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婵宏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3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早餐后口服,1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24hPro均明显降低(t=8.87、6.95、5.78、5.13、4.21、4.16,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t=4.26、3.91、3.95,均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HbA1C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对照组为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有更优的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传奉;陈笑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同时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22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随访未发生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术后一年植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同时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手术安全,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成;王怀波;江涛;李一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白平肺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水提和半仿生提取)提取芪白平肺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 Welch Materials-C18(250 mm ×4.6 mm,5 mm)为色谱柱;以甲醇0.1%醋酸(33.67)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1 nm。结果阿魏酸组与其它组分离良好,浓度在(0.0134~0.134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93%,相对标准差(RSD)为0.53%。结论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用于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用SBE法提取芪白平肺胶囊阿魏酸含量优于 WE法提取。
作者:孟楣;张贺;魏良兵;王晓玉;李茜茜;李泽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 ,DU)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占消化性溃疡的70%,好发于中青年人群,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其中10%~25%患者常常合并大出血[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平时生活不规律,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旦患病就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已成为消化内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12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分析,探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证据。
作者:王青山;原丽莉;张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对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8例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患者性别、年龄、辅助放疗、肿瘤大体类型、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肿瘤的直径、距肛缘的距离、基底所占肠壁的比例与生存周期的关系分析。结果预后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在预后因素中年龄、浸润深度、复发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 T分期)、复发转移,尤其适用于T1期、高分化腺癌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作为一种补救性措施或辅助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作者:项雄华;张康为;卿艳萍;吴为明;金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治疗;B组患者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周、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并比较。结果治疗前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4.2±0.6) 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3.6±0.6) g/L与B组的(4.1±0.7)mol/L、(3.7±0.6)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0.78,均P>0.05);治疗后1周及2周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分别为(1.6±0.5) mol/L、(1.2±0.3) 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2.6±0.5) g/L、(2.2±0.3)g/L,均明显低于B组的(2.2±0.6) mol/L、(1.4±0.4) mol/L、(3.2±0.6) g/L、(2.6±0.4) g/L (t=4.32、3.58、4.87、3.25,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相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可以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清除自由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峰;任芳;崔宏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孕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放置,每晚1枚,连用10 d。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片阴道放置,每晚1枚,连用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的临床疗效和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6,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2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3,P<0.01)。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较确切,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治疗和预防孕妇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的作用。
作者:杨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 C)的表达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且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和Cys 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肾功能Ⅰ、Ⅱ级亚组患者的 Scr[(62.31±8.85)μmol/L、(63.58±8.01)μmol/L]、Urea 水平[(4.66±0.77)μmol/L、(4.71±0.8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s C水平明显升高且表现肾功能Ⅰ级亚组[(1.03±0.21)mg/L]<Ⅱ级亚组[(1.38±0.28)mg/L]<Ⅲ级亚组[(1.71±0.35)mg/L]<Ⅳ级亚组[(1.97±0.41) mg/L];胱抑素C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ys C水平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并且能够早期反映肾功能损害,其含量越高、肾功能越差。
作者:隋建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保乳术、Patey术及Halsted术治疗Ⅰ期和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4例乳腺癌患者(Ⅰ期和Ⅱ期)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乳术组、Patey术组或Halsted术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清除淋巴结数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远期疗效。结果保乳术组、Patey术组、Halsted术组患者清除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0.53±3.12)个、(12.33±2.82)个、(19.22±4.92)个,Halsted术组明显多于保乳术组及Patey术组(t=3.44、2.98,均P<0.05),保乳术组与Patey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保乳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63%,Patey术组为27.66%,Halsted术组为45.45%,Halsted术组明显高于保乳术组及Patey术组(χ2=4.56、3.78,均P<0.05),Patey术组明显高于保乳术组(χ2=8.84, P<0.05);保乳术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24±6.21)分,Patey术组为(80.11±5.12)分,Halsted术组为(68.43±4.15)分,保乳术组明显优于Halsted术组及Patey术组(t=3.75、3.83,均P<0.05),Patey术组明显优于Halsted术组(t=2.96,P<0.05);三组患者3年存活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有使用保乳术治疗指征时,应首选该手术方式;当患者无使用保乳术治疗指征时,可考虑选用Patey术。
