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华;王雪珍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镇痛及异丙酚镇痛在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6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80例,A组术前静推芬太尼0.1mg后,再静推异丙酚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B组直接以2.0mg/kg剂量静推异丙酚,比较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改变,及术中躁动情况.结果:异丙酚+芬太尼镇静镇痛更明显-对手术安全性更为有效.
作者:徐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上观察到妊娠对心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晚期妊娠对心脏的影响较为明显,为确保产妇安全分娩.本文对36例妊娠妇女进行了动态心电图观察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作者:黄钰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组10例均行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同时均行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结果:8例手术切除,2例内窥镜活检证实.本组病例X线造影检查全部发现病变.结论: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方法.当X线征象不典型尤其早期病变,应结合内窥镜进行组织学诊断.
作者:詹强;陈仕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合剂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对照组(n2=19),两组病人同时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当归合剂口服.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血糖、血脂及减少尿蛋白的排泄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39例病人的治疗、对比、观察,证明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确切,在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尿蛋白排泄诸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应鼓励使用.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近年来开展用氩氦刀靶向冷冻损毁术治疗肺癌成为目前一种新型技术,它采用局部超低温及快速复温的方法损毁癌肿瘤组织,不会导致过量肺组织的破坏,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肺癌近期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韩冬娇;肖瑞玉;施月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为一麻醉新技术,它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和广泛,适应于长时间手术等特点,同时也可行术后镇痛.
作者:裴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探讨脊柱创伤的院前急救,总结出保护脊柱对病情的转归和防止致残的重要性.在急救中及时上颈套,胸腰部垫软枕,防止胸椎,腰椎移位,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开放气道,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陈有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胸腔穿刺放出胸水及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水的重要手段,2003年12月~2005年6月我科一改传统的方法,利用ARROW U.S.A的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水引流伴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皮辩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3月手术治疗的102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发生皮辩坏死35例,发生率为34.3%.其中,根治术占31.4%,改良根治术占2.9%.结论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率高,经改良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皮瓣坏死率明显下降.
作者:昝隽婕;陈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掌握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本文将宁化县1999年~200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赖巧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智商(IQ)、情商(EQ)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之后,又一新的概念应运而生,这就是健商.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健商理念,可赋予一个人智慧和才能,促其做出明智的健康选择,可大大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而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将会成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及至人类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黄再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颞颌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脱位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以前脱位者多见.患者近几年采用口外整复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玲;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霞;隋建玲;周绍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左克为第三代新喹诺酮,两者基本覆盖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常见病菌,合用可增加疗效.本院于2002年1月~2005年6月合用该两种药共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5例,疗效满意.现述如下.
作者:周拾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因生产及交通业的高速发展,四肢开放性创伤,特别是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特别常见.因胫腓骨生理及结构的特殊性,其骨折后治疗十分困难.我院近7年来共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70余例.现将记录较完善的50例进行随诊及临床分析.
作者:尹波;黄元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3年秋季浙江省玉环县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于冬季达到高峰,较前几年同期明显增多,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我院作为本县甲型副伤寒定点诊治医院,现将我院2003年确诊的227例甲型副伤寒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曹正松;邱振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2月~5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分娩84例,均为初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
作者:庞文艳;贾祖卫;侯炜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虹膜睫状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变化多端,且易反复再发,是危害较大的常见眼病,治疗失当或贻误治疗,往往产生并发症而导致失明.近年来,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茂伟;郭怀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人自控镇痛(PCA)系指患者应用PCA泵自注预定小剂量药物进行镇痛的方法.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便、安全,现将我院外科136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进行止痛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急性黄胆性肝炎临床.方法:将206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3例,均治疗三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14%,总有效率96.12%,优于对照组显效率35.9%,总有效率83.49%(P<0.05).结论:复方丹参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急性黄胆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其取得较好疗效机制,可能是复方丹参与山莨菪碱改善肝脏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与再生有关.
作者:蒋金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