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用矿物蒙脱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翟永功;左明雪

关键词:蒙脱石, 红外光谱, 结构分析
摘要:目的弄清蒙脱石层状晶体结构中水的变化规律,为其药用机制研究和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从粘土矿物中分离纯化蒙脱石,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蒙脱石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有关蒙脱石分子水的信息和化学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结论蒙脱石是一种膨胀吸附性粘土矿物,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或赋形剂.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用矿物蒙脱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目的弄清蒙脱石层状晶体结构中水的变化规律,为其药用机制研究和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从粘土矿物中分离纯化蒙脱石,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蒙脱石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有关蒙脱石分子水的信息和化学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结论蒙脱石是一种膨胀吸附性粘土矿物,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或赋形剂.

    作者:翟永功;左明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清血降脂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清血降脂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总有机酸、总多糖为指标,对制备胶囊浸膏的提取溶剂比、煎煮时间、醇沉浓度等关键工艺步骤进行考查.结果该制剂的佳工艺条件为:药材与溶剂比为1:10,煎煮2次,每次为60 min,醇沉浓度为50%.结论以本工艺条件提取有效成分,不仅保证有机酸的含量,同时也使多糖不受损失.

    作者:冯淑华;周晶;乔卫;符敬伟;张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紫锥菊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综述了紫锥菊属植物的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讨论.

    作者:张莹;刘珂;吴立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羽叶千里光地下部分生物碱的研究

    我们对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urcz.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成分[1];地下部分仅含生物碱及少量甾醇成分.因此,我们对地下部分的主要成分生物碱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仪器及材料羽叶千里光1996年9月下旬采自辽宁省通远堡,经沈阳药科大学许春泉高级工程师鉴定为Senecio argunensis Turcz..Brunker ARX-300型核磁共振仪;硅胶G-60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程卫强;韦新贵;袁久志;隋长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银杏悬浮细胞系选育及继代培养中银杏内酯合成稳定性研究

    目的选育高产银杏内酯悬浮细胞系,并对其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银杏内酯B合成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银杏优良品种的种子萌发幼苗诱导愈伤组织,考察了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银杏内酯B产生的影响,采用缺氧胁迫法从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选育高产银杏内酯B悬浮细胞系,并进行驯化培养.结果选出了7个细胞系,其合成银杏内酯B的能力比选育前的愈伤组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细胞系MH-3培养周期18 d,细胞生物量增加3.71倍,银杏内酯B含量达到302 μg/g DW,比选育前提高了1 72.7%,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摇瓶培养时其合成银杏内酯的能力稳定,连续培养6代,银杏内酯B的平均含量为291μg/g DW,变异系数为0.1 31.结论采用该路线选育的银杏悬浮细胞系银杏内酯B产量高,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合成代谢较稳定.

    作者:刘佳佳;江文辉;郭勇;郑穗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香菇子实体蛋白多糖Le-3的结构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香菇子实体蛋白多糖Le-3的结构性质.方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量,红外扫描、气相色谱、β-消去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阐述多糖的结构,比色法测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该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分别为13 700和12 500,红外扫描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糖苷键为β型.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中性糖摩尔比为Ara:Xyl:Man:Gal:Glu=0.31:0.47:1.00:1.15:8.92,总糖含量为70.62%,蛋白质含量为25.31%,多糖与蛋白质为非O-糖苷键连接.Le-3中含有RNA.结论Le-3是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类型多糖.

    作者:杨娟;吴谋成;张声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丝瓜根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丝瓜根的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60%乙醇洗脱得到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氯仿-丙酮;氯仿-甲醇不同比例洗脱,分别得到11种成分.结果经理化、TL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确定为三萜皂苷,其中鉴定了4种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齐墩果酸(L-cy-1);21β-羟基齐墩果酸(Lcy-2);3-O-β-D-葡萄吡喃糖-21p-羟基常春藤皂苷(L-cy-3);2a-羟基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苷(L-cy6).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得.

    作者:唐爱莲;刘笑甫;陈旭;周潮;李栋霖;苏文生;高妍;唐祖年;韦玉先;梁勇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体外、体内多种动物模型对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抗炎、抗过敏方面的研究.结果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组胺(HA)、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卵白蛋白(OA)所致的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对HAc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并减少前列腺素E2(PGE2)在炎症组织中产生.结论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作者:张永忠;李小莉;牟光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金不换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金不换颗粒是由羚羊角粉、珍珠粉、大青叶、丹参等13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癌消炎之功效,用于各种中晚期癌症.其系列制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及实验研究曾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丹参酮ⅡA为方中丹参所含有效成分.我们对金不换颗粒中丹参酮ⅡA进行了含量测定.1 仪器与试药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定量毛细管;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丹参酮Ⅱ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金不换颗粒(重庆中医肿瘤医院);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车晓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脾舒颗粒调血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脾舒颗粒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采用喂养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肝脾舒颗粒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提高HDL-C/TC比值.结论肝脾舒颗粒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这为肝脾舒颗粒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杨宇杰;王春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硒云芝多糖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研究了硒云芝多糖(Se-PSK)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Grisse法测定Se-PSK在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中NO的产量,并与云芝多糖(PSK)作同步比较.结果Se-PSK在400 μg/mL作用48 h达到NO释放的峰值,与PSK比较效果更为明显.结论Se-PSK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张宏莲;蒋一方;傅中滇;陈婉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火把花根片治疗ⅠgA肾病60例临床观察

    ⅠgA肾病(ⅠgAN)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 3~1/4[1,2].目前大多数肾脏病学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等治疗,疗效一般且毒副反应大.我们采用火把花根片治疗ⅠgAN,旨在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1 临床资料94例系1997年6月~2000年4月住院经肾活检确诊的ⅠgAN,男58例,女36例,年龄12-46岁,平均28.8岁,病程1月-15年,平均28个月.所有病例肾活检常规作光镜、免疫荧光检测,部分病例分送电镜检查,病理按1982年WHO分类及参照毕增祺分类标准[3],并排除ⅠgAN肾病综合征型及由过敏性紫癜、SLE、干燥综合征等所致的继发性ⅠgAN.

