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机理

宗霞;陈豪

关键词:高脂血症, 单味中药, 机理, 商榷
摘要: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众多医家实践出有很好疗效,但究竟是单味中药有效,还是因提取其中有效成分,从其西药药理作用出发而言?其机理究竟为何?现结合临床文献报道,进行商榷探讨.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胃肠减压法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胃肠减压法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进行胃肠减压的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的49列患儿按照不同的胃肠减压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进行评分.结果 两种方法均改善患儿的腹胀,减少患儿呕吐,均缓解患儿疼痛程度,但插管后1小时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差别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4小时及8小时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胃肠减压对新生患儿的疼痛缓解较传统的负压引流器改善更明显.

    作者:梁浩;季加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方鼻炎合剂的质量标准探讨

    目的 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复方鼻炎合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鼻炎合剂中主要药物苍耳子、乌梅、辛夷进行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鼻炎合剂中苍耳子、乌梅、辛夷的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作为复方鼻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丽;王学杰;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高龄患者由于其机体的特殊性,心肺功能差,对痛觉反应不敏感,末梢循环差,皮下组织松弛,血管弹性差,听力下降等原因,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近年来我院加强了对高龄患者输液过程的环节控制,在评估、查对、穿刺、观察等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安全隐患的环节及原因分析1.1输液前高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在护士核对患者姓名时容易听错或听不清楚而仓促回答,造成查对时出现差错,错输入液体.

    作者:阮赞丽;王珊珊;郑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后乳房胀痛原因分析

    乳房胀痛是产褥期妇女护理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触摸有硬结,并有明显胀痛,一些产妇有发热症状.原因分析如下.1 主要原因1.1产后未及时哺乳由于地处农村,有许多的陋习,比如产后三天内小孩不能开奶,开奶前要先吃黄连甘草等,还有的剖宫产产妇因为害怕疼痛,不愿及早行母乳喂养,用奶粉奶瓶喂哺婴儿,使得婴儿对乳头替代品产生依赖,拒绝母乳,这样很容易导致产妇乳汁淤积.1.2哺乳后未及时排空乳房产妇哺乳后不能及时排空乳房,乳汁又不断分泌,极易引起乳房胀痛.

    作者:汤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电超慢涨落(ET)检测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脑电超慢涨落技术(ET)是一项新的脑电图分析技术,原用于航天医学研究.脑细胞的生化反应是以化学振荡形式存在,其振频在( 1-255)毫赫兹,因此被称为超慢波涨落.脑ET根据不同的脑内神经递质有不同的振荡频率检测出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脑ET的诊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1 脑电超慢涨落技术原理脑电超慢涨落系统与脑内神经化学振荡过程密切相关,由于涨落和竞争使某个a频率占优势,支配大脑神经活动,这些组织不断涨落构成一个振荡系统,称为s系统.研究表明,s系统与脑内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其不同s频率代表不同的化学神经递质,不同的脑神经活动状态出现不同的化学神经递质,不同的脑神经活动状态出现不同的s频率.

    作者:黄华;龙麟;范围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ner NSCLC)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NSCLC)病理学类型之一,目前手术、化疗、放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药通过增强抗癌效果,减轻放化疗等不良反映等机制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随着中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将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平台.

    作者:冯龙海;杨继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方法 对本中心辖区内187例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结果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5项干预指标即体重、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和不良情绪较干预前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病房里不同时期收治的5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包括戒烟、预防感染、增加营养、呼吸功能锻炼、长期氧疗、心理疏导等措施.而对照组按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可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张士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给予必要的护理能使并发症大大减少.本文就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张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与脂肪肝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在2011年4月至8月做B超检查的体检者中,选取脂肪肝患者249例及非脂肪肝患者298例,分别统计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患者中小于40岁与大于40岁比较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发生率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肪肝患者易发生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疾病,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急症121例病例分析

    糖尿病急症常见的有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或昏迷以及高血糖高渗状态.均因为起病急,进展快,危害性大,临床上一旦延误极易造成死亡.所以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就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内科住院的121例糖尿病急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并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8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23 -75岁,平均年龄41.3岁;40岁以下32例,40岁以上57例;1型14例,2型73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诱因:各种感染52例,治疗中断6例,不恰当药物减量24例,饮食不当3例,原因不明(亦为首发)4例;治疗上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0.1U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积极补液,维持酸碱平衡,补充电解质,检测血糖血气电解质以及对症支持,积极处理合并症,解除诱因等综合治疗,其中1例因合并大面积脑梗塞在血糖以及酸碱平衡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后救治无效死亡,另1例合并心衰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妊娠期糖尿病1例胰岛素不敏感,治疗24小时后无效转院,其余86例均控制良好出院.

