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复方制剂中醋酸氯己啶的含量

洪麟;洪传沪

关键词:醋酸氯己啶, 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产品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在复方制剂中测定醋酸氯己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和含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甲醇/水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可获得优良的分离效果,对制剂中的醋酸氯己啶有高度性专一性,定量范围宽(1.0 ~76.9 mg·L-1),回收率良好(99.83%~100.31%),分析精度高(cev 0.15%),低检测量(0.1 mg·L-1).结论此法可有效地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也可用于测定产品的稳定性.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硝酸脂类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2.5%(P<0.05);LVEF,SV,CO,CI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病人的左室舒缩功能,延缓心室重塑,改善微循环和抗心肌缺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CHF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晓琍;施爱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联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和氧化苦参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清HBsAg、HBeAg及HBV DV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先600 mg,然后400 mg肌注,qd,各3个月,计6个月.拉米夫定0.1 g口服,qd,1年以上.同时服用复方益肝灵、齐墩果酸、维生素C等基础护肝药.对照组:拉米夫定0.1 g,口服,1年以上.基础护肝治疗同上.观察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肝功能复常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第1个月末,患者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恢复,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5);在病原学方面,两组在HBsAg阴转、HBV DNA阴转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HBeAg阴转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氧化苦参碱联用可促进自觉症状的好转,肝功能的复常;在病原学方面,两者联用可提高HBeAg的血清学阴转率,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其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开展药学保健的必要性

    目的通过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说明临床开展药学保健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份2 220张门诊处方逐一审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99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处方的4.46%.结论需要培养专门从事药学保健服务人员,指导医师和病人用药.

    作者:裴小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学习障碍儿童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临床表现.方法根据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95例学习障碍儿童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学习障碍儿童虽然总智商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学习障碍儿童智力构成各要素发展水平均与正常儿童有差异.

    作者:徐家丽;孔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及利血平所致眼睑下垂小鼠抑郁模型,用白芍解郁颗粒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白芍解郁颗粒可以对抗小鼠因强迫悬尾及强迫游泳造成的抑郁症状,并可对抗因利血平所致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结论白芍解郁颗粒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模型的抑郁症状.

    作者:杨士友;黄世福;孙备;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查七对制度在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应用

    阐述三查七对制度在综合医院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案,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配药各环节的查对,有效杜绝各种配药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住院患者服务.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塞平、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多塞平、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8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给西沙比利5 mg,tid,餐前15~30 min,po,治疗组加多塞平12.5 mg,qn,po,疗程为4 wk.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塞平与西沙比利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

    作者:卜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的微波治疗和护理

    尖锐湿疣(CA)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多发生于生殖器皮肤黏膜处,并与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现将我科采用微波对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小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梗阻的I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I期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2004年2月我院收治的25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8例.结论左半结肠癌梗阻经严格掌握适应证,完善围手术期处理,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郭爱军;梁启新;王瑞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舒通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舒通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地高辛联用速尿治疗组(对照组)和地高辛、速尿、血舒通联合治疗组(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2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57.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血舒通,能明显提高肺心病重症心衰的疗效.

    作者:奚新胜;全茜;胡昌武;张新胜;王尚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中耳炎微波热凝致眩晕2例

    近年来,微波技术在耳鼻喉科应用日益广泛,我科应用微波辐射治疗急性中耳炎,疗效肯定,但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眩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效价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把生色底物法和凝固法测定低分子量肝素钙抗FXa和抗FⅡa效价进行比较.方法生色底物法用试剂盒进行测定,用酶标仪进行读数,用量平行线原理进行统计分析;凝固法用血浆作为底物进行测定,用人眼观察凝固时间,用标准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生色底物法测得20020604抗FXa效价为97±2.08,RSD为2.15;抗FⅡa效价为30±2.00,RSD为6.7.测得20020605抗FXa效价为96±2.64,RSD为2.7;抗 FⅡa效价为26±2.00,RSD为7.7.用凝固法测得20020604抗FXa效价为90±7.5,RSD为8.3;抗 FIIa效价为32±5.7,RSD为18.0.测得20020605抗FXa效价为92±5.5,RSD为6.0;抗FIIa效价为30±5.0,RSD为17.0.结论生色底物法比凝固法更准确,更灵敏,人为因素影响小.

    作者:夏红梅;徐银祥;李兆羿;胡容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MCAO)方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复方葛根注射液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测定脑组织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复方葛根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脑梗死重量,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脑匀浆中NO及NOS含量.结论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降低脑局部的NO及NOS有关.

    作者:高署;陈琳;余世春;彭磊;李荣;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咳嗽变异性哮喘常用诊断方法的比较

    持续或反复发作3周以上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1],临床上十分常见,病因复杂,其中某些患者属不典型哮喘,临床上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为提高CVA的诊断水平,我们对病因不明的22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了支气管舒张试验和大呼气流速(PEF)昼夜变异率的测定,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修;项秀雯;安维哨;陈绍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王不留行与伪品芸苔子的鉴别

    王不留行是常用中药,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行血通经,下乳消肿的作用.

    作者:闵长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药品招标采购的利与弊

    药品招标采购工作既是一种新事物,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它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徐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丹皮酚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丹皮酚在7.81~250 mg·L-1剂量下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乳腺癌基因细胞系T6~17、肝癌细胞系Bel-7404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对不同的细胞系抑制作用不同,其IC50值分别为:30.83(K562)、13.44 (T6~17)、69.89 (Bel-7404)及93.91 mg·L-1(HeLa).以丹皮酚125及250 mg·L-1分别作用于以上细胞,于24、48、72及96 h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丹皮酚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结论丹皮酚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孙国平;王华;沈玉先;徐叔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利福昔明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的顶空进样法测定利福昔明中二氯甲烷的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使用配置顶空进样器的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94%二甲基聚硅氧烷和6%氰丙基苯聚硅氧烷),0.53 mm×30 m,液膜厚度为3 μm,以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顶空进样,通过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含量.结果利福昔明样品中未检出二氯甲烷;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280~8.528 mg·L-1(r=0.999 8);检出限为0.2 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2.3%,n=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吴小英;童成亮;钟淮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在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我们在护理病人时,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特点,提供深入细致、全面、有针对性的照顾,从而使病人达到恢复健康,增进健康的终目的.

    作者:杨传娥;张裕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性急性白血病44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性急性白血病有上升的趋势.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转归,故老年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已日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44例老年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黎;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