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圣银;陈建勇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下标尺定位方法辅助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3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据镜下标尺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印迹长径将患者分为双束重建组(21例)和单束重建组(15例),采用标尺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股骨解剖印迹中心结合局部解剖标志及钟表法确定重建位置后,取自体腘绳肌腱解剖重建损伤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23 ~26个月,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方法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双束重建组术后IKDC评分优良率90.4%( 19/21),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62.5±6.5)、(93.8±9.9)分,Tegner 评分分别为(4.2±1.3)、(6.6±1.9)分;单束重建组术后IKDC评分优良率86.7%( 13/15),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61.7±7.1)、(94.2±9.6)分,Tegner评分分别为(4.1±1.5)、(6.5±1.7)分.两组组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82、6.33,t值分别为2.31、5.60,3.55、7.09,P均<0.05),两组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5、2.04,t值分别为0.64、1.23,0.48、0.09,P均>0.05).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标尺测量结合其他传统方法定位解剖重建损伤前交叉韧带,简便、直观、有效,可个体化调整韧带的重建位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白伦浩;傅永慧;王广斌;贺明;王佳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人群的增加,骨科高龄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下肢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患.且因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发生衰老性退变,并存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和多系统器官功能的退行性改变等高危因素,对麻醉手术耐受力和适应力差,使得围手术期麻醉风险增大,而脑作为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器官,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代谢极为活跃,易受麻醉因素影响.因此,进一步了解下肢手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对脑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宏月;刘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15岁,主因“大便次数增多3个月,血便,发现盆腔占位2个月”于2011年8月15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触及10 cm×8 cm肿物,质硬,固定,边界不清,无压痛,肝大,肋下6 cm可触及.患者行肠镜检查,活检病理为结直肠黏膜慢性炎.腹盆CT示:腹腔及盆腔多发大小不等软组织密度肿块,肝内多发占位,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2011年8月25日盆腔占位穿刺活检病理: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al,DSRCT).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结蛋白(+),尤文氏肉瘤标记(+),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灶状+),Wilms肿瘤1(-).
作者:程魏;张兰凤;韩锐莉;牛素彦;李晓丽;焦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9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测定溶栓前,溶栓后1、2、3、24、48 h血清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溶栓前内皮素1浓度(82.1±11.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8±5.2)ng/L(t =73.0169,P<0.01);溶栓后24h内皮素1浓度(64.2±10.5)ng/L、48 h内皮素1浓度(32.6±11.5) ng/L显著低于溶栓前(P均<0.05).观察组溶栓前一氧化氮浓度(3.8±0.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5±1.0) μmol/L(t=6.9757,p<0.01);溶栓后24h一氧化氮浓度(4.5±0.9) μmol/L、48 h一氧化氮浓度(4.9 ±0.7) μmol/L显著高于溶栓前(P均<0.05).结论 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1~3h,内皮素1、一氧化氯参与心肌再灌注早期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杨翰杰;尹志超;陈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的急诊诊断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及泌尿外科2000 -2010年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合并后尿道断裂41例,合并膀胱破裂15例,4例同时有后尿道断裂和膀胱破裂二种合并伤.41例合并后尿道断裂中6例病情较重,只行膀胱穿刺造瘘,29例行尿道会师术加牵引,6例未能手术;15例合并膀胱破裂的患者中2例行尿道会师术和膀胱修补术,另外11例膀胱破裂者行膀胱修补术,2例未能手术.本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5.4% (8/52),6例未能行急诊手术者死于不可控制的出血,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骨盆骨折并发症多,应尽早明确诊断;对常规抗休克无效者可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术及急诊介入栓塞术止血,待病情稳定后进行相关处理.
