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华;张金龙;杨晓;王卉;刘瑞;李玉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中年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从西宁地区随机选取的185例中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别获取这些患者的职业、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血脂异常、性别、年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相关信息,并与健康185名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线性回归统计.结果 胆固醇、血流改变、情绪障碍、心脏异常、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职业、动脉瘤、血管畸形中年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健康人群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1、10.3、12.1、120.6、60.5、146.9、14.9、11.8、13.7、13.7,P均<0.05).情绪障碍、高血压、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年龄、职业是造成西宁地区中年脑出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是造成西宁地区中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结论 情绪障碍、高血压、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是造成中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玉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治疗转归情况,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新生儿脓毒败血症诊治水平,降低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感染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多来新生儿病房诊治的12例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脓毒败血症以早产儿院内感染引发脓毒败血症多见,院内感染占83.3%,社区获得性感染占16.7%;易感因素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住院时间长、胃肠外营养、经胃管饲养史、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应用与新生儿脓毒败血症发生有相关性(x2值分别为53.78、28.41、4.86、53.78、53.78、4.86、53.78,P<0.01或P<0.05).细菌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常见,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新生儿脓毒败血症起病隐匿、病初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胎龄小、低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肠胃外营养及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应用是导致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危险因素.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对碳青霉烯类及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早期应根据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茹青梅;陈莉;刘惠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18例、HFHD组18例和HDF组18例,监测治疗前后AGEs、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54例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10、34.73、11.07、30.75、47.01,P均<0.01).HFHD组首次透析前、后AGEs[(109.97 ±15.65)、(88.78±11.89) mg/L,t=2.720,P<0.05]及Hcy[(29.99±5.74)、( 22.17±5.29) μmol/L,t=7.365,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RP、IL-6及TNF-α下降不明显(t值分别为0.960、0.826、1.323,P均>0.05);透析8个月前、后AGEs有下降趋势(t=2.125,P >0.05),Hcy [(29.99 ±5.74) 、(21.71 ±4.21) μmol/L,t=6.982,P<0.05] 、CRP[(7.53±3.22) 、(4.62±1.54) mg/L,t=2.907,P<0.05]、IL-6 [(355.73 ±49.81) 、(240.18 ±64.89)ng/L,t=4.646,P<0.05]及TNF-α[(552.28 ±96.11) 、(400.07 ±89.54) ng/L,t=4.905,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DF组首次透析前、后AGEs[(110.64 ±16.54)、(74.53 ±14.17) mg/L,t=11.982,P<0.05]、Hcy [(30.41±5.95)、(16.71 ±3.78)μmol/L,t=9.329,P<0.05] 、CRP[(7.21±2.14)、(5.34±1.80) mg/L,t=2.993,P<0.05] 、IL-6[(357.57±48.21)、(256.91±54.01) ng/L,t=4.631,P<0.05]及TNF-α[(558.56±106.67) 、(398.86 ±61.19) ng/L,t=5.760,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析8个月前、后AGEs[(110.64±16.54)、(80.82±10.30) mg/L,t=7.623,P<0.05]、Hcy[( 30.41±5.95)、(15.99±2.97) μmol/L,t=8.493,P<0.05] 、CRP[(7.21 ±2.14) 、(3.14±1.12) mg/L,t=4.403,P<0.05] 、IL-6 [(357.57±48.21)、(146.75±31.68) ng/L,t=10.283,P<0.05]及TNF-α[(558.56±106.67)、(288.86±41.95) ng/L,t=8.80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析8个月后,HDF组AGEs、Hcy、CRP、IL-6及TNF-α低于HFHD组同期水平(P均<0.05).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均>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MHD患者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作者:田津生;张怡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人免疫丙种球蛋白(总量2 g/kg,分2d给予)和甲泼尼龙20 mg/(kg·d),共3d,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手足口24例.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痊愈出院16例,伴随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5例,死亡2例,家长要求放弃治疗1例.平均时间为(13.38±2.28)d.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治疗危重症HFMD疗效肯定.
作者:吴清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常规支气管镜检及支气管与肺活检、刷检和针吸细胞学、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的临床应用使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难题得到了解决[1],然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经支气管活检、刷检和肺泡灌洗的确诊率分别为74%、59%和48%[2];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直径约3cm的病灶,联合经支气管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也仅有50%[3].
作者:何朝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含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10d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效、安全性.方法 17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四联)和对照组(三联),治疗组采用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937.5 mg、雷贝拉唑10 mg,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3次/d,口服10 d;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雷贝拉唑10 mg,2次/d,口服10d;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2周,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吸试验,观察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170例入选患者中160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根据意向处理分析(ITT)和试验方案分析(PP),治疗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57%(96/106)、95.05%(96/101),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9.69%(50/64)、86.44% (50/59);治疗组根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26).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方案Hp根除率高,副作用小,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
作者:赵春明;周建红;陆敏学;薛珊;邢芳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存活蛋白(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清华同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对照试验,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1.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其中1571例乳腺癌患者,339名正常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比值比(OR)=51.34,95%可信区间(CI)=29.85~ 88.30]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结果显示:Survivin在乳腺癌肿瘤直径<2 cm与≥2 cm组(OR=1.38,95% CI=1.03 ~1.85),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与阴性组(OR=1.51,95%CI=1.13 ~2.03),临床分期Ⅲ+Ⅳ期与Ⅰ+Ⅱ期(OR=2.91,95% CI=2.08 ~4.07),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OR=2.95,95% CI=1.82 ~4.79),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OR=3.72,95%CI=1.97~7.03)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urvivin在乳腺癌年龄<50岁组与≥50岁组(OR=0.95,95% CI=0.69~ 1.30),乳腺癌绝经前患者与绝经后患者(OR=0.98,95%CI=0.69~ 1.40),孕激素受体(PR)阳性与阴性组(OR=1.51,95%CI=1.13 ~2.0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urvivin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且增加了其恶性行为的发生危险.
