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华;邵成伟;左长京;王振堂;陈炜;董爱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治疗不同部位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在CT引导下对26例骨转移瘤患者共29个溶骨性病灶注射骨水泥行骨成形术,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9例(9个病灶),四肢骨5例(5个病灶),不规则骨12例(15个病灶).结果:26例患者手术穿刺全部成功,随访3-24个月,疼痛完全缓解率88.5%(23/26例),部分缓解3例.82.8%(24/29个病灶)骨转移病灶稳定,未见扩大.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31%(9/29),但均未出现显著临床症状.结论:CT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定位准确、能即时观察骨水泥在病灶内的分布及并发症情况,对骨转移瘤止痛效果确切,可以延缓骨转移灶的发展.
作者:汪建华;邵成伟;左长京;王振堂;陈炜;董爱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就医疗器械产品检验与医疗器械的注册产品标准复核执行过程中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建议.
作者:王建功;张志清;王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技术水平的提高,耗材的品种也不断增加,供应商也不断增多.面对这种多样化的扩大,耗材管理上也面临很大挑战.目前耗材的应用现状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所以如何健全耗材合理化的制度和管理,使其发挥大的经济效益,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作者:谭丹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据北京地区乳腺癌流行病学分析: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3%,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X线检查作为乳腺痛筛查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认可.
作者:王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为笔者通过临管实践,对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人员现状、监管要求、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加强监管提出了建议.
作者:余兆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疾病,肿瘤的治疗也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肿瘤是细胞多种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这些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上.
作者:博奥生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继2006年一项IF奖,2007年两项红点大奖之后,2008年伊始,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再次以优秀的设计摘取三项国际红点大奖.
作者:闻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结合PACS系统的特点,分析了PACS系统Web方式浏览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式.给出一种基于组件的显示系统架构方法,能同时适用于诊断显示工作站和基于Web的图像服务器,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作者:李建华;陈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8年3月29日至4月7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组团,王兰明副司长带队,与张华处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疗器械检测室奚廷斐主任、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史新立处长一行四人,参加了2008年美国组织库协会AATB(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issue Banks)春季年会(3月29日~4月1日).
作者:史新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18PDG PET/CT)在接受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了我院2005.5-2007.5月收治的9例接受了R-CHOP方案治疗且接受TPET/CT评价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ET/CT对这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情况,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结论:PET/CT比常规方法更有能准确、有效地对DLBCL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DLBCL进一步治疗的决策及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赵鸿鹰;王宇;赵鸿雁;徐建军;江荣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近8年的1868例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例(包括急性胆囊炎手术544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1066例,胆囊息肉手术258例)中1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0.91%,需开腹手术处理者5例(0.27%),低于文献报道.并发症包括与穿刺气腹有关的1例占5.88%,术中并发症2例(1例胆总管完全横断伤,1例胆总管部分横断伤),占11.7%;术后出现的并发症12例(70.6%)其中1例上腹部戳孔处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并发症必须重视,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的难度有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高于择期慢性结石及胆囊息肉的手术.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LC的主要并发症,一般预后是良好的.
作者:王立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从PET/CT的设备进展、正电子药物研发及应用、肿瘤放射治疗生物靶区研究及小动物PET几个热点方面简要论述了目前PET/CT的进展情况,对拟引进PET/CT的单位和希望了解PET/CT概况的个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杨国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检验科工作是医院临床救治的重要辅助手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本文介绍了我院检验科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构成、实施步骤、目的和效益.
作者:顾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8年6月12只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市召开了第二届委员大会.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发挥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医院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一,购置大型医疗设备要遵循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原则;二,要对临床相关科室和社会公众进行设备宣传;三,对设备要进行跟踪管理;四,建立院内租赁中心实行集中管理.
作者:闫景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所谓电源干扰是指电气或电子装置在运作期间,因其电磁波产生的电磁会干扰其本身和其它装置的正常运作,影响它们的性能,甚至对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或造成危害,我们称这些装置具有电磁干扰性(EMI).
作者:康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核医学装备与技术迅速发展及新型药物研发成功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分子功能显像和靶向治疗在肿瘤应用倍受关注,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及造成门静脉管壁完整性破坏的因素均可导致门静脉血栓(PortalVein Thorombosis,PVT)形成,如外伤或手术创伤、感染、邻近部位的肿瘤压迫及浸润、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作者:梁志会;崔进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对临床上采用两种途径置管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比此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材料方法:病例19A,男性11人,女性8人,年龄21-63岁,平均49.7岁.采用经皮经肝途径10人,颈内静脉途径9人,分别对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进行随访.疗效分为三等:A,血栓大部分消除,症状消失;B,血栓消除不明显,但侧枝循环建立丰富,症状缓解;C,血栓未消除,症状未缓解.结果:采用经皮肝穿途径,技术成功率达100%,有效率达82%,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30%(3/10);采用TIPSS途径,技术成功率66.7%,有效率86.7%(5/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1.1%(1/9).结论:经皮肝穿途径和经TIPSS途径穿刺门静脉并置管进行溶栓治疗,疗效良好,但必须严格规范操作及加强术后观察护理以防治相应的并发症.
作者:梁志会;崔进国;孙兴旺;祝玉芬;于学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美国是世界上医疗器械早走上法制化监督管理道路的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是国际上公认的医疗器械监管权威、严格和公开的执法机构.
作者:宓现强;靳睿;潘尔顿;王聪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