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君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脑复康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依达拉奉脑复康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4周后,以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总有效率75%结论 观察依达拉奉脑复康联合用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朱增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血站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并逐渐建立起安全防范的有效程序,但由于血站检验人员长期与血液检验工作,难免面临很多危险因素和意外暴露.因此,提高成分制备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护措施事在必行.
作者:秦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对疼痛不敏感,腹部薄弱的防御功能低下,体征不典型,且轻型和重型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此外,由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会发生阑尾动脉的变化,容易导致阑尾缺血,坏死.
作者:马国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研究其声像图表现,评价下肢主要神经的超声检测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下肢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检测,观察下肢主要神经的回声及内部结构,测量并比较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结果 DPN组:下肢神经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增粗,内部回声减低,平行的线状低回声消失.对照组:下肢神经声像图表现为神经纵断面呈束条状高或中等回声,内含数条平行的、被高回声分开的不连续的线状低回声,横断面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回声,内部分布点状低回声.DPN组下肢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相同性别比较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下肢神经的大小、回声及内部结构,根据声像图的表现可以提供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顺章;王晶波;吕毅;朱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用于治疗毛霉菌感染,但其副作用较大.本文总结了病区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毛霉菌感染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身体、症状及心理状态的评估,严格遵循两性霉素B的用药方法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标准的用药护理及其他的对症护理.认为对于毛霉菌感染患者,采取正确的用药措施及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医院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方法 运用经济核算加强药品管理、零库存管理、全科药学人员参与药品质量管理.结果 药品库存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效期得到很好的管理.结论 加强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志强;刘青青;石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探讨阿普唑仑联合兰索拉唑、硫糖铝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和副作用的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常规给予阿普唑仑联合兰索拉唑、硫糖铝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硫糖铝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联合兰索拉唑、硫糖铝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获得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清贵;戚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为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3年2月~ 2014年2月收治的昏迷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认真询问病史,细致的配合疾病检查,给予早期对症治疗,争取救治时间后进行系统的病因治疗.结果 主要昏迷原因为心肌梗死(31.46%)、急性中毒(29.21%)及颅内出血(12.36%).多数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痊愈率为100%.但心肌梗死(21.43%)及颅内出血(17.27%)的死亡率高.结论 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在了解基本病史的基础上应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明确病因,积极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医院发展,聘任制度的改革,许多年轻护士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从护士到护士长的角色转变,会面临着不少困惑、挫折和压力,产生角色认知的偏差与混淆,使新任护士长感到焦虑和彷徨,影响病房管理质量.如何尽快地适应新角色及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是新护士长面临的挑战.通过学习和摸索逐渐适应了管理岗位,顺利完成角色转变.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志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及时观察护理和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先兆子痫产后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小儿脑瘫发生和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为此,给予妊高症孕产妇及时有效的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暴松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等.
作者:宋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嘧啶在椎管内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减轻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A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切皮前10 min微量泵泵注1 μg/kg右美托嘧啶和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之后减至0.5μg/(kg·h)维持.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阑尾的反应、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呼吸及Ramsay镇静分级情况.结果 A组中患者牵拉反应程度明显减轻,其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在维持用药后10、20和30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心率在10、20和30 min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右美托嘧啶能有效减轻椎管内麻醉下患者对阑尾切除中牵拉反应.
作者:马臻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作者:翟希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治疗中痰热清注射液应用的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及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6个月,观察组患者2例复发,复发率2.94%,对照组患者4例复发,复发率14.71%,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在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体会胃反位胃镜检查的方法.方法 对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检查,遇到胃反位3例,后经证实均为内脏完全反位.结论 虽然胃反位少见,但在胃镜检查前,除详细询问病史外,同样不要忽略对先天性内脏反位史的了解,减少检查时间过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胃镜检查前已明确胃反位者,可试行右侧卧位使检查.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16层螺旋CT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45例,对其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对CT征象进行分析,并对诊断符合率进行探讨.结果 采用16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后,45例患者共准确诊断40例,诊断准确率达88.9%,漏诊率为11.1%.结论 采取16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诊断,具有无创伤、患者耐受强、检测快速、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能够为医生选择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永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面肌痉挛一般呈渐进式发展,一定要早期治疗.病情短且轻者,痊愈率高;病情长且重者,痊愈率低.但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X线模拟建模与CT模拟定位建模在放疗中的应用.结果 CT模拟定位有效率明显高于X线模拟建模.结论 CT模拟定位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的机械通气技术是在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辅助呼吸的通气方法,已经成为了目前抢救各类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使得各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严格、有效、细致的人工气道护理措施,则又是疾病治愈、抢救成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人工气道护理常见并发症以及如何进行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蔡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对骨折端进行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年,根据Neer's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术后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伤口感染、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根据复查肩关节X线,骨折愈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Neer's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1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曾志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