    作者:李夏玉;方维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人参皂苷Rg2与毒毛旋花子苷K的强心作用及毒性比较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 2(简称Rg2)与毒毛旋花子苷K(SK)对衰竭犬心的强心作用及毒性比较.方法复制戊巴比妥钠致心力衰竭模型.给予Rg 2 0.5 mg/min和SK 0.062 5 mg/min,观察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药物毒性反应.结果二药均能升高血压(BP)、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左室内压(LVSP)和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max),强心效力SK稍大于Rg 2,但治疗宽度及治疗指数Rg2明显大于SK.结论Rg2是一种安全范围宽的中效强心药物.

    作者:刘洁;孙文娟;吕文伟;叶金梅;李龙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西洋参鉴别十二法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max quinquie-folium L的干燥根,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性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西洋参原产美国,加拿大,70年代开始我国试行引种栽培,目前国产西洋参遍布大江南北.由于进口西洋参价格昂贵,又与国产西洋参、甚至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在外形上十分近似,初学者难以掌握其鉴别要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以下十二点鉴别方法可供同行参考.1 观芦头:商品西洋参芦头较小,一般看不见芦碗或芦碗稀少,较小而浅;生晒参(人参)芦头明显较大,芦碗较多,大而凹陷较深.

    作者:张尚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资源植物罗布麻的茎段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目的为探索一科学、经济、新颖的方法,加速资源植物罗布麻的人工繁殖.方法以带侧芽的罗布麻嫩茎段作外植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成分的MS培养基上,其中附加了6-BA(2.0 mg/L)、NAA(0.2 mg/L)、水解乳蛋白(300mg/L)的MS培养基对侧芽的诱导分化与增殖效果均为佳,而附加了IAA(0.2 mg/L)、水解乳蛋白(300mg L)及蔗糖15 g/L的MS培养基的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93.3%).结果分别以珍珠岩、锯末、砂土为基质进行试管苗移栽试验,生长在珍珠岩与砂土中的幼苗长势较好(成活率分别为100%与93%),但又各具优势.结论为我国开发这一重要的植物资源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马淼;陆嘉惠;周玲玲;吴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不同来源蜜环菌对天麻产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11个蜜环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方法有性繁殖,采用菌枝加新材的播种方法,一年半收获.结果蜜环菌A9、A10伴栽的天麻产量高,为16.14和15.23 kg/m2.结论不同来源蜜环菌对天麻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

    作者:王秋颖;郭顺星;关凤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昆明山海棠浸膏提取工艺

    昆明山海棠根经醇提浓缩后制成的干浸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测定干浸膏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昆明山海棠浸膏提取进行优选考察.1 实验材料昆明山海棠根(湖南隆回药材公司);浸提所用乙醇为药用规格,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和结果2.1 提取工艺:取昆明山海棠根,切成碎块,用50%乙醇浸泡1 h.每次规定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时间.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

    作者:刘保珍;禹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的RP-HPLC测定

    目的建立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定量分析的RP-HPLC方法.方法选择醋酸甲地孕酮为定量内标物,采用Hypersu-ODS 2(200 mm×4.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1/L磷酸二氢钠-乙腈(52:48),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蛇床子素和内标在12 min之内实现理想分离.在0.123 8~2.970μg/mL范围内,蛇床子素与内标峰面积比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0.90)%,RSD为0.9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蛇床子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新宇;吴芳;范国荣;胡晋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决明子的研究进展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保肝及抑菌等活性,同时又可作为食品,是保健饮科的良好原料.笔者对决明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1化学成分大决明和小决明的种子均含蒽醌类、萘骈-吡咯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和无机元素,主要成分为蒽醌类成分,含量约占1%.兆中进等从日本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中分出1 3种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中分离鉴定了21种蒽醌类化合物.其中游离蒽醌含量为0.01%~0.04%,结合蒽醌含量为1.01%~1.29%,决明子蒽醌苷元中主要含大黄酚(0.27%)[1],其中小决明的大黄酚比大决明高6倍.

    作者:郝延军;桑育黎;赵余庆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泉颗粒剂催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乳泉颗粒剂的催乳作用.方法用左旋多巴(l-dopa)建立母鼠产生乳汁分泌不足的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乳泉颗粒剂对哺乳期母鼠体重、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的影响,以及对仔鼠生长的作用.结果大鼠ig给予乳泉颗粒剂5.56 g/kg能明显增加母鼠的泌乳量,显著促进母鼠的生长,也有促进仔鼠生长的趋势;同时还能提高母鼠血清催乳素的含量.结论乳泉颗粒剂对造模母鼠显示了明显的催乳作用.

    作者:田洪;陈子渊;何清林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