酸性及微碱性土壤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产量高,皂素含量达医药工业生产要求,高含量3.07%,低为1.51%.结论贵州产区可以大力推广种植.

    作者:魏德生;邹剑灵;王用平;曾莉莉;梁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胡桃科植物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胡桃科含有黄酮类、萜类、萘醌及其苷、多酚、有机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抗肿瘤、镇痛消炎、抑菌及生物毒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易醒;谢明勇;肖小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炎痛平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炎痛平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炎痛平颗粒的抗炎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炎痛平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炎痛平颗粒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趾肿胀和小鼠耳肿胀,延长小鼠的痛反应时间,减少扭体鼠数和扭体次数.结论炎痛平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杨宇杰;王春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安多霖质量标准的研究(Ⅰ)

    目的研究安多霖胶囊的质量标准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安多霖胶囊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范围1~5 μg,平均回收率97.82%,RSD为3.56%.结论该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安多霖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林绥;邓思珊;刘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枳实及其制剂中辛弗林含量

    枳术颗粒是由枳实、白术等多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一种治疗胃病的新药.枳实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栽培变种或甜橙C.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辛弗林为其有效成分之一.我们用HPLC测定辛弗林含量,结果准确,适用于枳实及其制剂枳术颗粒的含量测定.

    作者:庄炜;钱亚琴;王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植物药有效成分国际专利近况分析(Ⅱ)

    继续总结自90年代以来植物药有效成分的国际专利(还包括了海洋生物、动物和昆虫来源的有效成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图表和化学结构的方式给出结果,同时对专利中的化合物类型分布、治疗领域分布以及相对分子量分布情况等相关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刘吉开;杨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华芦荟中性糖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目的为更深入地研究中华芦荟活性成分的组成及化学结构.方法采用DEAE-Sephadex A-25作为填料,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结果从中华芦荟原始多糖中分离并提纯得到一种中性糖,经过IR、HPLC、TGA、13CNMR、碱性水解及元素分析测定,证明这是一种纯度较高的、部分乙酰化的β-1,4-D-聚吡喃甘露糖,其中糖链中甘露糖与乙酰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4:1.结论该多糖为首次分得.

    作者:宋燕;李云政;秦海员;万玉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福建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

    目的研究福建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方法结合现有资料,经野外实地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在我省境内49种6变种的野生悬钩子中,可供药用的有28种,占全省总种数的50.8%,其中有8种分布较广且利用价值较大,它们分别是掌叶覆盆子、山莓、蓬藁、高梁泡、茅梅、粗叶悬钩子、寒莓和插田泡.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我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陈炳华;刘剑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