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王瑞珊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各类食品的卫生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实验室检测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哈尔滨市南岗区2002-2005年食品平均合格率为86.00%,合格率比较高的食品是醋、方便面、酱油、蒸馏配制酒,分别为97.99%、97.95%、97.39%和97.05%.矿泉水、纯净水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71.16%、79.24%.结论 矿泉水、纯净水合格率比较低是导致食品合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示卫生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执法力度,以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刘卓;吴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Herrera产前生物社会心理模型预测早产的效果及其在上海地区的适用性.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Herrera模型对前来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13周及以上的孕妇进行调查和随访,分别在13~27孕周、28~32孕周和33孕周~分娩3个时期对其妊娠情况进行评分和危险分组.记录研究对象的围产期结局.结果 Herrera模型判定的高危妊娠者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大(OR:10.4,95%CI:3.1~34.8),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8%和97.8%.ROC曲线分析发现,33孕周~分娩时期模型评分预测效果优于其他2个时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703~0.910).仅有2名孕产妇存在焦虑,故未能对模型社会心理部分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论 Herrera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早产的发生,但该模型的社会心理因素指标不太适宜上海孕产妇妊娠期危险因素评价,还需要根据上海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修正.
作者:袁伟;窦丽霞;Julian A.Herrera;杨秋英;程海东;高尔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效果.方法 选自2004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儿50例为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同时对60例应用抗生素但未服用微生态制剂的患儿作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治疗组AAD的发病率为8%(4/50),对照组的发病率为46%(28/6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症状较轻.结论 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焦志勤;张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冲击,妇幼保健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然而黑河市认真贯彻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并将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合并,即一套领导班子、两块牌子,技术力量统一安排,财政及设备资源共享,妇幼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两项工作统筹安排,避免了资源和人员的浪费,避免了工作互相争嘴和扯皮现象.
作者:谭畅;王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腹部多房多腔脓肿是由于脓腔大,经过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程反复迁延,脓腔逐渐纤维化,由单一的脓肿而逐渐形成多房多腔脓肿,往往手术难以一次性完整的切除,如果这样的脓肿又位于深部隐蔽处,例如:肝左叶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因无法直视,手术操作非常困难,被视为外科难治性脓肿.
作者:李刚;梅长杰;马计超;刘桂英;李怀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九江市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历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资料、监测哨点资料、特殊人群筛查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到2006年10月已累计报告4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4人,死亡7人.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病例,HIV/1B亚型是主要流行株.结论 近年来,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在外出打工农民工中存在流行危险,应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肖云;吴金灿;孙亚明;张红波;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经办模式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经办模式: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经办、医疗保险中心经办、商业保险公司经办.
作者:王利燕;袁长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RH患者65例,分别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态度与能力,根据评定结果进一步对双方实施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经半年以上的家庭护理态度与能力的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较前明显理想.结论 改善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态度与能力能有效控制RH患者的血压.
作者:朱胜春;赖瑞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自办酒席聚餐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厨师对酒席烹调环境和食品卫生要求的意识较为淡薄,群体性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田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脊柱是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尤其是胸、腰椎多见,占脊柱转移癌的90%左右,疼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的患者因此而瘫痪.放射治疗作为缓解骨转移癌的主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确切.本文回顾我院应用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癌68例,就其止痛效果及远期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贾(鑑)慧;矫德馨;孙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赣榆县为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重点疫区,多年来一直开展该病的监测与防制工作,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HFRS监测点,全面开展了人间疫情、鼠间疫情及控制效果的监测.
作者:张明磊;王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未育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现状,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社会因素.方法 在深圳市福田下沙社区收集未生育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共50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置器前对未育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曾用避孕方法、选择IUD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未婚组<20岁的置器妇女占26.9%,已婚组仅为0.4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曾用避孕方法中,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仍是为常用的避孕方法,在此次选用IUD而不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原因中,未婚组以配偶不愿使用避孕套为首要原因,占46.9%,而已婚组占17.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紧急避孕药的使用中,45.9%的未婚妇女使用过紧急避孕药,而在已婚妇女组中,仅25.9%的妇女曾使用过.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未婚未育妇女初次性生活年龄提前而结婚生育年龄较晚,选择避孕方法依从于男性是此类人群选择IUD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晓慧;杜天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健康是伴随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重要的资本.国民健康与和谐社会、人力资本、国家强盛存在诸多良性互动关系.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保健水平,提出建立健康促进的教育体系、完善健康促进的运行体系、构建健康促进的法制体系等策略与措施.
作者:王长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性肠梗阻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结合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老年性肠梗阻53例的诊治体会,对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程文元;叶昆连;戴振华;刘春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HRV)明显异于正常[1],但是,目前对EH患者子代亲属的血压及心率变异规律报道较少,笔者对42例有EH家庭史的EH患者的心率、BPV进行分析,并与45例父母均无EH史的EH患者比较以了解其特点.
作者:籍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与弱视之间密切相关,有报道63.41%的弱视与屈光因素有关[1],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产生重大影响.多项研究表明有十几种微量元素与眼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也对多种眼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杨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各途径知识掌握的有效性,探讨针对农村急诊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信函问卷、实地测试等调查.结果 基层医务人员急诊知识掌握程度偏低,55.60%通过自学获得.专项培训的人员急诊知识掌握比较准确.县、乡两级医务人员对急诊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急症防治知识获得途径单一、掌握程度不高,需要强化实践性的急诊急症防治知识的学习.
作者:滕永军;王燕炯;杜婉丽;王金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徐州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出生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原因,为采取进一步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择1 995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HBV-M,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HBsAg阳性原因.结果 徐州市1998-2004年间出生儿童的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0.80%、50.58%、0.65%、0.70%和0.15%.其中,16例HBsAg携带者中,13例抗-HBs、HBeAg同时阳性.母亲为HBsAg阳性的子女成为HBsAg阳性的危险性是阴性母亲子女的67.67倍.结论 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市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已降到较低水平,母婴阻断失败是感染的重要原因,应加强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对策的研究.
作者:余加席;王保安;邱祥鹏;汤希志;胡传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农村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1.1 婚丧嫁娶婚丧嫁娶这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不免亲朋好友聚餐,家庭里本身只够几个人生活的锅碗瓢盆和相应的加工设施与突然增多的就餐人数不相适应,这就增加了中毒因素,尤其在农村此类中毒尤为突出.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