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娟;陆丽骏;邱红;吴乃胜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浦江县人民医院7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蒙脱石散,研究组采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两组均持续治疗3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脱水、呕吐、发热)恢复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轻度便秘、皮疹、恶心)优于对照组[19例(50.00%)比11例(28.95%),16例(42.11%)比15例(39.47%),3例(7.89%)比12例(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8,P<0.05);研究组大便性状[(45.58±10.11)h]、大便次数[(44.96±10.03)h]、脱水[(33.15±10.27) h]、呕吐[(18.16±6.46)h]、发热[(25.51±10.32)h]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18、8.344、8.557、3.921、9.487,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45、7.705、7.090、10.352,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2%比13.15%,x2=0.000,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缓解体内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虞追波;吕笑俏;柳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丁溴东莨菪碱静脉滴注联合坦索罗辛口服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54),对照组行丁溴东莨菪碱辅助ESW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4,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21±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4.75 ±0.63)分(t=7.935,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6.30% (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1.43% (30/42)(x2=6.712,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10.86±1.54)d,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7.02±1.25)d(t =7.468,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为(9.01±1.53)h,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13.25±2.21)h(t =8.035,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2、0.18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11.64±1.75)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水平(18.94±2.03) mg/L(t =7.00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13.95±2.0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20.76±3.18) mg/L(t =7.0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19%(x2=9.572,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行丁溴东莨菪碱静脉滴注联合坦索罗辛口服辅助ESWL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跃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每组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8.46±5.23)分、SDS评分为(29.46±5.28)分,均低于常规组的(32.44±6.21)分、(33.58±6.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3.30,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42±0.55)分,低于常规组的(4.25±0.8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6,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为(91.52±2.47)分,优于常规组的(82.45±3.2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秀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ICU收治且行气管插管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再插管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再插管率分别为3.33%、6.67%,对照组分别为13.33%、20.00%,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x2=3.927、4.615,均P<0.05);观察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62±1.04)d、(7.39±1.8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3±1.27)d、(9.54 ±2.12)d(t =5.238、5.891,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t=6.702、8.909、10.307,均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也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t =12.950、14.909、19.582,均P<0.05),而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99.49±14.21)分]高于对照组[(85.37±13.65)分],其心理状态评分[(36.58±6.92)分、(34.59±5.82)分]均低于对照组[(45.69 ±7.37)分、(43.25±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51、6.980、10.242,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仅为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2,P<0.05).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其非计划性拔管,有利于缩短其治疗时间,还可提高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舒适体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依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健康宣教路径模式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老年COPD患者200例,以干预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宣教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置管相关知识、带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知识掌握率分别为67.00%,70.00%,72.00%;观察组患者置管相关知识、带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4.00%,97.00%,96.00%;观察组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14、9.33、9.07,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0%、3.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10.2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00%,96.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47,P<0.05).结论 健康宣教路径模式用于PICC置管老年重度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严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腹痛伴或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肠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48例为研究组,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49例为对照组,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SMA的舒张末期流速[(16.46±5.14)cm/s]、收缩期峰值流速[(94.89±20.15) cm/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23±6.09) cm/s]、[(106.98±19.32)cm/s](t=3.28、3.00,均P<0.01).两组患儿的SMA阻力指数[(0.82±0.05)比(0.8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8,P>0.05).结论 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的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显著低于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由此可见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可有效反应出患儿肠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孙跃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换血治疗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胆红素脑病患儿7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换血治疗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35),检测并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及血总胆红素与血浆白蛋白比值(B/A),记录两组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换血后TBIL、IBIL、DBIL及B/A比值分别为(209.49±48.82) μmol/L、(201.81±39.62) μmol/L、(21.92±19.47) μmol/L及(5.15±1.89),均明显低于换血前的(492.35±42.41) μmol/L、(439.44±52.56) μmol/L、(69.38±21.56)μmol/L及(13.28士0.40)(t=28.007、23.117、10.461、26.947,均P<0.05);研究组贫血、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8.78%、48.78、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14.29%、14.29%(x2=8.397、10.178、17.228,均P<0.05);研究组死亡、听力损害、脑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32%、70.73%、12.20%,对照组分别为11.43%、71.43%和14.2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82、0.004、0.072,均P>0.05).结论 换血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能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和B/A比值,但会增加贫血、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对预后无显著影响.
