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玲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是明显的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道症状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上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性肾炎已经严重危害到儿童的生命健康,目前对其治疗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从西医和中医两个方面,就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雨寒;高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门暴露技术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Ⅲ型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手术.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悬吊肝圆韧带、胆囊残端组织及胆囊颈部,充分游离肝门纤维块,游离门静脉左右分支及肝左右动脉,用两根弹性牵拉带环绕门静脉左右支及肝左右动脉,牵拉弹性牵拉带暴露肝门,切除肝门纤维块,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其中20例肝脏增大明显,行腹腔镜下肝方叶部分切除术.结果 该组30例患儿中,28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2例中转右上腹小切口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210~280m in.术中出血量少,无术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1例术后1周死于肺炎、呼吸衰竭,2例失去随访.25例获得3 ~51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10、16、35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19例黄疸完全清除.3例术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腹腔镜下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可助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李炳;陈为兵;夏顺林;张丰年;王寿青;刘孟旭;杜永春;胡晓婷;顾春辉;王挺;王晓敏;陈震;李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枸地氯雷他定片与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4(IL-4)、IL-10及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 选取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LTB4、IL-4、IL-10、INF-γ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44/55)(x2=6.31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9/55),对照组为20.0%(11/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TB4、IL-4、IL-10、INF-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LTB4、IL-4、IL-10、INF-γ分别为(67.74±10.15) ng/L、(52.37±5.12) μg/L、(81.26±11.78) μg./L、(94.47±7.87) μg/L,对照组分别为(80.32±9.97) ng/L、(62.95±5.45) μg/L、(96.32±11.57)μg/L、(86.74±7.63) μ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4、5.262、4.654、3.718,均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和氯雷他定分散片均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降低LTB4、IL-4、IL-10水平,升高INF-γ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但枸地氯雷他定疗效更显著.
作者:徐雪芬;王海哨;胡定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后咳嗽采取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台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症状好转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相比对照组(86.67%)更高(P<0.05);观察组咳嗽及咳痰好转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02 ±0.45)d、(2.11±0.71)d(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较对照组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6.00%,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感染后咳嗽采取雾化吸入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咳嗽等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风险低.
作者:李德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衙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2.91±1.36) mL、(10.05±1.14)min、(1.46±0.32) cm、(5.48±0.39)d,均低于对照组的(38.54±3.47) mL、(27.43±2.29) min、(3.25±0.68) cm、(7.64±0.72)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98、39.616、13.888、15.381,P=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19±1.14)d、(20.17±1.85)d,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23±1.17)d、(20.26±1.89)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42、0.198,P=0.886、0.84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1.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515,P=0.002);观察组ICU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8%、4.17%,对照组ICU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0.64%、12.7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937、2.277,P=0.087、0.131).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手术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并发症较少,死亡率低,在危重症救治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包利峰;邱俊芬;吴德君;陈毓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换血治疗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胆红素脑病患儿7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换血治疗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35),检测并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及血总胆红素与血浆白蛋白比值(B/A),记录两组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换血后TBIL、IBIL、DBIL及B/A比值分别为(209.49±48.82) μmol/L、(201.81±39.62) μmol/L、(21.92±19.47) μmol/L及(5.15±1.89),均明显低于换血前的(492.35±42.41) μmol/L、(439.44±52.56) μmol/L、(69.38±21.56)μmol/L及(13.28士0.40)(t=28.007、23.117、10.461、26.947,均P<0.05);研究组贫血、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8.78%、48.78、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14.29%、14.29%(x2=8.397、10.178、17.228,均P<0.05);研究组死亡、听力损害、脑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32%、70.73%、12.20%,对照组分别为11.43%、71.43%和14.2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82、0.004、0.072,均P>0.05).结论 换血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能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和B/A比值,但会增加贫血、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对预后无显著影响.
