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刺激仪下坐骨神经阻滞在足踝部手术的应用及护理

陈洁仪;欧阳惠娴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 护理, 神经刺激仪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脊麻在足踝部手术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 ~60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脊麻组(S组),每组40例.N组予神经刺激仪指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S组予蛛网膜下腔麻醉,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患肢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术中视觉模式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组比S组起效时间慢;两组间术中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行足、踝部手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效果.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8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61.12±7.22)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3.01±4.11)d;病情属轻、中、重度分别为20、50、16例.

    作者:张树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 探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近年来于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完整资料作为本次临床探究的分析依据,其中48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采用统计学办法找寻引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术前抗菌药的使用与术后颅内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合并基础性疾病、手术耗时、急诊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几率高(P<0.05).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及护理、手术的耗时、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痰病、急诊手术为导致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

    作者:皮杨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 2013年2月收治住院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均常规给与阿奇霉素抗感染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9% vs 75.5%) (P <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能提高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芙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Cys-c、CRP及Hcy在糖尿病患者微小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微小血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5例,按有无肾损伤分成50例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和45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并设4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Cys-c、CRP、Hcy及uAlb的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DN组中,Cys-c、CRP及Hcy与uAlb含量呈正相关(r=0.327、0.521、0.379,P<0.05).结论 血清Cys-c、CRP及Hcy可作为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敏感指标.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痛风的护理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而且容易反复发作.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治疗痛风和预防反复发作,本文从心理护理、定期复查、健康教育、饮食调护及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做以简述.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型骨折15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鹰嘴粉碎型骨折15例.结果 所有病随例访12-1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评价全部良好至优秀.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尺骨鹰嘴粉碎型骨折的良好技术.

    作者:饶龙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松训练对分娩期妇女的干预影响

    分娩它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因为分娩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待产妇会对分娩产生抑郁或者焦虑等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因此,放松训练可以调整不良的应激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产妇在分娩期,只有学会全身放松法,才可以真正消除一些紧张的情绪,保证自己在分娩过程中显得更加地轻松.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探讨放松训练对于分娩期妇女的效果,从而真正拓宽产时所服务的范围.

    作者:李丽敏;时风英;时兆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专科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吸烟、寒冷、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病因.主要症状咳、痰、喘.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咳、痰、喘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疾患,即可诊断.治疗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发作期抗感染.

    作者:孙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息肉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假如息肉恶变,成为胆囊癌,其预后极差,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又不愿意手术者,应当严密随访,定期复查B超,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作者:马国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椅背屈肘下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28例临床体会

    目的 通过对28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椅背屈肘下压式手法复位,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椅背屈肘下压法对28例确诊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复位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27例,1例患者2次复位成功.随访优25例,良3例.结论 椅背屈肘下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简便有效,患者痛苦小,适合推广.

    作者:张希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伴感染43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情况及致感染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感染率大约为60.5%,其中院内感染占感染总人数的35.1%.合并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更容易发生感染.结论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应该在临床受到重视,警惕易感染部位,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

    作者:陆宏宾;杨力;丁文文;乔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停经50+天,伴下腹疼痛1+天入院.患者无明显阴道流血,尿HCG阳性.急诊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稍大,宫腔未见明显孕囊.内膜厚约1.0cm,回声不均匀.于右侧紧邻宫角处可见一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5.2 ×4.1cm,类圆形,周边似见薄而均匀肌壁组织,其内可见一3.8 ×3.7cm孕囊,可见卵黄囊及长约2.8cm胎儿结构,可见胎心搏动.该混合回声团块基底部与正常子宫肌壁相连.CDFI检查该团块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双侧卵巢均可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超声提示宫外孕: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右侧残角子宫妊娠)可疑.遂行急诊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右侧残角子宫妊娠.

    作者:李彬彬;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0例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治

    目的 研究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6例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有26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康复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腰腿痛的1/5,男性多于女性.康复护理可以达到增加肌力,减轻痉挛,使症状缓解、消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收治的138例病人中,男97例,女41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1 护理治疗1.1 卧床休息及限制活动病程急性期以消除或缓解疼痛为首要目的,必要的卧床休息可使椎间盘内压降至低水平,有利于消肿及使症状缓解.严格的卧床不宜超过1周,垫高小腿,放松腰大肌可充分减低脊椎应力,过久的卧床能引起肌萎缩,骨质疏松及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功能恢复.由于站立时腰椎受力仅高于侧卧位而低于坐位,故早期起床后宜站立与卧位交替.坐位时宜使椅背后倾20度左右,放松坐靠,并在腰后置靠垫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性前凸,以尽量降低腰椎间盘内压力,注意尽量避免使腰椎屈曲的坐位,因此种体位可使椎间盘压力较站位时增高1倍.当病人入院时,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及坐姿、体位要求以缓解压力.

    作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血管内科的人性化护理

    现代社会,需要良好的求医环境以及更优质的配套服务.以人为本成为医护工作者的核心服务理念和主要任务,以确保患者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疗保障与全民医保的分步实施战略

    医疗保障的自由和权利对经济进步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尽管这种因果联系确实是显著的,但是由这种因果联系所证明的自由和权利的作用,只是这些自由在发展中所起的直接的建构作用之外的额外的贡献.换句话说,健康本身就是发展的一个目的,我们必须将医疗保障缺失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缺乏等问题纳入发展的评价体系中,促使我们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刘桂梅;穆殿芬;师明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五常法”规范手术室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不断改进,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 运用“五常法”既规范了手术室的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周汉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应重视护患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护患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妇产科护理主要包括护理管理方面、妇产科服务、医疗护理技术及护患沟通等.我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中,均给予形成性的评价,重视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给予预防.同时,增加自身的服务意识,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并规范仪器的设备的质量,规避风险,定期检查仪器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尤其重视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作者:焦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综合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综合护理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的患者,按照询证医学理念和身心的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52例慢性肺心病的患者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47例好转出院,5例因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结论 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慧琳;张香兰;仇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下肢、下腹或会阴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高阻滞平面与达到时间、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较低(P<0.05),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少(P<0.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临床效果颇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盛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