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 657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王辉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英国立明视窗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回顾性分析法.结果 (1)各年龄段男性CT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女性CT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2)在门诊病人中,男性CT感染率(21.93%)明显高于女性(16.56%)(x2=7.88,P<0.005);而其中皮肤科门诊病人中,男、女CT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1,P>0.05).(3)来自皮肤科的女性患者感染率(22.33%)明显高于来自妇科的患者(1656%)(x2=4.28,P<0.05).结论龙岗地区男性感染CT的机会各年龄段均等,而女性20岁年龄段阳性率高达18.75%;男性CT总体感染率比女性高,来自皮肤科的女性CT感染率高于来自妇科的女性.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鱼腥草针雾吸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通过对我院350例2003年5月-2004年10月期间住院病人观察,结果表明:使用鱼腥草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值得使用.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风湿性心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有无血栓形成,各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情况,瓣口面积,瓣口血流速度,反流面积,估测肺动脉压.结果所累及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交界粘连,开放受限,继发房室增大,室壁增厚,左房血栓、肺动脉高压等.多累及二尖瓣,其次主动脉瓣、三尖瓣,而几乎不侵犯肺动脉瓣.结论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逐渐普及,对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谷晶;常红;崔波;闻月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吗啡镇痛的副反应观察与护理

    剖宫产术后使用吗啡镇痛效果确切且应用较普遍,但有一定的副反应[1-2].为预防和处理其副反应,我科自2002年3月开始对剖宫产术后使用吗啡镇痛的产妇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瑞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社区门诊的静脉输液者心理行为需求与对策

    目的探索在社区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患者的心理行为,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57名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行为进行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一半的输液者学历在大专以上,她们强烈的需求是关心输液药物名称、作用和副作用,关心输液时注意事项和希望护士在身边巡视,担心的是打错针、配错药和遇到不细心及技术差的社区护理人员.结论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知道技术不足.

    作者:刘颜;伍友春;卢祖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脑疝91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脑疝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采用小剂量、短间隔、速度快的方法,治疗和控制脑疝.结果多数脑疝患者在72小时内得到控制,占49.5%.小脑幕切迹疝84例,死亡25例,小脑扁桃体疝7例,全部死亡.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重点应用脱水疗法,降低颅内压,使移位的脑组织尽快复位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邸顺祥;丁会;闫秀彬;刘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护理角度浅析烧伤病区及院内感染的因素与对策

    1 病房空间及床间距的大小与院内感染在1985年以前,我们烧伤科的病人无论烧伤面积大小,病情轻重,都住在同一病区,当时由于条件所限,特护病房只有两间,每间约12 m2,一般收容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病人,而中、小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是8~9人同住在一个约30 m2的房间里,如遇成批烧伤病人救治时,病房就显得更加拥挤、混乱,尤其是上午,医生要查房,换药,护士要给患者翻身,打针,在这样的条件下,要防止交叉感染非常困难.

    作者:娄英征;赵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 866名托幼园所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及时检出患有国家规定的不得从事托幼园所工作的人员,确保入园儿童的健康.方法由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幼保健院专业技术人员对托幼园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结果3年间在3 866名工作人员中3种传染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其中已在岗人员占37.1%,新上岗人员占62.9%.乙型肝炎24例、滴虫性阴道炎8例、梅毒3例.结论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把精神性疾病的筛查纳入体检内容之中.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整治.

    作者:富丽敏;刘激来;秦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5例羊水过少治疗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羊水过少经治疗后能否对妊娠结局产生有利影响.方法妊娠35周以后通过B超诊断羊水过少的孕妇45例,每天用能量合剂加0.9%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各500ml静点,并适量饮水1 000ml.5天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监测治疗前后羊水指数(AFI)、脐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比值(S/D),观察出生后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羊水过少经治疗后羊水指数及脐血流S/D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38例,与治疗无效组7例比较,羊水污染和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无效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6例,占85.71%.结论此方法治疗羊水过少,可增加羊水量,降低脐血流阻力,从而改善过少羊水的妊娠结局,但治疗同时应注意纠正IUGR.

    作者:周剑白;王丽英;陈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妇科常见病500例分析

    目的通过本组500例的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了解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价值.方法从我科2002-2005年阴道超声检查病例中随机抽样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00例检查中,有各种妇产科疾病的394例,无异常的106例.结论妇产科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阴道超声检查有它的独特优点,诊断准确率高,无创、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群众易于接受,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大丝虫病的监测力度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丝虫病流行于80多个国家,感染者近1.5亿人.我国的丝虫病虽已基本被消灭,但传染源仍未能完全被控制,而且传播媒介广泛存在.因此,应加大丝虫病的监测力度.

    作者:吕冬云;庄树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对龋病认知情况的调查

    龋齿是口腔牙齿的硬组织被逐渐破坏的一种疾病,分布范围广泛,已成为近代人类主要疾病之一.国内资料报道,我国成人的龋患率为50%左右,儿童龋患率在50%~70%之间[1].近几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及乳牙保健工作,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饶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全面开展模式初步探讨--附6 209例筛查结果报告

    目的初步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全面开展模式,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小儿,早期干预,减少残疾.方法以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为切入点,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指导方向,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依托,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系统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自2003年9月1日-2004年10月30日共活产婴儿6 323例,对6 209例婴儿及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筛查率为98.19%,经过初筛、复筛,未通过者38例,确诊新生儿听力障碍14例,新生儿听力障碍(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0.22%.其中双侧听力障碍9例,发病率为0.1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小儿有效的方法,在预防聋哑和语言障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饶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以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的模式,值得其他妇幼保健院(所)参考,也为今后减少我县聋哑残疾儿童的发病率,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马桂云;高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目的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的耐药性.方法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缩短检验科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报告时间,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和分级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结果抗菌药物的滥用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以上采取的控制措施初见成效.

    作者:宋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析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者:谷光;王艳梅;谷广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哈尔滨市1 140例出生婴儿体重分析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性别、胎次、孕周、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将近3年来住院分娩的1 140例出生婴儿的体重及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男婴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女婴.出生婴儿体重随着胎次和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出生婴儿体重增加,剖宫产率亦增加.早产儿和双胎是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指导孕期卫生,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孕妇的合理营养指导,适时终止妊娠,以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作者:高晓岩;李佳;刘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孕产妇安全育儿知识调查分析及对策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使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内容更加完善,对100例孕产妇进行了安全育儿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孕产妇接受育儿知识培训的时间极短,安全育儿知识普遍缺乏.提示: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安全育儿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孕妇学校中增设安全育儿知识课程,从建孕卡开始至产后访视等各个环节的保健人员均要重视安全育儿教育,临床母婴同室、儿科病房更是安全育儿知识教育的好场所.

    作者:沈佩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预防青少年艾滋病工作迫在眉睫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无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无预防的疫苗.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我国疫情也十分严峻,艾滋病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调查,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了100万人,其中以15~19岁的青少年为主.因此,开展青少年预防AIDS知识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了解AIDS,学会自我保护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作者:梁淑丽;孙占宁;袁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对786例早孕妇女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镇痛显效率为100%,具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扩张宫颈作用,且无人流综合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

    作者:钟华;吕秀琴;迟玉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哈尔滨市道外区居民1997-2003年肿瘤患病情况分析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哈尔滨市道外区居民肿瘤患病情况,为开展我区肿瘤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7年1月-2003年12月对道外区居民肿瘤患病水平进行了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作者:陈东伟;陈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湖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发生的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有创性操作及病原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NICU医院感染多见于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以早产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湿肺为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NICU的环境设置欠合理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宋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