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勤;董六一;方明;李京培;陈志武;马传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益脑方口服液中桂皮醛的含量.方法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9∶ 71),流速:1.0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桂皮醛回收率99.29%,RSD=0.59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益脑方口服液中的桂皮醛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益康;张钰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的水平来评价有机磷农药对心肌的损害.方法检测50例不同有机磷中毒患者中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总值(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应用同样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中毒组的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在重度中毒组中cTnI>0.1 μg·L-1,其心电图ST-T变化及死亡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检测可以反映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尤以肌钙蛋白I为佳.
作者:徐俊伟;许邦龙;程景林;史学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加快制定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即食品安全法,修改现行食品方面专项法律法规,构建基本法统筹专项法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法治进程、依法保障和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本文就我国食品监管现行法律立法情况和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出如下思考.
作者:赵俊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肾石通颗粒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 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结果 HPLC法可测定肾石通颗粒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验证槲皮素在5.20~20.80 mg*L-1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858×105×C+8.094×103(r=0.99998,n=7);平均加样回收率可达98.9%(RSD=0.40%,n=9).结论该法具有专属、可靠、灵敏度高、干扰小等特点,可作为肾石通颗粒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何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对烧伤复苏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救治技术的提高,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已不再是治疗的难关,而烧伤创面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是烧伤工作者追求的两大目标.因自体皮源不足,传统的深度创面处理方法是溶痂后植皮或分次切痂植皮,张明良等[1]首创的微粒皮移植术解决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自体皮源不足问题.我科自1998年开始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行四肢一次性切痂微粒皮移植术,现已治疗了24例,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抢救及治疗.方法救治6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5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10例行剖胸探查,术中行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8例行小切口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其余予胸穿或保守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3例带胸管出院,其余均治愈.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救治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卢金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芸香苷( Rutoside, Ru) 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磷脂酶A2(PLA2)和Ca2+浓度的影响.方法脱氧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和胆胰管结扎诱发大鼠AP模型.检测造模后6、12 h血清中Ca2+含量和造模后24 h胰腺组织中PLA2和Ca2+含量.结果 Ru 60、120 mg*kg-1 (sc)可明显升高造模后12 h AP大鼠的血清Ca2+浓度.Ru (30、 60、120 mg*kg-1,sc)可明显增加胰腺组织降低的PLA2含量,降低模型大鼠的胰腺组织过高的Ca2+水平.结论 Ru提高胰腺组织PLA2含量,提示Ru可能对胰腺组织PLA2的释放及激活具有抑制作用;Ru能有效防止AP大鼠低钙血症的发生,并降低胰腺组织细胞Ca2+超载.
作者:田洁;宋少刚;王宇翎;陈志武;赵维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R组采用异丙酚、阿曲库铵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C组采用异丙酚加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产妇全麻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以及拔管前即刻、拔管后2 minBP、HR、AAI值,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1、15、30 min产妇的恢复室评分,以及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1、5、10 minApgar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R组收缩压(SBP)在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降低,拔管前即刻、拔管后2 0 min升高;舒张压(DBP)在插管后1 min明显降低,拔管前即刻升高;心率(HR)在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降低,拔管前即刻升高;AAI值在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降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明显缩短; 1 min恢复室评分升高.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1、5、10 min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母体的插管反应,缩短产妇的麻醉恢复时间,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在剖宫产全麻时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陈皆锋;张新民;丁洁岚;邱国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ATO)为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199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单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取得良好效果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证实ATO不仅可使初治APL完全缓解率达70%,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化疗耐药、复发病人的CR率高达70%~90%[1],而且不引起严重的出血和骨髓抑制.目前ATO应用治疗MM、CML、CLL、MDS、AML、ALL和淋巴瘤等也都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ATO治疗APL的几点新认识作一探讨.
作者:丁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种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25±1)℃放置2 h,观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性状、pH值的变化,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变化.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2 h后,含量下降5.6%,而与其它几种药物配伍除有关物质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项考察指标均较稳定.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可与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3种药物配伍使用,但建议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在1 h内使用完.
作者:徐家红;石庆平;许善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9月开展整体护理10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现将我院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误解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宋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伪麻黄碱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混合碱液碱化、甲基叔丁基醚萃取、0.5%盐酸溶液酸化反提处理后,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6.5)-乙腈(62∶ 3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盐酸伪麻黄碱在0.015-1.6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4631.8X+3.76(r=0.9998),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7%,日内RSD为3.41%~4.25%,日间RSD为6.47~9.6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快速、稳定性好,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善堂;舒冰;史天陆;沈爱宗;屈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3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ESWL后结石未能有效排出,改行外科治疗的原因.方法分析3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治疗124次,平均2.6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6例,肾切除1例,术中发现22例患者结石已被不同程度击碎而未能排出,15例患者结石未被击碎.输尿管明显病变32例,部分结石嵌顿或者粘附在输尿管粘膜表面.结论输尿管结石在行ESWL前应慎重考虑,如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时间过久,结石过大,肾功能较差时不宜采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在行ESWL治疗1~2次无效时,应及时改用其它方法.
作者:冷国雄;章久武;王宝鑫;沈洪;吕向东;吴涛;胡尚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人对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期间70例正常孕足月头位初产妇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观察与处理,初步探讨该分娩方法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的影响,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玲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丁咯地尔[1](Buflomedil)是一种新型血管活性化合物,具有多重药理作用:本品通过抑制血管α-受体活性,抑制血管收缩,松驰平滑肌,能有效地增加末稍血管和脑部缺氧组织的血流量,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滤过性.有弱钙拮抗作用及增加氧分压等.目前临床已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及周围血管病等.
作者:胡惠云;刘满仓;何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体重52 kg,农民.因左脚踝部半小时前被毒蛇咬伤,伴肿麻痛来我院就诊.查体:T 37℃,P 90次/分,R 16次/分,BP120/80 mmHg.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流水号20050805250011号,门诊处方14∶16发药.14∶20做抗蝮蛇毒血清(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1201,规格6 000u/10 ml/瓶)皮试,同时为预防血清过敏反应,口服扑尔敏片4 mg,14∶ 35观察皮丘周围无红晕及蜘蛛足,皮试结果为阴性,即予肌注Dxm5 mg后再缓慢静注50%GS40 ml+抗蝮蛇毒血清6 000u.
作者:王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创建局部给药长效缓释治疗系统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分析体内过程,建立微分方程并特别关注其中局部靶位的数学表达,进而对药物在血循环中及局部吸收位的分布作理论比较.结果缓释植入剂局部给药治疗系统的药代动力学二室模型为:Cc(t)=A1e-Krt+A2e-Kat+A3e-αt+A4e-βt,吸收位与血循环中药物分布的比值为:ACc/ACa≈ (Va/V)(Ka/Ke) .结论该模型立意严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储成顶;储梦媛;刘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