作者:朱士红;李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抗缪勒管激素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效果.方法 收集枣庄市立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女性SLE患者80例,其中入组前使用环磷酰胺为A组(35例),未使用环磷酰胺为B组(45例),选取同期健康女性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的第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各组抗缪勒管激素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各组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经阴道超声记录并比较各组双侧卵巢窦卵泡数.结果 A组血小板减少、肾炎、溶血性贫血及精神神经表现发生率分别为54.29%(19/35)、85.71%(30/35)、37.14% (13/35)、22.86%(8/35),均明显高于B组的48.89%(22/45)、53.33% (24/45)、13.33%(6/45)、0% (0/45)(x2=6.33、9.41、6.16、9.03,均P<0.05).A组抗缪勒管激素[(1.09±0.33)g/L]和卵巢窦卵泡数[(8±2)个]较B组[(1.98±0.62) g/L、(12±4)个]、对照组[(3.37±1.11) g/'L、(15±5)个]均明显降低,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07、25.90,均P<0.01);三组血清雌激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6、0.97,均P>0.05).年龄>30岁的SLE患者抗缪勒管激素水平[(0.98±0.31) g/L]较≤30岁者[(1.86±0.60) g/L]明显降低,环磷酰胺累积量>10 g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水平[(0.36 ±0.11)g/L]较≤10 g[(1.76 ±0.52) g/L]明显降低(t =7.54、11.30,均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抗缪勒管激素与SLE患者年龄、环磷酰胺的累积量均呈负相关关系(r=-0.56、-0.45,均P<0.01).结论 抗缪勒管激素对女性SLE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抗缪勒管激素水平与患者年龄和环磷酰胺累积量密切相关,临床中对年龄超过30岁、环磷酰胺累积量超过10 g者应谨慎使用环磷酰胺.
作者:张华;王丽;刘利鹏;王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及比较左乙拉西坦片及丙戊酸钠缓释片对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80例,按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脑电图改善率为41.17%,而对照组为45.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8,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脑电图改善率为70.58%,对照组为74.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5,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4,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4,P<0.05).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癫痫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单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吴名展;陈伊洁;郭晓成;何素丽;马兰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宁波市北仑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诊断为SCH的孕妇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早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未服药.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子痫前期(4.69%)、胎儿生长不良(1.56%)、胎膜早破(7.81%)、羊水量少(4.69%)、胎盘早剥(0.00%)、产后出血(3.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子痫前期(17.19%)、胎儿生长不良(10.94%)、胎膜早破(21.88%)、羊水量少(15.63%)、胎盘早剥(6.25%)、产后出血(12.5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33、4.800、5.006、4.195、4.129、3.905,P=0.023、0.028、0.025、0.041、0.042、0.048).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3.12%)、剖宫产(60.94%)、流产(0.00%)、胎儿宫内窘迫(4.69%)、围产儿死亡(0.0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12.50%)、剖宫产(79.69%)、流产(7.81%)、胎儿宫内窘迫(15.63%)、围产儿死亡(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905、5.389、5.203、4.195、4.129,P=0.048、0.020、0.023、0.041、0.042).结论 妊娠合并SCH对患者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有不同程度影响,早期采取左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产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陈文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门暴露技术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Ⅲ型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手术.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悬吊肝圆韧带、胆囊残端组织及胆囊颈部,充分游离肝门纤维块,游离门静脉左右分支及肝左右动脉,用两根弹性牵拉带环绕门静脉左右支及肝左右动脉,牵拉弹性牵拉带暴露肝门,切除肝门纤维块,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其中20例肝脏增大明显,行腹腔镜下肝方叶部分切除术.结果 该组30例患儿中,28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2例中转右上腹小切口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210~280m in.术中出血量少,无术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1例术后1周死于肺炎、呼吸衰竭,2例失去随访.25例获得3 ~51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10、16、35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19例黄疸完全清除.3例术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腹腔镜下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可助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李炳;陈为兵;夏顺林;张丰年;王寿青;刘孟旭;杜永春;胡晓婷;顾春辉;王挺;王晓敏;陈震;李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行包皮环切术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ASA Ⅰ级,年龄范围2~1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前30 min分别经鼻腔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实验组)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记录给药前(T0)、滴鼻后5 min(T1)、滴鼻后10 min(T2)、滴鼻后20 min(T3)、滴鼻后30 min(T4)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给药30 min后评估患儿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清醒时的躁动评分.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因素中,SBP(F=14.54、P<0.05)和DBP(F=2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因素中SBP(F=13.77、P<0.05)、DBP(F=10.48、P<0.05)和HR(F =5.13、P<0.05)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t=-9.131,P<0.05),术后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t=3.387,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能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不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且显著降低全麻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李解;胡晓娟;王梓仲;唐杰;许柳;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阳谷县人民医院9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疗效、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56%)相比对照组(77.78%)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7.79±3.23)d]、咳嗽消失时间[(10.78±2.36)d]相比对照组[(9.16±2.23)d、(12.24 ±2.78)d]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和对照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复发率(4.44%)相比对照组(17.78%)明显更低(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切实可行,有助于减少复发.