作者:李金雨;陈桂喜;吴燕生;郑志鹏;石聪辉;陈功雷;曾庆诠;曾志伟;李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血清钠(MELD-Na)评分联合血清内毒素、胆固醇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随访6、12、24个月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Na分值,测定血清内毒素、胆固醇浓度,分析MELD-Na分值联合血清内毒素、胆固醇浓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 随访6个月,19例死亡;随访12个月,59例死亡;随访24个月,77例死亡.6、12、24个月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Na分值、血清内毒素、血清胆固醇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8、-9.22、11.40,-4.65、-19.60、16.20,-20.0、-18.7、17.3,P均<0.05).MELD-Na分值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佳临界值为32分,MELD-Na分值增高患者死亡风险也增加;血清内毒素预测患者死亡的佳临界值为≥12 ng/L,血清胆固醇预测患者死亡的佳临界值为≤1.70mmol/L,血清胆固醇降低、内毒素浓度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结论 MELD-Na评分联合血清内毒素、胆固醇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作者:伏玲;余学春;董静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 =30).监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4)、拔管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及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全麻药的用量,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T4、T5与T1比较,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F组内=17.352,F交互=4.326,F组间 =8.652;F组内=11.561,F交互=5.241,F组间=7.248;P均<0.05);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用量分别为( 1.40±0.30)肺泡低有效浓度(MAC)及(0.34±0.08)、(6.20±0.32)、(448±24) mg.B组患者分别为(1.00±0.12) MAC及(0.18±0.03)、(4.10±0.31)、(393±26)mg(t值分别为0.37、0.21、1.24、3.46,P均<0.05);两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出现咽反射时间[(18.00±1.27)、(12.31±2.54) min]、拔管时间[(24.03±2.42)、(16.05±1.20) min]、完全清醒时间[(29.54±5.24)、(19.25±2.64)min],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3.68、1.35,P均<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够保证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较,前者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缩短拔管的时间,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宏月;刘秀珍;魏昌伟;王卓强;王恒林;张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有创(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3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创组机械通气2h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5)、(7.23±0.02),(92.4±14.5)、(51.3±9.4) mm Hg,(56.0±7.7)、(82.6±8.1)mm Hg,(10.5±1.1)、(8.5±1.2)分、(110±12)、(131±19)次/min,( 26±4)、(35±8)次/min,P <0.05或P<0.01];而无创机械通气组仅PaO2、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78.6±8.8)、(53.1±8.9)mm Hg,(110±24)、(128±23)次/min,(26±5)、(36±9)次/min,P均<0.05],6h后pH、PaCO2、GCS才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3、7.25 ±0.01,(59.0±6.3)、(79.8±7.0) mm Hg,(10.6±2.0)、(8.5±2.5)分,P<0.05或P<0.01].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5±4)、(14 ±4)d,t=1.102]、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68±25)、(170±23)d,t=1.214]、ICU病死率[分别为(22.8% (8/28)、21.6%(8/37),x2=0.016]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组可以更快地改善病情,无创机械通气组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但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无明显差别.
作者:曲茂兴;于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多药联合预防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肺癌术后接受多西他赛+顺铂辅助化疗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止吐方案为化疗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次,第1~5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次,第1~3天.治疗组57例,在对照基础上加用异丙嗪25 mg/次、甲氧氯普胺10 mg/次,化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第1~5天;奥美拉唑40mg/次,化疗前45 min静脉滴注,第1~5天.观察两种方案对预防急性、迟发性恶心、呕吐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预防急性恶心、呕吐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防迟发性恶心第2、3、4、5天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7.7% (50/57)与72.4%( 42/58),x2=4.21;84.2%( 48/57)与67.2% (39/58),x2 =4.49;91.2% (52/57)与77.6%( 45/58),x2=4.05; 94.7%( 54/57)与81.0%(47/58),x2=5.04;P均<0.05],预防迟发性呕吐第2、3、4、5天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1.2%( 52/57)与74.1%( 43/58),x2=5.84;91.2% (52/57)与70.7%(41/58),x2=7.84;94.7% (54/57)与79.3% (46/58),x2 =6.03;98.2% (56/57)与87.9% (50/58),x2=5.77;P均<0.05].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头痛、便秘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5.8% (9/57)与20.7%(1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49).