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

张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参碱, 苦参
摘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7.6)-三乙胺(15:25:65:0.1,用磷酸调至pH 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在5.2176~52.176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100.5%, RSD为2.1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及利血平所致眼睑下垂小鼠抑郁模型,用白芍解郁颗粒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白芍解郁颗粒可以对抗小鼠因强迫悬尾及强迫游泳造成的抑郁症状,并可对抗因利血平所致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结论白芍解郁颗粒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模型的抑郁症状.

    作者:杨士友;黄世福;孙备;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梗阻的I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I期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2004年2月我院收治的25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8例.结论左半结肠癌梗阻经严格掌握适应证,完善围手术期处理,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郭爱军;梁启新;王瑞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和近几年来各种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科学、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者:蔡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中耳炎微波热凝致眩晕2例

    近年来,微波技术在耳鼻喉科应用日益广泛,我科应用微波辐射治疗急性中耳炎,疗效肯定,但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眩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特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特点,结合高龄患者在生理病理及心脏解剖方面不同于青壮年患者以及极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改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手术方法.结果36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 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能避免高龄患者极易发生的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鹏;张效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药物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药物信息查询系统把药品和资料信息加以收集和积累,提供药物的药理、药动、适应证、不良反应、中毒与解救、性状及制剂等方面的信息及与药物有关的资料的查询,为临床用药及时提供咨询服务.

    作者:王唐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

    目的探讨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用C18柱以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咖啡因浓度在0.06~0.14 g·L-1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结论用HPLC方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方法简捷,结果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刘锦平;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百白破和无细胞百白破制剂接种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百白破混合制剂(DPT)是由百白破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混合配置而成,是儿童计划免疫四苗之一,我国现用的DPT均为吸附制剂(WDPT),近年来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配置成无细胞DPT,即吸附精密DPT(ADPT),我们对其接种反应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舒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丹皮酚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丹皮酚在7.81~250 mg·L-1剂量下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乳腺癌基因细胞系T6~17、肝癌细胞系Bel-7404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对不同的细胞系抑制作用不同,其IC50值分别为:30.83(K562)、13.44 (T6~17)、69.89 (Bel-7404)及93.91 mg·L-1(HeLa).以丹皮酚125及250 mg·L-1分别作用于以上细胞,于24、48、72及96 h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丹皮酚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结论丹皮酚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孙国平;王华;沈玉先;徐叔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膝前框形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钢丝环扎+膝前方框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髌骨骨折应用此方法治疗,基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30例获得3~24个月随访.结果优19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6.7%.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愈合时间6~12周.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操作简便,适应证广,能早期关节活动,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王健;肖立功;胡常胜;徐耀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性急性白血病44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性急性白血病有上升的趋势.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转归,故老年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已日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44例老年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黎;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查七对制度在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应用

    阐述三查七对制度在综合医院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案,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配药各环节的查对,有效杜绝各种配药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住院患者服务.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研究新进展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是蛋氨酸合成酶所必需的黄素蛋白. 该基因大小约为34 kb,包含15个外显子.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催化甲基钴胺再生,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助因子,对于维持同型半胱氨酸在无毒性水平有重要作用,高浓度半胱氨酸已被确定为独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作者:邓大同;李怀云;杨明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的微波治疗和护理

    尖锐湿疣(CA)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多发生于生殖器皮肤黏膜处,并与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现将我科采用微波对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小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影响乳成分含量的因素

    乳中各成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泌乳时间、遗传、食物、转基因技术、环境、乳腺炎和酮病等.了解和调控这些因素有利于获得优质乳和理想的动物生长类型.该文综述了影响乳成分含量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方敏;秦宜德;董琼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效价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把生色底物法和凝固法测定低分子量肝素钙抗FXa和抗FⅡa效价进行比较.方法生色底物法用试剂盒进行测定,用酶标仪进行读数,用量平行线原理进行统计分析;凝固法用血浆作为底物进行测定,用人眼观察凝固时间,用标准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生色底物法测得20020604抗FXa效价为97±2.08,RSD为2.15;抗FⅡa效价为30±2.00,RSD为6.7.测得20020605抗FXa效价为96±2.64,RSD为2.7;抗 FⅡa效价为26±2.00,RSD为7.7.用凝固法测得20020604抗FXa效价为90±7.5,RSD为8.3;抗 FIIa效价为32±5.7,RSD为18.0.测得20020605抗FXa效价为92±5.5,RSD为6.0;抗FIIa效价为30±5.0,RSD为17.0.结论生色底物法比凝固法更准确,更灵敏,人为因素影响小.

    作者:夏红梅;徐银祥;李兆羿;胡容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农村药品购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县以上各级药品监督机构不断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迫使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集中于农村,致使农村成为假劣药品泛滥的重灾区.

    作者:杨从坤;苏醒;苏流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3年11月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病人经强心、利尿、扩血管、降压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另外8例上述治疗无效,经予血液透析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和诱因,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早期充分透析.

    作者:汪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输注血浆、红细胞的分析和护理

    成分输血既能缓解血源紧张,又能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对血液成分的需要、减少输血的副作用.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日臻完善,成分输血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外科患者受血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科手术患者成分输血已经占输血总量的80%以上.现就271例结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接受成分输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平;袁秀娟;徐灿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滥用皮康霜继发面部痤疮11例

    笔者近两年来共收治面部痤疮病人30例,其中由于滥用皮康霜继发或加重的11例,占该类病人总数的36.7%,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孙慧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