作者:朱士红;李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环氧化酶2 (COX-2)及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均治疗7d.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用时、治疗前后血清COX-2及CKLF-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4.36%)(x2=6.303,P<0.05);研究组胸闷、喘息及咳嗽改善用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13.054,t2=7.365,t3=4.944,t4=8.342,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OX-2及CKL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COX-2及CKLF-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1 =4.934,t2=4.66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7.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9,P>0.05).结论 联合采取布地奈德及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清COX-2及CKLF-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儿及早康复出院,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作者:王香英;许如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浦江县人民医院7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蒙脱石散,研究组采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两组均持续治疗3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脱水、呕吐、发热)恢复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轻度便秘、皮疹、恶心)优于对照组[19例(50.00%)比11例(28.95%),16例(42.11%)比15例(39.47%),3例(7.89%)比12例(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8,P<0.05);研究组大便性状[(45.58±10.11)h]、大便次数[(44.96±10.03)h]、脱水[(33.15±10.27) h]、呕吐[(18.16±6.46)h]、发热[(25.51±10.32)h]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18、8.344、8.557、3.921、9.487,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45、7.705、7.090、10.352,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2%比13.15%,x2=0.000,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缓解体内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虞追波;吕笑俏;柳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抗缪勒管激素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效果.方法 收集枣庄市立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女性SLE患者80例,其中入组前使用环磷酰胺为A组(35例),未使用环磷酰胺为B组(45例),选取同期健康女性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的第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各组抗缪勒管激素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各组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经阴道超声记录并比较各组双侧卵巢窦卵泡数.结果 A组血小板减少、肾炎、溶血性贫血及精神神经表现发生率分别为54.29%(19/35)、85.71%(30/35)、37.14% (13/35)、22.86%(8/35),均明显高于B组的48.89%(22/45)、53.33% (24/45)、13.33%(6/45)、0% (0/45)(x2=6.33、9.41、6.16、9.03,均P<0.05).A组抗缪勒管激素[(1.09±0.33)g/L]和卵巢窦卵泡数[(8±2)个]较B组[(1.98±0.62) g/L、(12±4)个]、对照组[(3.37±1.11) g/'L、(15±5)个]均明显降低,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07、25.90,均P<0.01);三组血清雌激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6、0.97,均P>0.05).年龄>30岁的SLE患者抗缪勒管激素水平[(0.98±0.31) g/L]较≤30岁者[(1.86±0.60) g/L]明显降低,环磷酰胺累积量>10 g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水平[(0.36 ±0.11)g/L]较≤10 g[(1.76 ±0.52) g/L]明显降低(t =7.54、11.30,均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抗缪勒管激素与SLE患者年龄、环磷酰胺的累积量均呈负相关关系(r=-0.56、-0.45,均P<0.01).结论 抗缪勒管激素对女性SLE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抗缪勒管激素水平与患者年龄和环磷酰胺累积量密切相关,临床中对年龄超过30岁、环磷酰胺累积量超过10 g者应谨慎使用环磷酰胺.
作者:张华;王丽;刘利鹏;王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窒息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比较两组初产妇妊娠结局、会阴损伤情况新生儿窒息评分和产妇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22);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53±0.83)分,高于对照组的(8.24±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8,P=0.040);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8,P=0.004);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43,P=0.000);观察组产妇会阴撕裂数、会阴切开数、会阴疼痛VAS评分及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110,P=0.043;x2=8.208,P=0.004;t =8.256,P=0.000;t=15.549,P=0.000).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的HAMA、HAMD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76、18.262、7.311、10.211,均P=0.000),观察组产妇HAMA、HAMD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1.12±3.36)分比(38.32±3.79)分;(37.63±4.03)分比(40.21±4.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52,P=0.000;t =2.976,P=0.002).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可以更好的缓解初产妇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护会阴完整性,降低会阴损伤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动脉不同的阻断方式对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手术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动脉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阻断组61例和选择性阻断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患肾部位和切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阻断组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分别为(22.58±4.62) min、(138.75±21.76) min、(108.47±75.39)mL、(137.36±18.34) mL,选择性阻断组分别为(28.61±4.59) min、(103.26±18.64) min、(132.58±68.43) mL、(163.15±15.87) 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江5.356、-8.247、7.463、10.358,均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8.36 ±2.19)d比(7.78±2.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全阻断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106.38±32.76) μmol/L、(33.53±6.14)%,选择性阻断组分别为(95.26±25.49) μmol/L、(38.27±5.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4、4.572,均P<0.05).结论 肾动脉全阻断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大,术后肌酐上升较多,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明显,对于较小的单肾手术尽量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效果更好.
