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在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水润芝

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药物, 毒物中毒, 中毒抢救, 现报告如下, 疗效显著, 运用
摘要: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1年4月间运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相关文献
  • B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在规律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如何准确估计血透患者的干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为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率.

    作者:刘俊;吴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几种特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我院泌尿外科及血液净化中心自1997~1989年在救治特殊急性肾功能衰竭,共44例,治愈率为86.36%,重症占11.36%;1990~1997年救治57例治愈率为78.95%,重症29.87%,多脏器衰竭(MOF)占10.53%;其中在18例19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ARF 3例,治愈率100%,今就几种特殊ARF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魏世津;姜埃利;张璐仁;于文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急慢性肝衰竭中应用

    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内科治疗几乎无效.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几种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脏功能起部分替代和辅助治疗作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报告如下.

    作者:赵显国;李素珍;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的肾功能与营养状态

    尿毒症患者早期透析一直被认为可预防营养状态的恶化,有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改善临床预后.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透析充分性临床指导纲要(DOQI标准)建议当患者的肾脏每周尿素清除率(KT/V/W)低于2.0时,或标准化体重尿素氮的呈现率(nPNA)<0.8 g/kg/d时应开始透析支持治疗.而我国由于经济的关系,许多患者往往在急症状态下开始透析治疗,很难了解透析前残肾功能和营养状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透析前1~2周的测定的残肾功能与营养状态,初步探讨两者的关系.

    作者:张萍;陈江华;吴建永;黄洪锋;张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例股静脉双腔插管放置 3月余无并发症的体会

    目的:应用股静脉插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净化,通过精心护理,保持股静脉插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在稍长时间继续透析治疗,为再造内瘘并保证成熟赢得时间.资料:患者男性,62岁,维持性血透2年零8个月,每周规律透析两次,3月前因突发心包填塞,至内瘘闭塞,因不宜立即做内漏再造术,患者又不愿意长期动静脉直接穿刺,故行股静脉插管维持血液透析,待心包填塞治愈或好转后可行内瘘手术.

    作者:姜中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透析液配制差错的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的生理功能是通过透析液来完成,它能从患者血中带走废物和过多的水份,而又能防止体内必要的电解质和水份丢失.配制合格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十分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3次因透析液配制不合格,导致透析终止,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马逸萍;俞爱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配过氧乙酸消毒液应用于 Renatron血液透析器复用机

    目的:探讨自配过氧乙酸消毒液在Renatron透析器复用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普通过氧乙酸加反渗水配制2.1%~3.5%的过氧乙酸溶,代替Renatron透析器复用机专用消毒液Renalin,观察其消毒效果.

    作者:谢丹妮;冯婉娜;李欣;林芝;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HD)并用Epo治疗贫血患者150例,其中50例选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50例选用口服力蜚能治疗,50例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

    作者:潘健涛;蔡宗仰;陈雄辉;周风婵;林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并透析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分析

    为提高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94年7月至今采用YT-HP-160 g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并透析(HD),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朱雪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重滤过血浆交换法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行二重滤过血浆交换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一般情况,评估二重滤过法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即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高胆固醇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9~72岁.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VVH在多器官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CVVH由于操作简单,血液动力学稳定,显示出传统透析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多器官衰竭的抢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000年7月~2001年1月,我们对6例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了CVVH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王关乔;俞铭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敏受者肾移植术前双滤过法血浆分离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47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血透治疗428例,腹透治疗19例.年龄13~70岁,平均36.3岁.初次肾移植427例,男253例,女174例.再次肾移植20例,男8例,女12例.

    作者:黄洪锋;陈江华;王逸民;吴建永;张建国;方廉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在低血钾透析中的临术观察

    透析液的钾离子浓度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钾水平,我们对透析液钾离子浓度进行了个体化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戴铭珠;周莉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速清除透析器材中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方法研究

    随着血液净化中心的快速发展,透析器材等复用越来越多,消毒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过氧乙酸消毒液,具有杀菌效果强、不破坏高分子有机物,并能分解粘附在器材上的蛋白、毒性小的优点.福尔马林存在致癌、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加重贫血等问题.我院1985年以来,用过氧乙酸取代福尔马林消毒透析器材,共达6万余例次,消毒效果确切,但发现因过氧乙酸残留,而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如何对快速清除过氧乙酸消毒液,防止残留致过敏反应方面作了一点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绿萍;郑尘非;梅晓蓉;刘毅;徐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检测

    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在血液透析(HD)前后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血液透析是否充分的指标之一.

    作者:沈清;甘华;谯林;刘俞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抢救成功幼儿毒鼠强中毒10例报告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血液灌流方法成功抢救10例误食毒鼠强中毒的幼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梅;张军;王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封闭式体外浓缩自体腹水回输治疗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封闭式体外浓缩自体腹水回输治疗大量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寻找一种对其治疗确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丽敏;池艳春;杨晓梅;孙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滤过灭菌法制备血液净化置换液

    目的:本文讨论用滤过灭菌法制备血液净化治疗(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CAVH、CAVHD、CRRT等方式)所需大输液级别的置换液.以满足临床需要降低治疗成本.方法:主要使用滤过灭菌方式:特点包括反渗透级水处理系统;循环式供水管路定期消毒;碳酸氢盐透析供给装置;一次性使用经消毒的Bicart干粉;定量平衡系统;二级聚酰胺膜过滤;一级补液前细菌滤过,机器用过氧乙酸连续消毒方式;所制备的置换液可经管路连续输送或用灭菌输液袋收集备用.

    作者:王荣光;唐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定点穿刺形成假性挠动脉瘤用于血液透析的体会

    血液透析的通路大多数为动静脉内瘘,少数为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而患者因为造瘘失败或经济原因不愿插管,使血液透析不能进行.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直接穿刺假性挠动脉瘤的方法维持透析,共168例次,使用时间长达8个月.

    作者:肖艳;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慢性血透患者6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原发病慢性肾炎48例,糖尿病肾病10例,肾移植后失功3例,其它4例.年龄范围14~77岁(平均58±13岁).已行血透治疗0~15年.

    作者:吴建永;陈江华;张萍;袁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委

主办: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