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看健康工作的地位

孙莉;张艾莉;赵岚

关键词:群体,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工作, 优势人群, 医疗单位, 离休干部, 健康问题, 健康体检, 汇总分析, 处级干部, 职称, 数据
摘要:对2007年度已行健康体检的我院离休干部、正高职称和处级干部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医疗单位的优势人群中,仍存在很多健康问题.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自我检查对女性乳腺癌检出及预后作用的荟萃分析

    目的 评价乳腺自我检查(BSE)对女性乳腺癌检出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196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拟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7篇文献)被纳入荟萃分析.实施BSE者(干预组)随访5年、>5年、>10年间乳房肿块活检率分别为1.27%、2.47%、2.50%,明显高于未进行BSE者(对照组)(均P<0.05),后者各随访时间段乳房肿块活检率分别为0.73%、1.59%、1.62%;就乳腺癌确诊率和病死率而言,各个随访时间段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SE对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及降低该病病死率似乎没有帮助,但能够增加女性乳房肿块的活检率,因此乳腺癌早期发现工作中完全摒弃BSE还为时尚早.

    作者:柯熹;XU Le;李琳;陈欣彦;SHI Yong-chao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脂异常的预防与生活方式管理

    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疏水分子,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一起组合成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所以,血异常通常是指血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ednsity lipoprotein chnolesterol,LDL-ch)、TG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折固醇(high ed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降低.

    作者:刘爱萍;王培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人群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

    据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5%,2050年将上升到28%以上.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世界的1/5,已成为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多的国家[1].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因为新陈代谢和身体各主要器官功能衰退,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在老年人的发生率远比其他年龄组高;加之不合理用药和多药并用等因素影响使老年人ADR增多,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大难题.

    作者:WANG Zhi-hong;唐春燕;YI Na;覃正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血管健康评价与心脑血管病风险预测是当前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的热点课题之一[1,2],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显示[3,5],劲动脉超声检查不但可以用于自然人群严临床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的风险预测,而且可以用于血管健康的评价与健康管理咨询指导.

    作者:师绿江;武留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的3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社区干预一年,于干预前后记录血压,并在给予统一指导语的前提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继续下降,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40.1%上升到67.7%(x2=57.59,P<0.05).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好于干预前(P<0.05).而物质生活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3,P>0.05).以41分为SDS粗分分界线判断抑郁发生率,干预前22.7%,干预后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5,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干预是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措施.

    作者:刘纪改;ZHAI Xiu-ling;李晓鲁;刘静静;ZHANG Na;王光海;CAI Wei-do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旨在建设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1-4].

    作者:鲍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1],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其中健康评价是关键,健康干预是手段,健康促进是目的,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使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不能形成有效的健康循环就不能成为健康管理[2].

    作者:王清梅;孔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孕妇的健康管理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HBsAg)阳性率为9.09%,HBsAg阳性孕妇所产婴儿如不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垂直传播感染率较高,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有效的健康管理干预,尽可能阻断母婴传播,对控制我国HBV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妇女常见病普查状况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三师(农三师)于2007年3月8日至2008年9月5日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工作,为36 227名已婚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和汉族育龄妇女进行了妇女常见病普查.危害维汉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宫颈炎,其次是盆腔炎及阴道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提示人们要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自觉定期做妇科病普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高海英;侯林霞;许兴萍;王丽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蛋白肽抗衰老过程的应用研究

    抗衰老作为一门学科,既古老又新潮,可以说人类有医学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对抵抗衰老的需求和研究.在西方学界站在各自不同的文化、伦理、社会以及营养、医学的角度,向着同一个目标--抗衰老做着长时间的不停顿的努力.

    作者:陈栋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看健康工作的地位

    对2007年度已行健康体检的我院离休干部、正高职称和处级干部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医疗单位的优势人群中,仍存在很多健康问题.