结论 多药联合可显著降低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特别是对迟发性恶心、呕吐有更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朱强;臧琦;孟祥靖;孙东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呼吸力学的变化,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择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 Ⅰ、Ⅱb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 =30)和乌司他丁组(U组,n=30).U组人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 U/kg溶于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kg· 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13)、手术开始后60 min(T4)、术毕拔管前(T5)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肺顺应性、气道峰值压力、气道平台压力、吸气阻力、呼气阻力.结果 两组患者T2与T1比较,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升高[U组患者T2、T1心率:(90.2±13.5)、(78.6±10.4)次/min,平均动脉压:(15.5±2.3)、(12.1±1.5) kPa;C组患者T2、T1心率:(94.3±15.4)、(81.6±12.2)次/min,平均动脉压:(16.8±2.6)、(12.6±1.8)kPa;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T3、T4、T5与T1比较,肺顺应性均降低[U组患者在T3、T4、T5、T1时肺顺应性分别为:(51.23±12.33)、(50.35±13.29)、(50.65±13.16)、(53.69±14.34) mL/cm H2O;C组患者在T3、T4、T5、T1时肺顺应性分别为:(41.56±11.20)、(42.02±10.12)、(39.85±10.31)、(53.45±15.21)ml/cm H2O,P均<0.05],气道峰值压力[U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3.04±2.14)、(13.12±2.42)、(13.22±2.48)、(12.04±2.12)cm H2O;C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6.25±3.27)、(15.56±4.34)、(16.64±3.45)、(13.12±2.32)cm H2O]、气道平台压力[U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0.54±2.46)、(11.76±3.11)、(12.02±3.25)、(9.48 ±2.13)cm H2O;C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5.02±3.87)、(15.51±3.13)、(15.67±3.02)、(9.25±1.26)cm H2O]、吸气阻力[U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8.56±2.52)、(9.31±3.06)、(8.44±2.45)、(8.25±2.20)cm H2O;C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1.52±3.06)、(12.16±3.02)、(12.83±3.14)、(8.31±2.24)cm H2O]、呼气阻力[U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0.22±2.24)、(10.34±2.66)、(10.27±2.22)、(8.46 ±2.37)cm H2O;C组患者在T3、T4、T5、T1时分别为(14.43±3.18)、(14.56±3.32)、(14.46±3.52)、(8.55±2.18)cm H2O]均升高(P均< 0.05);U组患者在T3、T4、T5、T1时肺顺应性降低的幅度及气道峰值压力、气道平台压力、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C组患者(F值分别为6.167、3.138、4.137、5.217、4.361,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减轻肺损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中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秀珍;魏昌伟;王卓强;葛彦虎;王军;丁捷;陈剑;张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64岁,农民.以发热9d,腹胀、恶心1周来院就诊.9d前无原因及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9.2℃,时有寒战.在当地诊所以“感冒”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著.1周前出现腹胀,无腹痛、腹泻,同时感恶心,时有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无反酸、嗳气;到当地县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1.87×109/L,血红蛋白139 g/L,血小板66×109/L;尿常规:蛋白(+++),隐血(+).肾功能:K+3.8 mmol/L,尿素氮37.07 mmol/L,血肌酐526 μmol/L.
作者:刘明亮;杨小娟;安智;李娟;张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62例患者中36例(58.1%)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5例(24.2%).全组共清扫淋巴结1954枚,平均每例清扫31.5枚,187枚(9.6%)淋巴结有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病变长度、胸段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和胸部淋巴结转移、胸部淋巴结转移组数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976、1.346、3.012、2.023、2.254,95% CI分别为1.436 ~ 2.538、1.032~1.683、1.572 ~6.825、1.463 ~4.745、1.483 ~4.952,P值分别为0.035、0.041、0.012、0.025、0.020).结论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子是施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根据,其有效性还需在临床试验中验证.
作者:马良赟;廖泽飞;王耿杰;张乐;赖奕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MP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性别间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MPG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男性占71.43% (75/105),女性占28.57% (30/105).(2)平均年龄:男(40.25±15.50)岁,女(36.23±15.26)岁,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1.206,P>0.05).(3)临床表现:在病程长短和血尿、水肿、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平均血压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尿占56.19%(59/105).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男、女性分别为69.33%(52/75)、63.33%(19/30),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2,P>0.05).(4)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免疫球蛋白、补体、尿素氮、肌酐男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补体C3降低占53%(53/100).合并肾功能不全男性为24.00%( 18/75),女性13.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72,P>0.05),尿素氮的平均值高于正常.(5)病理方面:免疫荧光检查除无小球的5例(男3、女2)外,有不同免疫复合物沉积男性占93.06%( 67/72),女性92.86%( 26/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1,P>0.05).(6)危险度评价,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6,P>0.05).结论 MPGS男性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补体C3降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男女性别间无差异.
