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松涛
脑血栓形成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狭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根据新的统计资料表明,此病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脑血栓形成愈后一般较好,但存在恢复期较长、容易复发等问题.脑血栓的治疗药物较多,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具有副作用小,后遗症少,治疗简便的特点.
作者:李兴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危害极大的肝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广泛性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萎缩,代之以增生的纤维组织,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使肝脏逐渐变硬而成为肝硬化.
作者:姜万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用于治疗毛霉菌感染,但其副作用较大.本文总结了病区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毛霉菌感染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身体、症状及心理状态的评估,严格遵循两性霉素B的用药方法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标准的用药护理及其他的对症护理.认为对于毛霉菌感染患者,采取正确的用药措施及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药物性肝病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和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腹股沟斜疝术后继发出血的原因,为今后临床工作做好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对本院自2006年1月~ 2013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术后继发出血1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单纯阴囊血肿8例,单纯精索血肿3例,切口皮下血肿3例,混合血肿2例.住院时间15~21d,平均19d.血肿消失短15d,长6个月.结论 充分的术前全面分析、及时准确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治疗腹股沟斜疝术后继发出血的关键.
作者:廖君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脑复康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依达拉奉脑复康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4周后,以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75%结论 观察依达拉奉脑复康联合用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朱增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面肌痉挛一般呈渐进式发展,一定要早期治疗.病情短且轻者,痊愈率高;病情长且重者,痊愈率低.但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水化处理在病理组织HE染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结肠组织标本为材料,制作切片.对照组给予常规染色处理操作,观察组在染色前对切片进行无水化处理,比较两组切片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切片染色效果较好,镜下可见细胞核为深蓝色着色,且着色细腻;可明显分辨核仁与核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着色对比清晰,细胞质为鲜红色,细胞核为深蓝色;未见苏木精沉渣.对照组切片染色效果较差,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区分不清晰,细胞核呈淡蓝色,细胞质为淡红色;镜下可见较多苏木精沉渣.结论经无水化处理后,组织切片HE染色的质量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良美;张雁;高凤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课程考核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与检验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21世纪新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高要求,课程考核面临新挑战,医学院校需要向社会输送更与时俱进的医学人才.而课程考核改革作为实现医学院校培养新医学模式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重视.
作者:吕祥威;徐彤彤;余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的机械通气技术是在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辅助呼吸的通气方法,已经成为了目前抢救各类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使得各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严格、有效、细致的人工气道护理措施,则又是疾病治愈、抢救成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人工气道护理常见并发症以及如何进行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蔡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进行常规性血液的检验,但由于检验技术和检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等,导致检验的结果有时会发生偏差,甚至会出现错误,严重的影响到血液检验后的技术操作质量[1].所以为了保证常规性血液检测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并做好血压常规性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注重检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等,严格控制检验过程,这样才会得到精密、准确、经济、快捷的血液常规性检测结果,更好的为血液检测工作服务.
作者:王嫦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开塞露灌肠法在康复科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法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效果.结果 观察组排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开塞露灌肠治疗康复科便秘病人优于传统肥皂水灌肠法.
作者:王美玲;谢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杂乱的一种慢性病.1 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王洛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对病因、诱因(如高血压,缺氧,心肌缺血,甲亢)治疗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控制心室率和/或转复治疗,以及必要的抗凝治疗,初发48小时内多推荐药物复律,时间更长则采用电复律.对持续数周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应先采取抗凝和控制心室率,再酌情进行复律.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体会胃反位胃镜检查的方法.方法 对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检查,遇到胃反位3例,后经证实均为内脏完全反位.结论 虽然胃反位少见,但在胃镜检查前,除详细询问病史外,同样不要忽略对先天性内脏反位史的了解,减少检查时间过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胃镜检查前已明确胃反位者,可试行右侧卧位使检查.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为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3年2月~ 2014年2月收治的昏迷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认真询问病史,细致的配合疾病检查,给予早期对症治疗,争取救治时间后进行系统的病因治疗.结果 主要昏迷原因为心肌梗死(31.46%)、急性中毒(29.21%)及颅内出血(12.36%).多数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痊愈率为100%.但心肌梗死(21.43%)及颅内出血(17.27%)的死亡率高.结论 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在了解基本病史的基础上应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明确病因,积极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研究其声像图表现,评价下肢主要神经的超声检测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下肢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检测,观察下肢主要神经的回声及内部结构,测量并比较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结果 DPN组:下肢神经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增粗,内部回声减低,平行的线状低回声消失.对照组:下肢神经声像图表现为神经纵断面呈束条状高或中等回声,内含数条平行的、被高回声分开的不连续的线状低回声,横断面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回声,内部分布点状低回声.DPN组下肢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相同性别比较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下肢神经的大小、回声及内部结构,根据声像图的表现可以提供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顺章;王晶波;吕毅;朱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病种,其中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是2型,占90%~95%.患者常有低血糖发生,如果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对21例不能手术的部分或完全尿道梗阻的前列腺癌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 治疗后85.7%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E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兴的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作者:丁淳;曹心宇;高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创伤在我国城市是第五位死因,在农村则为第四位死因,可见创伤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创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