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江卫华

关键词: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我院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米非司酮(Ru486)、一组氨甲蝶呤(MTX),并均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组治愈率为75%(15/20),氨甲蝶呤组治愈率为80%(16/20),两组药物副反应均小.结论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副反应小.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遗传学试卷分析

    目的 评估本校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 选择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部学生的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71.2分.标准差10.8分,难度0.76,区分度0.25.结论 本试卷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尚可,较全面、客观评价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作者:朱娟娟;赵斌;蔡丽琼;张利平;刘莉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耳内窥镜在儿童耳鼻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进,耳内窥镜因其具有分辨率高、无创性、视野宽、亮度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本科自2003年来将耳窥镜应用于多种耳鼻喉疾病的诊治中,特别在儿童中作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总结如下.

    作者:顾析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枣参合剂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研究枣参合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1∶1∶8);检测波长:322 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8%,RSD=2.1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枣参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单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44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144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诊治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4例中手术治疗136例,保守治疗8例,出现并发症57例,治愈140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充分术前准备,早期手术,年龄不是手术禁忌证.

    作者:郏茂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晓娟;陈艳;齐金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鉴别

    目的 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定其显微特征.结果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显微特征差异显著,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真伪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金卓;丁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28例分析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血液透析抢救28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5.7%;死亡4例.结论 血液透析是抢救毒蛇咬伤并急性肾衰竭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胡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在新生儿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NICU使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香;甘景立;钱慧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钾通道开放剂比那地尔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钾通道开放剂比那地尔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比那地尔(浓度分别为10、50、200、500 mmol·L-1)作用于卵巢癌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同时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比那地尔对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特点,并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结论 钾通道对SKOV3细胞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钾通道开放剂可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胡宗涛;董六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在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诊断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hyperthyroidism)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甲亢的患者,进行甲状腺细针细胞学检查,其中其中GD57例,男18例,女39例,年龄44±13岁;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49±13岁;分别对其进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分析这些抗体在Graves病组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组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TGAb水平在Graves病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分别为23.09±20.45(IU·L-1)和10.36±6.23(IU·L-1)、194.32±285.41(IU·L-1)和552.19±386.69(IU·L-1)、127.24±210.85(IU·L-1)和725.41±900.87(IU·L-1).经统计学检验,三者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TGAb的检测对鉴别诊断Graves病和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有着重要的意思.

    作者:葛代初;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杭菊中绿原酸含量花期动态积累研究

    目的 为杭菊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5个杭菊栽培品种花期的不同开放阶段绿原酸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小汤黄、早小洋菊、晚小洋菊、大洋菊均在70%开放期时绿原酸含量达到高,异种大白菊绿原酸含量随着开放度的增加而不断增高.结论 绿原酸含量因5个杭菊栽培类型不同而不同,并在各个开放期中呈现规律性变化.从而为判断菊花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

    作者:蒲婧哲;张青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质量的关系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中选择正常生育者,12例作为对照组;不明原因不育患者,10例;精液异常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顶体酶活性.结果 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精子率、a+b级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头部畸形呈负相关性;正常生育者的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正常不育者的顶体酶活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生育者的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异常者的顶体酶活差异性有显著性(P<0.01).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顶体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率显著正相关,顶体酶活性是评定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不明原因不育患者检测顶体酶活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冰清;曹云霞;赵济华;章志国;贺小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二母清肺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二母清肺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3944~0.1972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04928~0.2464 μg,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8.9%,RSD分别为1.11%、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二母清肺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尊喜;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患者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ADR和药源性疾病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谈超;王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症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ACD)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7月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87例,按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36例)和正常血糖组(51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5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6例,死亡4例;正常血糖组并发肺部感染11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无死亡;两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者并发症多,预后差,应及早预防.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在不育无精子症诊断及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04例男性不育及32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检测,并结合精液常规检查、睾丸容积测定以及睾丸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性无精子症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双侧睾丸容积小于20 ml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判定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损害程度及鉴别睾丸原发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超;张明华;刘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药物治疗学试卷分析

    目的 评估本校03级临床药理学专业学生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 选择03级临床药理学专业全部学生的临床药物治疗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8.34分,标准差12.56分,平均难度0.65,总区分度0.29.结论 本试卷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稍大,区分度尚可,较全面、客观评价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考试改革、题库建设提供有宜参考.

    作者:赵斌;吕雄文;葛金芳;朱娟娟;金涌;李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出院后健康随访对肝性脑病诱因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健康随访对肝性脑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4年8月以后对出院的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主要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在合理饮食,正确用药,保持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指导.观察其肝性脑病的复发率,并与2004年8月前未进行随访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随访组与未随访组各有32例和28例患者,随访组有9例再发肝性脑病;而未随访组有16例再发;结论 出院后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能有效地减少肝性脑病的再发.

    作者:徐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研制的胆固醇合成酶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脂(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作者:郭玉文;王谊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配制自身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过程中,采用自身对照法(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测定其溶出度.结果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对照溶液,对测定吉他霉素片溶出度的结果影响很小.结论 两种对照溶液配制方法,均能满足吉他霉素片溶出度测定的要求.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