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年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王晓娟;陈艳;齐金秋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在不育无精子症诊断及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04例男性不育及32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检测,并结合精液常规检查、睾丸容积测定以及睾丸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性无精子症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双侧睾丸容积小于20 ml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判定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损害程度及鉴别睾丸原发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超;张明华;刘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耳内窥镜在儿童耳鼻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进,耳内窥镜因其具有分辨率高、无创性、视野宽、亮度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本科自2003年来将耳窥镜应用于多种耳鼻喉疾病的诊治中,特别在儿童中作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总结如下.

    作者:顾析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倍他乐克口服,常规治疗组27例,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及餐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卧心率及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两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性(P>0.05).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郑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配制自身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过程中,采用自身对照法(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测定其溶出度.结果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结果影响很小.结论 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均能满足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要求.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气道患者行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护理配合

    建立人工气道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功能的丧失以及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的降低和排痰功能障碍,常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潴留,甚至形成痰栓而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症、肺不张,常规方法吸痰效果不佳.而纤支镜吸痰因在明视下,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或肺段内分泌物情况并酌情吸引或灌洗,成为成功治疗肺不张的有效措施之一.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7例患者实施了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现将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方秀花;钱立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部肌腱离断术后超声检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手部肌腱离断术后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65例各种原因引起手部肌腱离断术后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65例患者中吻合口腱性连接38例,疤痕连接16例,再离断1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术后肌腱粘连,轻度7例(10.7%),中度35例(53.8%),重度23例(35.5%).结论 超声能监测肌腱离断术后肌腱愈合过程,及时发现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琰;张超;李志杰;黄品同;吕夕明;邹春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Skp2,p27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虽然几十年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长久以来困扰临床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相继被发现和克隆,以及细胞周期调节基因产物在其他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逐渐被认识和阐述,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迎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近年来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和Skp2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鉴别

    目的 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定其显微特征.结果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显微特征差异显著,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真伪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金卓;丁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我院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米非司酮(Ru486)、一组氨甲蝶呤(MTX),并均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组治愈率为75%(15/20),氨甲蝶呤组治愈率为80%(16/20),两组药物副反应均小.结论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副反应小.

    作者:江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症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ACD)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7月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87例,按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36例)和正常血糖组(51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5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6例,死亡4例;正常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1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无死亡;两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者并发症多,预后差,应及早预防.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子胃镜下食道异物取出98例体会

    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常规在硬管食道镜下治疗,但损伤大,病人痛苦.本院自2001年来经电子胃镜食道异物9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哲弘;詹雅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二母清肺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二母清肺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3944~0.1972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04928~0.2464 μg,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8.9%,RSD分别为1.11%、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二母清肺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尊喜;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在新生儿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NICU使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香;甘景立;钱慧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环磷腺苷葡甲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为Ⅲ~Ⅳ级.治疗组61例,以抗心衰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 d;对照组57例,心衰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记录和心功能及心电图测定,观察疗效和有无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临床心功能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40(65.6%)、19(31.1%)、2(4.3%)和25(43.9%)、29(50.9%)、3(6.2%)(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注射液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宋立功;胡兵;王刚;王自银;任永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晓娟;陈艳;齐金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改建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骨改建整个过程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在骨改建的分子机理研究中,新发现的破骨细胞调节因子--护骨素(OPG)及其配体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因素.OPG是一种肝素结合型分泌性糖蛋白,它通过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结合,阻断原始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其分化、成熟与激活,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OPGL是促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其效应可被OPG断.机械力可以破坏骨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分泌某些因子来启动骨改建.

    作者:童立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 综合介绍单味中药(包括其活性成分及其制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几年来专业期刊以及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应用新进展的报道二十余篇进行收集整理并分别给予评价.结果 通过对近几年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文献分析表明,绞股蓝、苦瓜、桑叶等多种单味中药具有降血糖、减轻糖尿病对机体损害及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作用.结论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本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用Microsoft Excel 2000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种类、用法、疗效以及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 100%围手术期病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且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比例较大,未严格掌握联和用药指征,术前短时间内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是预防性用药的佳方式.结论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要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原则,不能任意扩大预防性用药情况和延长用药时间.

    作者:丁海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皮酚协同顺铂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

    目的 探讨丹皮酚单药及联合顺铂应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丹皮酚、顺铂和两药联用处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 丹皮酚(7.81~250 mg·L-1)和顺铂(0.078~5 mg·L-1)单独应用均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时,丹皮酚能明显提高顺铂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显著的协同杀伤作用.结论 丹皮酚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彭万仁;宛新安;孙国平;杨震;李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药物治疗学试卷分析

    目的 评估本校03级临床药理学专业学生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 选择03级临床药理学专业全部学生的临床药物治疗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8.34分,标准差12.56分,平均难度0.65,总区分度0.29.结论 本试卷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稍大,区分度尚可,较全面、客观评价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考试改革、题库建设提供有宜参考.

    作者:赵斌;吕雄文;葛金芳;朱娟娟;金涌;李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