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波;付招娣;李燕;陈飞松;刘晋生;任蜀兵;徐春
以蔓荆子黄素为指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蔓荆子中的含量,实验采用C18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8 nm,用外标法测定,回收率为98.18%,RSD1.46%,线性范围0.15~0.75 μg.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为蔓荆子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坤;管玉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根据组织特征,将牛黄清心丸中的12味药进行了显微鉴别,对冰片和牛黄进行了薄层层析.组方中共15味药,除郁金外,对其中14味药均进行了鉴别.
作者:温敏;李以杰;李英华;潘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4种川紫菀及紫菀进行了祛痰镇咳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4种川紫菀均具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与相同剂量的紫菀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显国;王峥涛;马继元;徐珞珊;徐国钧;林鸽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糙皮侧耳是民间常用食用菌,含多种氨基酸、多肽、酶及其抑制剂、凝集素和多糖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促进免疫及降胆固醇等多种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姜自彬;魏学彦;曹锦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媒、溶媒浓度、药材处理方法、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浙贝母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整粒提取,溶媒量6倍,药材不需碱处理.
作者:苏碧茹;程艳阳;陈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从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根中分得多种结晶性成分,其中4个成分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水黄皮素(karanjin,Ⅲ)、3,3′,4′-三甲氧基-7,8-呋喃骈黄酮[2-(3′,4′-dimethoxyphenyl)3-methoxy-4H-furo(2,3-h)-1-benzopyran-4-one,Ⅳ].其中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Ⅳ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厚果鸡血藤甲素(pachycarin A).
作者:陈凤庭;陆江海;陈祺聪;郭金清;钟世舟;颜星中;祝亚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从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 Mak.干燥全草中分得一种黄酮双糖苷称天葵苷(semiaquilinoside),经理化及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着刺槐素-(1(''')→2″)-O-α-L-鼠李糖基-6-C-β-D-吡喃葡萄糖苷.
作者:刘延泽;王荩卿;谢兰;贺存恒;谢晶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视康滴眼液是我院研制的纯中药滴眼液,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睛疲劳,畏光流泪,视物昏花的眼用制剂[1].处方由决明子、徐长卿等6味中药组成.为了控制本品的质量,采用TLC法对熊果酸、大黄素、大黄酚、牡丹酚等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为该制剂建立了质量标准.
作者:汤景龙;金基宁;方卫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芪龙方能显著降低MNNG诱发的新生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腺胃癌的发生率,且呈剂量依赖性.证明芪龙方具有较好的癌化学预防作用.芪龙方对致突变物诱导的TA98、TA102的回复突变率和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芪龙方对于癌的始发阶段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施波;付招娣;李燕;陈飞松;刘晋生;任蜀兵;徐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首次从毛茛科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中4个为氧化阿朴菲生物碱即lysicamine(Ⅰ),isomoschatoline(Ⅱ),liridine(Ⅲ),oxostephanine(Ⅳ),另2个为胡萝卜苷(Ⅴ)和β-谷甾醇(Ⅵ).
作者:陈四保;高光耀;王立为;廖矛川;肖培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从古方和临床经验两方面介绍了在防治老年期痴呆中应用的中药复方,分别列出各方的来源、组成及主要的药理作用,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前景.
作者:郭欣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珠明目滴眼液中冰片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潘馨;季莲芳;曾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具有较好抗氧化性能的药物,利用H2O2-CTMAB-鲁米诺发光体系,研究了17种清热中药水提取物抗活性氧的作用.结果表明其对H2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并呈量效关系.从抗氧化值(AOV)比较,白头翁(AOV=-0.836)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C强;连翘、鸦胆子、鱼腥草、半枝莲和大青叶(AOV<3)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提示:白头翁、连翘、鸦胆子、鱼腥草、半枝莲和大青叶是首选的抗活性氧的药物.
作者:龙盛京;罗佩卓;覃日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调查和研究了在黄淮海半干燥地区引种甘草的生态条件,总结出该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
作者:赵杨景;陈震;李先恩;陈建民;冯毓秀;张曙明;刘慧灵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从止血中药风轮菜中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香蜂草苷(Ⅰ)、柚皮素-7-芸香糖苷(Ⅱ)、江户樱花苷(Ⅲ)、异樱花素(Ⅳ)和β-谷甾醇(Ⅴ),其中Ⅱ、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柯樱;蒋毅;罗思齐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李某女,28岁.1998年3月8日早餐食阴地蕨炖鸡,14:00时许,在赶集回家的路上,忽感胁肋、胸背、腹部表皮疼痛,日益加剧,继而全身瘫软,面色苍白,im地塞米松5 mg×2支、复方安基比林2 mL×2支后转卫生院治疗.经抗胆碱药、葡萄糖及葡萄糖钙静脉滴注3 d痊愈.其丈夫一同食用也出现同样的中毒症状,但耐受力稍强,仅胸肋、腰背表皮疼痛,也经上述治疗痊愈.
作者:戴恩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从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的干燥根中又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3-呋喃甲酸(Ⅱ)、正二十四烷酸(Ⅲ)、胡萝卜苷(Ⅳ)、5-(3′,5′-二羟基)苯甲酰氧基2-吡咯甲酰葡萄糖苷(Ⅴ).其中化合物Ⅴ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月腺大戟苷A(ebracteolatinoside A).
作者:王文祥;丁杏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石韦片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测定回收率为97.70%,RSD为3.23%.
作者:董海荣;杨颖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头顶一颗珠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又为名贵药材,其根茎无性繁殖比种子有性繁殖缩短生育期2年;从出苗到入药提早12个月;平均单株根茎干重增加6%;无性繁殖系数可达10以上,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作者:刘金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详细论述了中草药超临界CO2萃取产业化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超临界萃取装置设计的总体要求,对关键设备萃取釜作了重点介绍,并评述了国内高压萃取釜的现状.对萃取装置的转产问题设计了可行的方案.文中提出了应加大力度开发的几个课题.
作者:陈列;刘柏钦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