作者:徐乃喜;舒敬德;朱巧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冷刀锥切手术后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收集有生育需求的宫颈癌患者44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冷刀锥切手术23例(观察组)和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手术21例(对照组),随访两组妊娠情况、分娩情况和围生儿情况。结果妊娠情况比较:对照组妊娠15例,妊娠率71.43%,观察组19例,妊娠率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4, P =0.002);分娩情况比较:对照组流产2例(13.33%),剖宫产4例(30.77%),阴道分娩9例(69.23%),平均产程(8.1±1.6) h;观察组流产3例(15.79%),剖宫产6例(37.50%),阴道分娩10例(62.50%),平均产程(7.9±1.5)h;两组比较:χ2分别为1.62、19.654、9.654、0.984;P值分别为0.095、0.000、0.000、0.684。围生儿情况比较:对照组早产2例,胎膜早破1例,出生体质量(3.27±1.15)kg,观察组早产3例,胎膜早破1例,出生体质量(2.81±0.96)kg,两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与根治术治疗相比,冷刀锥切术术后妊娠率高,剖宫产率高。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止吐膏穴位贴敷预防肿瘤化疗后呕吐的效果。方法将98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观察两组预防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为93.9%,对照组为79.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吐膏穴位敷贴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后呕吐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敏;彭莉;傅敏;胡陵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和梗塞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7例初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梗塞组(314例)和出血组(203例),对其临床结果和治疗前后巴氏指数(BI)、简式肢体功能运动(FM)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S)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梗塞组并发症为7.64%,低于出血组的6.45%(χ2=34.67,P<0.05);梗塞组住院时间为(17.32±5.41)d,低于出血组(21.36±6.75)d(t=3.32,P<0.05);梗塞组和出血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梗塞组BI、FM和AS各项评分分别为(61.77±9.38)分、(72.53±4.11)分和(9.26±3.30)分,出血组分别为(58.22±7.96)分、(65.61±3.87)分和(13.62±4.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1、6.54、3.08,均P<0.05)。结论出血性和梗塞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均可明显改善症状,加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患者大程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作者: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的CT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CT显示9例腺性膀胱炎病变中,位于膀胱三角区5例,右前壁1例,左后壁2例,弥漫性病变1例。 CT表现为肿块型8例,病变范围局限(部分病灶可伴有囊性变),仅1例表现为膀胱壁的较广泛增厚。病灶增强前后CT值分别为14.0~45.0 HU、25.0~62.0 HU。结论对腺性膀胱炎CT检查敏感性较高,有一定的特征性和诊断价值。
作者:陶毅;陈广颖;王晓茹;刘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流行于世界范围内,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1]。为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实施包括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血糖监测、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心理护理、应用降糖降压药物、并发症的早诊早治等社区综合干预和治疗策略和措施[2-3]。为验证社区综合治疗策略和措施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对实施了综合防治措施的2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林秀;韩耀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 NAG)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方法将12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1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检测血清Cys C、肌酐(Scr)浓度,比色法测定人体尿NAG活性,检测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结果 Cys C、尿NAG、Scr、UAER/24 h分别在四组中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Cys C、尿NAG分别与Scr、UAER/24 h均呈正相关。 Cys 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8%、76.1%、97.8%;NAG分别为83.5%、71.7%、95.6%。结论血清Cys C和尿NAG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理想指标。
作者:张华;陈旭义;杨波;张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适宜的麻醉方式对于保证剖宫产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合适的麻醉方式应当尽量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避免由于子宫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胎儿缺氧,甚至死亡[2]。本研究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勇江;殷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E患儿68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或高压氧舱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联合治疗。比较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85,P<0.05),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患儿在治疗10 d和20 d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d:t=9.451,P<0.05;20 d:t=12.83,P<0.05),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组(10 d:t=3.755,P<0.05;20 d:t=3.533,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两者联合用于HIE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临床治疗HIE的理想措施之一。
作者:黄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COPD也称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1],主要特征为呼吸道气流受限,产生慢性咳嗽、咳痰或者呼吸不畅,病理特征为气道及肺部产生慢性炎症。我院对30例COPD患者在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吸氧、祛痰、止咳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伟峰;赵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拉氏普罗威登斯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39例拉氏普罗威登斯菌感染病例的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39例拉氏普罗威登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敏感率分别为87.2%、64.1%。结论拉氏普罗威登斯菌感染病例首选亚胺培南,也可试用阿米卡星。
作者:陈海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消化科常规治疗,使用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评分明显降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比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红;王银章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