    作者:孙莉;张艾莉;赵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南虹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优化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珠海市南虹社区231名29~65岁居民进行为期半年的健康调查、评估、干预,并进行健康管理前后效果评价,选择38名慢性病患者采用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模式.结果 231名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参加知己管理模式的38名慢性病患者6个月后平均体重下降1.3 kg,体重指数下降0.5,腰围减少1.8 cm,健康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社区进行居民健康管理是十分可行和有效的,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服务模式.

    作者:WAN Xing-ming;黄慧恒;XIE Xu;曹德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

    糖尿病是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易感于中老年人群,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

    作者:陈玲;王桦;袁胜;杨仁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人性化护理提高疗养效果

    飞行人员疗养是通过正规科学的疗养方法,使之在疗养过程中机体接受各种有益的生物理化因子和社会心理环境因子等的综合作用,配合体能训练及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以达到改善和加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调节异常的生物节律,整体上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延长飞行年限的目的.人性化护理注重疗养护理工作内容安排及规律细节变化调整,实现了以疗养员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的护理工作模式[1].我们在疗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养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王育育;方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上海市某社区居民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关于骨质疏松(OP)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整群抽样,分次进行,以长风社区的中老年居民为对象,医务人员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健康教育贯穿始终,随后择时进行意见征询和二次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结果 基线调查3524人,有效问卷3367份.男女比例为1:2.10,平均年龄(61.3±10.2)岁.居民的OP KAP水平总体不高:听说过OP名词的76.72%,对自身骨健康判断基本正确的占60.11%,知道OP发病因素的占42.26%,了解OP诊断方法的占37.75%;不同群体居民OP KAP水平存在差异;相关知识问题中,诊断方法知晓率低;2281人参加了二次调查,OP KAP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39人参加了OP防治活动意见征询,99.86%认为必要,96.92%表示满意,98.54%准备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骨健康状态.结论 人们对自身骨健康状况和OP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是OP在现代社会流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此因素可为针对性健康教育所改变.

    作者:刘仲华;张依群;盛建华;CHEN Xu-sheng;董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药物综合干预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目的 观察健康促进手段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评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院104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使用卡介苗(单独BCG组)膀胱灌注治疗,另一组使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同时行健康促进手段(BCG+健康促进组),观察其肿瘤复发、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7.3~36.0个月,平均28.5个月.单独BCG组复发17(17/51)例,0~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分别为2、6、9例,第1年复发率为3.9%,第2年复发率为11.8%,第3年复发率为17.6%;BCG+健康促进组复发11(11/53)例,0~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分别为2、7、2例,第1年复发率为3.8%,第2年复发率为13.2%,第3年复发率为3.8%,第1、第2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5).两组首次膀胱癌术后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感受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满3年进行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评价,BCG+健康促进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x2=6.47,P<0.05),自我感受评价负面情绪明显减少(P<0.01).结论 对膀胱癌术后患者使用健康促进手段可显著降低其远期肿瘤复发率,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

    作者:罗小冬;郭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读者调查分析与思考

    开展读者调查是杂志与读者进行沟通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杂志了解读者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杂志根据读者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办刊方向和报道重点,从而更贴近读者,更受读者欢迎.读者调查有许多方式,如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等.

    作者:韩静;孙志谦;李立;白淑华;王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拉玛依油田职工慢性代谢紊乱疾病调查与干预策略

    本体检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克拉玛依油田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将筛查出的慢性代谢紊乱者进行分组分析,并针对地区性生活方式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以期降低慢性代谢紊乱疾病的患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苗;卢琰;张莉;黄军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是一个提供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包括对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进行系列的评估;依据专业机构发布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南,指导和帮助个体或群体避免和改变影响健康的行为及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以及在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过程中,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员、患者的看护者及患者进行协调和沟通,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并对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成本效益评价[1].

    作者: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人群结直肠癌的健康管理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1],但可预防[2],它多遵循从腺瘤到癌的演变过程,适合在无症状人群中筛查[3],大规模筛查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4].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与遗传、饮食、活动和心理等相关,在社区开展结直肠癌防治有一定优势.两年来,我们不断学习和调查并在一居民区开展筛查[5],有一些体会.

    作者:何晓丽;张超彦;于大洋;王翠华;孙志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