作者:杨永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研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 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经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癌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2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宫颈炎症,但无CIN或宫颈癌的2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细菌性阴道炎(EBV)、沙眼衣原体(CT)、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HSV-2)的检测,分析CIN及宫颈癌和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CIN Ⅰ、Ⅱ、Ⅲ期和宫颈癌的EBV感染率分别为27.5%、26.25%、33.33%和32.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3、7.46、6.50、5.87,均P<0.05);CT感染率CIN Ⅰ期为22.50%,与对照组(9.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3,P>0.05);CINⅡ和Ⅲ期以及宫颈癌的CT感染率分别为27.78%,33.33%,35.14%,均高于对照组(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3、7.68、8.69,均P<0.05);HPV检出率:实验组从宫颈癌到CIN Ⅰ期,检出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7.30%、92.15%、59.72%、31.25%,与对照组(4.5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6.58、82.35、65.42、54.48,均P<0.05);HSV2检出率:实验组CIN Ⅰ、Ⅱ、Ⅲ期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1.25%、16.00%、21.56%、27.03%,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1.58、10.35、9.42、8.48,均P<0.05)结论 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
作者:林顺粦;周惠洁;许子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别观察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12月于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35例,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10例,收集术前部分检验资料,包括:FT3、FT4、TSH、TPOAb、TG、TGAb.结果 微小癌组血清TSH、TG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Z =2.666,P=0.004;Z=2.499,P=0.006).按照TSH水平将445例入选者重新分组:<0.35 mIU/L组59例;≥0.35并<1.0 mIU/L组162例;≥1.0并<2.0 mIU/L组152例;≥2.0并<4.94 mIU/L组72例,四组微小乳头状癌发生率分别为:22.03%、23.46%、28.95%、55.56%,其中≥2.0并<4.94 mIU/L组患病率高(x2=12.924,P=0.005).按照TG水平再将入选者重新分组:<20 ng/mL(阴性)组170例;>20 ng/mL(阳性)组275例,两组微小癌发生率分别为:22.35%、35.27%,其中阳性组患病率显著升高(x2=4.552,P=0.033).结论 TSH和TG可以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段滨红;杜馥曼;王丹;刘余;卞丙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枸地氯雷他定片与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4(IL-4)、IL-10及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 选取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LTB4、IL-4、IL-10、INF-γ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44/55)(x2=6.31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9/55),对照组为20.0%(11/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TB4、IL-4、IL-10、INF-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LTB4、IL-4、IL-10、INF-γ分别为(67.74±10.15) ng/L、(52.37±5.12) μg/L、(81.26±11.78) μg./L、(94.47±7.87) μg/L,对照组分别为(80.32±9.97) ng/L、(62.95±5.45) μg/L、(96.32±11.57)μg/L、(86.74±7.63) μ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4、5.262、4.654、3.718,均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和氯雷他定分散片均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降低LTB4、IL-4、IL-10水平,升高INF-γ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但枸地氯雷他定疗效更显著.
作者:徐雪芬;王海哨;胡定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对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的结果,将血培养阳性患儿归为败血症A组(53例),血培养阴性患儿归为败血症B组(47例),另选取同期出生的50例正常新生儿归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对象CRP、PT和APT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计算各检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以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法建立新的变量CPR+ PT+ APTT,继续绘制ROC曲线,计算新变量的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对照组、败血症A组、败血症B组的CPR、PT和APTT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依次升高(F=10.616、6.155、5.243,P=0.00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中,CPR+ PT+ APTT的AUC高(0.94),灵敏度高(93.42%),特异度高(91.66%),阳性预测值高(92.60%),阴性预测值大(78.55%).结论 在血培养未能及时诊断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情况下,联合检测CPR+ PT+ APTT,可以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某些线索,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蓝海鹰;谭晓霞;李军胜;王琳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是明显的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道症状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上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性肾炎已经严重危害到儿童的生命健康,目前对其治疗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从西医和中医两个方面,就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雨寒;高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氨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4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51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血氨水平.分析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3.34±9.53)μmol/L比(19.68±3.53) μmol/L,(61.02±8.57) ng/L比(22.81±3.86) ng/L,t=13.942、15.274,均P<0.001];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West-Haven分级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70、19.87,均P<0.05),且各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5、7.667、3.750、5.647、5.618、6.147、4.976、5.694、3.938、5.147、4.236、6.107,均P<0.05);根据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氨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059,P<0.05),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042,P<0.05).结论 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IL-18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许小丽;许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50、1.39、1.15,均P>0.05);两组胆瘘、腹腔积液发生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8、1.00、0.85,均P>0.05);研究组肝功能衰竭(0.00%)、胸腔积液(4.00%)以及感染(4.0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26.00%、28.00%)(x2 =4.43、7.84、9.00,均P<0.05);随访1年,研究组胆管炎(2.00%)、胆管结石(0.00%)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16.00%)(x2=6.54、6.66,均P<0.05).结论 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相对单纯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临床宜推广.
作者:戴启强;杜学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