作者:张亚莉;冯婕;姜莎莎;孙吉平;冯学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调节界面,保护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结核性脑膜炎时,血脑屏障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对抗结核药通透性有所改变,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毛细血管与神经组织之间的屏障,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保持脑的内环境恒定.血脑屏障包括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血-脑屏障、脑脊液-脑肿瘤屏障、脑脊液-淋巴屏障等.通常所说血脑屏障是指血-脑脊液屏障.研究表明,血-脑脊液屏障有3层结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胶质细胞足突.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无孔,细胞间有闭锁小带,细胞吞饮泡很少,细胞内含有丰富的酶系统,但缺乏收缩蛋白.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通过胃镜加活检确诊胃癌患者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71.25% (114/160)],且男性感染率较女性偏高,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Z=2.303,P=0.021);胃癌大体形态:≤35岁者以BorrmannⅢ、Ⅳ型为主(9例),随年龄增长BorrmannⅢ、Ⅳ型减少,Borrmann Ⅰ、Ⅱ型增加;男女胃癌发病比例为2.26:1,但青年人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男性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Z =3.599,P<0.001);各部位胃癌组织类型均以低分化腺癌为主,随年龄增长低分化腺癌等高度恶性癌有下降趋势(x2 =9.831,P=0.042).结论 胃癌发病与HP感染有关;随年龄增长,BorrmannⅢ、Ⅳ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Borrmann Ⅰ、Ⅱ型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部位呈上移趋势;高恶性度比例呈下降趋势.
作者: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因出血转开放手术5例,因术中病理为乳头状癌转开放手术11例.术后皮下淤血5例,皮下气肿10例,颈部及胸前皮肤发紧不适7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105例均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熟练细致的腔镜操作技巧,熟悉甲状腺的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妥善处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勇;汪波;高友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3例行360°胃底折叠术,5例行270°胃底部分折叠术.4例采用丝线缝合修补食管裂孔,4例应用补片修补食管裂孔.结果 8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 120±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12)ml,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4.5±2.5)d.术后症状完全消失7例,好转1例.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鹏;张国志;陈建立;李曙光;崔明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SAP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组(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生长抑素等用奥曲肽注射液0.6 mg或注射用生长抑素6 mg加于50 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静脉注射,24h维持,连续1~2周;生长激素4U,每天2次,肌内注射,连续1周.用药均在入院后24h内开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62.6±12.5)h、(4.6±1.2)d与(5.4±1.3)d]较对照组[(84.6±15.2)h、(6.5±1.5)d与(7.2±1.2)d]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2.440、2.408、2.132,P均<0.05);血淀粉酶下降较快(t=2.384,P<0.05);APACHEⅡ积分至第4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t =2.590,P<0.05);至第10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5% (5/27)、36.0%( 9/25),x2=2.802]、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 (4/27)、28.0%( 7/25),x2=7.62]、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19.2±5.8)、(25.5±7.9)d,t=8.20]、治愈率[分别为100%( 27/27)、92% (23/25),x2=9.58]及病死率[分别为0、8% (2/25),x2=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SAP能显著缓解临床表现,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SAP的预后.
作者:彭文洪;程家祯;李建忠;徐剑华;杨俊玉;陈龙营;张广庆;吴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后路入路手术组(后路组)47例和前路入路手术组(前路组)40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前路组手术时间为(211.4±64.6)min,后路组为(183.6±61.6) min,出血量分别为(1142.6±341.4)ml和(859.4±319.3)ml,植骨块愈合时间分别为(19.7±4.1)周和(23.6±5.2)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1、5.24、7.38,P均<0.05).末次随访时Cobb's角和椎管占位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Cobb's角前路组(5.3±1.0)°,后路组(6.7±1.4)°,t=4.31;椎管占位率前路组(2.32±1.61)%,后路组(6.42±2.53)%,t=6.33;P均<0.05].Frankel分级除4例A级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82,P>0.05).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大,但减压充分,对于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奕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为临床急症,危害大,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AMI年轻化日趋明显,30岁以下青年(AMI)临床少见,识别率低,易于误诊误治,为此我们总结了11例误诊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宋全军;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