作者:尚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行包皮环切术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ASA Ⅰ级,年龄范围2~1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前30 min分别经鼻腔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实验组)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记录给药前(T0)、滴鼻后5 min(T1)、滴鼻后10 min(T2)、滴鼻后20 min(T3)、滴鼻后30 min(T4)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给药30 min后评估患儿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清醒时的躁动评分.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因素中,SBP(F=14.54、P<0.05)和DBP(F=2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因素中SBP(F=13.77、P<0.05)、DBP(F=10.48、P<0.05)和HR(F =5.13、P<0.05)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t=-9.131,P<0.05),术后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t=3.387,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能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不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且显著降低全麻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李解;胡晓娟;王梓仲;唐杰;许柳;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7年1-12月收治的116例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布洛芬混悬滴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两组均连续治疗5d,考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愈时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96.6%与对照组痊愈率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分别为(1.4±0.5)d、(2.1±0.4)d、(4.5±1.4)d、对照组分别为(2.6±0.9)d、(3.4±1.1)d、(5.8±1.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红肿消退时间为(3.5±1.1)d,对照组为(3.8±1.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8.45±25.61)μg/L、(34.88±9.07) μg/L、(1.26±0.86) mg/mL,对照组分别为(129.27±28.31) μg/L、(43.27±10.09) μg/L、(2.11±1.03)m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强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李晨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宁波市北仑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诊断为SCH的孕妇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早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未服药.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子痫前期(4.69%)、胎儿生长不良(1.56%)、胎膜早破(7.81%)、羊水量少(4.69%)、胎盘早剥(0.00%)、产后出血(3.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子痫前期(17.19%)、胎儿生长不良(10.94%)、胎膜早破(21.88%)、羊水量少(15.63%)、胎盘早剥(6.25%)、产后出血(12.5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33、4.800、5.006、4.195、4.129、3.905,P=0.023、0.028、0.025、0.041、0.042、0.048).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3.12%)、剖宫产(60.94%)、流产(0.00%)、胎儿宫内窘迫(4.69%)、围产儿死亡(0.0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12.50%)、剖宫产(79.69%)、流产(7.81%)、胎儿宫内窘迫(15.63%)、围产儿死亡(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905、5.389、5.203、4.195、4.129,P=0.048、0.020、0.023、0.041、0.042).结论 妊娠合并SCH对患者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有不同程度影响,早期采取左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产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陈文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氨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4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51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血氨水平.分析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3.34±9.53)μmol/L比(19.68±3.53) μmol/L,(61.02±8.57) ng/L比(22.81±3.86) ng/L,t=13.942、15.274,均P<0.001];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West-Haven分级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70、19.87,均P<0.05),且各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5、7.667、3.750、5.647、5.618、6.147、4.976、5.694、3.938、5.147、4.236、6.107,均P<0.05);根据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氨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059,P<0.05),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042,P<0.05).结论 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血氨和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IL-18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许小丽;许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讨早产儿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转归状况等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生产且全部存活的早产儿1 8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孕妇,早产儿情况以及早产儿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早产儿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结果 早产儿发生的概率为9.09%;不同胎龄(x2=2 481.34,P<0.01)和不同体质量(x2 =3 088.21,P<0.01)之间的对比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发生早破为主要导致早产儿出生的常见因素之一,其次胎儿窘迫也是较为常见的因素,所以在不同孕周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因素导致的早产儿情况,其在不同孕周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流行病学进行研究,能够促进围生期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提升,进而针对性地强化围生期卫生宣传与保健手段,针对围生期的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切实强化高危妊娠重点管理及监护工作,重视产儿科之间协作关系的建立,主张宫内转运,使得孕妇能够在具备救治早产儿条件的医院生产,进而有效减小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率及患病率,能够降低智力残疾出现的概率,终使得我国出生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刘喜娟;陆丽骏;邱红;吴乃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内皮素(ET-1)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早产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洛芬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临床指标及血清NT-proBNP、ET-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颅内出血10例(17.86%),对照组患儿发生颅内出血17例(30.36%),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NT-proBNP、ET-1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异常及少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需氧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及胃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金海华;卢洪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50、1.39、1.15,均P>0.05);两组胆瘘、腹腔积液发生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8、1.00、0.85,均P>0.05);研究组肝功能衰竭(0.00%)、胸腔积液(4.00%)以及感染(4.0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26.00%、28.00%)(x2 =4.43、7.84、9.00,均P<0.05);随访1年,研究组胆管炎(2.00%)、胆管结石(0.00%)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16.00%)(x2=6.54、6.66,均P<0.05).结论 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相对单纯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临床宜推广.
作者:戴启强;杜学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频繁发作性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频繁发作性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2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偏头痛治疗方案.结果 阿斯匹林联合普奈洛尔治疗效果佳,起效快,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小.结论 阿斯匹林及普奈洛尔是治疗偏头痛常用药物,能有效治疗频繁发作性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且经济实用,利于基层推广.同时也证实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与偏头痛的同源性.
作者:蔡成福;上官翰京;刘存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腹痛伴或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肠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48例为研究组,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49例为对照组,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SMA的舒张末期流速[(16.46±5.14)cm/s]、收缩期峰值流速[(94.89±20.15) cm/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23±6.09) cm/s]、[(106.98±19.32)cm/s](t=3.28、3.00,均P<0.01).两组患儿的SMA阻力指数[(0.82±0.05)比(0.8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8,P>0.05).结论 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的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显著低于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由此可见SMA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可有效反应出患儿肠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孙跃女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