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度医疗设备市场营销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本文论述了营销环境的变化对医疗设备市场各个层次变化影响趋势,同时提出适应新营销环境的营销策略:服务增值、整合营销、市场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朱克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注册工作中,围绕医用电气产品执行GB9706.1标准问题产生了一场风波,经历了反复讨论和一些注册项目的长时间延误.详细解剖一下GB9706.1标准问题的由来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标准和法规之间应有的关系.
作者:常永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7年2月10日全国临床医学工程同仁新春联谊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主办,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爱克发(无锡)影像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美中互利工业公司、飞利浦医疗系统售后服务部、通用电气(上海)公司售后服务部、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美国伟伦公司等30多家企业协办.
作者:叶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匹兹堡2007年2月12日--拜耳材料科技(BMS)在2007美国医疗设备展上推出其全新的医疗级Texin(R)热塑性聚氨酯(TPU)产品.它们分别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药物洗脱支架已经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重要选择,在显著降低再狭窄的同时,仍然存在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本文介绍新一代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一爱克塞尔支架,关注其设计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创新特点.着重综述围绕该支架所进行的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其临床应用的近期和中期的有效性,以及具有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安全性特点.
作者:刘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是对在用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发展的系统性回顾,阐述了将风险管理引进在用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在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欧阳昭连;池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达2‰~6‰,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5%~8%,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作者:陈明龙;徐东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第三版IEC60601-1国际标准的重要变化.由于标准改变很大,希望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和制造商重视.
作者:杜堃;叶岳顺;黄丹;孙瑜;叶中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总部位于尤他州Draper的麦高迪(MEGADYNE)医学产品公司是一位在电子外科产品的创新方面的领航者,也是为全球成千上万的,有安全意识的外科医生和重症护理服务人员提供先进、有效的电子外科产品的开发商,生产者以及供应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利用标杆管理的原理,以美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管理模式作为标杆管理的比较目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便捷的物流网络;建立在政府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的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网络交易平台.对规范和提高我国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秩序和管理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周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院设备的院内管理是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准确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设备维护是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维护状况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医疗器械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以建设医疗设备维护可持续发展及高效的保障体系,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增强医疗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日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市场状况接下来还是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国内的医疗器械灭菌(MDSP)包装行业吧,这是本系列文章的重点,也是国内大多数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地方.
作者:吴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在阐述数字化技术对医疗器械产业产生的影响及引起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格局.
作者:秦永清;王晓庆;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每年以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稳定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个区域性产业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医疗器械有别于其它医药行业外向度比较高,使得我国近年外经贸发展高于其它医药行业增速.本文首先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回顾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形势,对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展望.
作者:蒙志莹;蔡天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解剖器,它能方便执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分离、电切、电凝止血、冲洗和吸引等多种功能,使原来需要多种器械才能完成的腹腔镜手术解剖操作集合在一种器械上实施,另外,在实施电凝、电切操作时使用手控开关,以符合临床习惯,达到准确定位.
作者:吴青松;邹果芳;凌亚非;王建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冠脉介入技术发展至今日,随着上世纪70年代始创的经皮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和90年代冠脉支架术的开展,以及随后相继涌现的冠脉内斑块切除、放射治疗及药物涂层支架,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新器械的发明和应用,重要的是,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上述诸多技术是否能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器材的选择和应用,因此,心脏介入医生对器械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的熟悉情况,显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作者:陈韵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生物芯片技术已经成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对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研究,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测等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作者:杨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阐述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着重对生物传感器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了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后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