    作者:龙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恐惧感的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常导致患儿产生极度的恐惧感,而使静脉穿刺不能顺利完成,通过对患儿产生恐惧感原因的分析,及对其采取有效对策,减轻患儿对穿刺时的恐惧感,使穿刺过程顺利进行,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贾文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口服茵栀黄颗粒与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义江;张燕霞;鞠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

    肾结石是一种多发病,占肾石症的86%,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以往的治疗以开放手术为主,但这种手术损伤大、恢复慢、出血多、易感染、尿漏及残留等缺点.经皮肾镜,并将超声碎石术和液电碎石术在术中成功应用,肾集合系统或输尿管上段碎石、取石,结石清除率9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术不仅损伤小、手术风险低,而且还拓宽了手术的适用范围,是肾结石较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现将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方面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阮赞丽;贾肖林;王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氨关系探讨

    幽门螺旋杆菌不仅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而且与胃外疾病的发生有关.近来研究发现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中胃粘膜HP感染明显升高,肝硬化并发HP感染时血氨水平明显升高,根除HP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氨水平,HP感染的产氨水平还不足以导致高氨状态,现将上述研究HP与血氨水平的关系探讨,为预防肝性脑病而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抗HP治疗的必要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 2008年共收治38例肝硬化,均符合2002年中华肝病学会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排除了其它如心、肺、肾脏疾病,近期使用抗HP感染治疗2周以及使用抗生素、镇静剂、降血氨药、支链氨基酸等38例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8 - 64岁,平均52岁,其中乙型病毒型肝炎后肝硬化2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

    作者:杨金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袋形术在儿童期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副作用小,效果尚佳治疗儿童期颌骨囊肿方法.方法 对年龄7岁至14岁儿童颌骨囊肿患儿给予袋型手术疗效观察.结果 13例病例囊肿逐渐变小,以至于后消失,其余4例半年左右囊肿缩小明显,残存囊壁组织刮除术,全部病例无复发.结论 袋形术是儿童期颌骨囊肿治疗的副作用小,效果满意、值得推广的一种术式.

    作者:金明勋;刘廷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6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病.急性期后,后遗心律失常高,故此急性期治疗尤为重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人选病例均符合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病程均小于3个月,临床表现一般有胸闷、憋气、乏力、心悸、自汗、盗汗、头晕、头痛、发热、肌肉酸痛、脸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病前1-3周均有病毒感染史共有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18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22.0±3天,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秀娟;张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如何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与学的佳效果,是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问题.优秀的带教老师,正确的带教态度和方法,有利于融洽老师与护生的关系,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1 高素质的带教培养高素质人才1.1职业素质是带教的基础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着传授技能和知识,培养良好作风的任务.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修养,高尚的职业素质,热爱护理事业,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使护生更加深切的感觉到护理职业的魅力.

    作者:肖莎;孟繁纯;王瑞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完成20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同期三孔或四孔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单孔组(45.60±20.20)min,三孔组或四孔组(40.21±19.30) min.两组均无中转手术病例.术后住院时间单孔组(4.0±1.5)d,三孔组或四孔组(3.5±1.5)d.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开展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爱民;周宏;瞿峰;缪兆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破裂误诊探析

    主动脉夹层破裂( Aoritic dissetion,AD)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急危重症疾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各异,容易跟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随着对该病检查方法与认识水平的提升,其检出率亦有所提高.现总结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达到防止误诊、早期诊断的目的.1病例资料男,65岁.因突发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呕吐腹泻10小时急诊入院.患者10小时前晚5点左右在家扫地时突然出现剑突下撕裂样疼痛迅速向上腹部扩散疼痛,随后上腹部疼痛渐加重,持续性疼痛,疼痛较剧烈不缓解,后伴呕吐2次,胃内容物,呕吐后出现腹泻2次,黄色稀水便,大便量少,休息疼痛后不缓解且难以忍受,活动受限,外院急诊科测180/95 mmHg,急查:HB:160g/L,WBC:19×109/L,N:93%,RBC:5.0×1012/L,腹部平片正常,血淀粉酶正常,胸部及上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左室高电压,ST -T异常.

    作者:方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