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吴开明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对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各个因素强化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对影响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升了生化检验的质量,保障了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通过对生化检验质量的控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某些药物的矛盾效应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些药物可出现与治疗目的相悖的作用,此即药物的矛盾效应.产生矛盾效应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用药不当,少数患者也可在正常用药时发生.对此倘若疏忽,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故提高对药物效应的认识很重要,本文就对此概述如下.

    作者:钟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了影响现代人们生活的顽疾之一.分析了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必须注重营养管理的原因,研究了进行营养管理的方法,对于减小病人痛苦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和方法.通过对患者的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患者出血情况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3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加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61% (19/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20例、肺部啰音消失19例,咳嗽消失18例,心力衰竭明显好转21例,住院天数为8.5±2.5天.治疗后对照组患儿退热14例、肺部啰音消失13例,咳嗽消失7例,心力衰竭明显好转15例,住院天数为10.5±2.6天.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盘洪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孕妇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意义

    盆底训练是指有节律地进行盆底肌群的主动收缩和放松运动,加强盆底肌的力量,提高女性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随着围生医学保健的发展,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落实产妇产后盆底肌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产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保健需求和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产妇产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工作.产后一个月内,由于子宫处于恢复期,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这个时候只适合做简单的凯格尔训练.如果阴道出血停止了,便可以选择生物反馈或体外磁波治疗,越早接受盆底训练,恢复的效果越好.

    作者:董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治特点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的慢性溃疡(以下简称为溃疡病)尤以胃溃疡多见.老年人溃疡病症状不典型者居多,容易合并出血,并转变为胃癌.属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胃痛、胃胀、嘈杂、吐酸等范围.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由于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等因素,是一种顽固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笔者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心得略论如下.

    作者:王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在作为外科重要治疗手段的同时,也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急诊手术,由于病人病情急、发病时间短、病情变化快及病人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等原因,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因素可以加重病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影响疾病的转归.所以在术前或术中充分的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为术后病人的全面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何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口服及灌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口服与灌肠可降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口服与灌肠对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徐培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与分析过程.方法 对我院2008 ~2012年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内科及静脉止血药的治疗下均出血停止好转出院,治愈率100%.结论 静脉止血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海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的影响

    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作者:梁华葵;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施行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患者120例全部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并做好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观察记录.结果 120例患者除有2例(1.67%)患者因年龄偏大而取出失败,其余患者均顺利取出,没有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康复状况良好.结论 对进行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消除患者心中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大大提高了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的取出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曼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留置后护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将使用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梅;秦琳;马丽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手术病人护理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行各类宫腔镜手术47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7例,年龄25-50岁子宫黏膜下肌瘤39例,子宫息肉4例,子宫纵隔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手术前告诉病人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及顾虑,以便配合手术.

    作者:孟月华;史立婷;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技术组合创新与检验医学

    所谓组合创新法是研究人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技术原理通过巧妙地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一个具有完整统一功能的新技术发明.1958年的医学诺贝尔奖得者YEIONT和BESON就是将放射性核素高度灵敏示踪和免疫学抗原、抗体相结合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完全新型的检验技术-放射免疫,它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有人类历史创造的无数现成技术作为物质基础.(2)以现成的技术为基础,没有原理突破型发明那样的知识难度,有助于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3组合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当代检验医学科技的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迟学芹;孙淑娴;魏雪艳;刘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药剂管理发展研究

    药剂科是全院的药剂供应和配制的枢纽,同时开展药物研究等相关工作,对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起到关键作用.药剂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被充分重视起来.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被暴露出来.本文通过论述医院药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产生的影响,指出当前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药剂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剖宫产产妇手术的心理特点分析

    手术是一类刺激源,可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可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我们采用有关量表对手术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个性进行量化评估,为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当前,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因此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手术室护士这一角色越发显得与产妇密不可分.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心理护理,为手术做好准备,为术后恢复打好良好基础.

    作者:王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LCP手术内固定,术后均予以随访,随访疗效以黄公怡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4至12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术后功能优者24例,良10例,优良率达94.4%.结论 采用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郭政;苗胜;周生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口服茵栀黄、妈咪爱佐治新生儿黄疸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茵栀黄、妈咪爱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加口服茵栀黄、妈咪爱;对照组9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显效83例(92%),有效5例(5.6%),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6%.而对照组显效21例(23.3%),有效41例(45.6%),无效28例(31.1%),总有效率68.9%.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妈咪爱口服治疗,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方法简单可行.

    作者:孔凡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

    优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前提,更是在新形式下护理管理者需要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工作等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员的康复.所以护理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维护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1)更新观念,勿将“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等同起来;(2)掌握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就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维护制订出相应的措施;(3)将教育管理与关心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护理人员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4)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心里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负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秀丽;贾华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