作者:孙国贵;王雅棣;胡万宁;李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127例,其中肾结石93例,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0例.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并发症17例:7例出血患者中,5例给予夹闭肾造瘘管而止血,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彻底止血;3例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而愈;3例术后残留结石中,2例通过体外震波碎石、1例择期通过肾造瘘管行二期碎石取石治疗成功;1例液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而治愈;2例腹腔积液经对症处理,自行吸收而痊愈;1例输尿管支架管脱落,经输尿管镜下重新放置,术后4周顺利拔管.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钦激光碎石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要充分认识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才能有利于此项技术的开展.
作者:孙奎俊;吴剑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减少神经梅毒的误诊.方法 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类似病毒性脑炎的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病前无感染史,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及血液中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蛋白质水平升高者4例,压力升高者3例,白细胞计数升高者7例,均为淋巴细胞占优势.4例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高达24×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例患者脑电图重度弥漫性异常,额颞中央区少量癫样放电.驱梅治疗后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且脑脊液中细胞数升高的神经梅毒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作者:葛华;朱仁敬;彭忠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化疗科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81例,依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68例)和无远处转移组(113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270名为对照组.观察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浓度,并比较化疗前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上述凝血指标的浓度.结果 3组化疗前PT、APTT、FIB、TT、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43、4.791、5.795、3.671、10.564,P均<0.05),且肿瘤无远处转移组和肿瘤远处转移组PT[(11.31±0.98)s、(11.20±0.95)s与(11.99±0.89)s]、APTT[(29.01±4.52)s、(28.25 ±3.98)s与(30.45±4.95)s]、TT[( 19.35±2.09)s、(18.68±1.98)s与(19.98±1.89)s] 均低于健康对照组,FIB[( 3.05±0.68) g/L、(3.89±1.01) g/L与(2.29±0.38 )g/L]、D-D[(98.88±15.94)μg/L、(227.31±35.12) μg/L与(35.41±3.43)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肿瘤远处转移组在FIB[(3.89±1.01) g/L与(3.05±0.68) g/L]、D-D[(227.31±35.12) μg/L与(98.88±15.94) μg/L]亦高于肿瘤无远处转移组(P均<0.05).化疗前后对比发现,肿瘤远处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化疗前后PT、APTT、D-D、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FIB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组:(3.25±0.78) g/L与(3.89±1.01)g/L;无转移组:(2.58±0.75) g/L与(3.05±0.68)g/L;P均<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随着转移灶的出现,高凝状态可加重;并且化疗可一过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临床医师需要认清化疗前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潘静玲;王小娟;吴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类型和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32/165),病死率为6.25%(2/32),分别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3.9%(23/165),胸腔积液4.2%(7/165),肺不张3.6%(6/165),气胸1.8%(3/165),呼吸衰竭2.4%(4/165)和ARDS 1.2% (2/16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肺部并发症并不少见,其中尤以肺部感染为常见,大多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了解手术后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规律和特殊性,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作者:陈润浩;杨峰;姚冽;蒋永剑;金忱;李骥;狄扬;傅德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女性高血压患者的AT2受体基因1675A/G多态性与吲达帕胺缓释片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用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1次/d),对220例原发性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降压治疗,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患者的AT2受体基因多态性.结果 205例患者完成了试验,在女性患者中基因型AA、AG和GG应用吲达帕胺缓释片有效率分别为70.6%、71.6%、71.4%,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3,P=0.49);收缩压及缩张压降低幅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9、0.19,P均>0.05).结论 AT2受体基因1675A/G多态性可能对吲达帕胺缓释片在女性患者降压疗效中不存在影响.
作者:代玉川;李传方;甘立军;张猛;程云涛;郭军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VTD(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诊治的11例老年MM患者采用改良VTD方案治疗的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 1例初治患者用药1个疗程后因经济原因停用,并失访.在可评估的10例(7例初治,3例难治或复发)患者中,中位随访14个月,完全缓解2例,接近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微小反应(MR)1例,疾病进展1例.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11.5个月,初治及复发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2.2个月和8.3个月.血液学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居多,非血液学毒性以乏力、胃肠道反应居多,周围神经病变2例,未观察到3、4级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结论 改良的VTD方案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尤其适合老年MM患者,可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陈海飞;李征洋;秦龙梅;崔庆亚;任永亚;沈红石;唐杰庆;王静;丁洁;吴天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21例甲状腺手术术中运用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技术.结果 本组321例甲状腺手术术中运用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技术均一次手术成功.其中术中喉返神经离断1例,予以自体静脉桥接移植修复,术后基本恢复;5例术后声音嘶哑,予以营养神经、理疗治疗,4例恢复,1例未能恢复.本组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9%.结论 好的保护喉返神经的方法是喉返神经显露;喉返神经损伤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曹允友;王素安;吕清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有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20~ 200 mg/L)患者104例(男58例、女46例),54名健康者(男30名、女24名)进行CysC、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4项指标检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评价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CysC、BUN、Cr、UA浓度分别为1.22(0.91,1.51) mg/L、6.40(4.43,9.06) mmol/L、96.3(72.6,122.0)μmol/L、375.7(312.3,431.8) μmol/L,与对照组0.73(0.61,0.79) mg/L、5.10 (4.34,5.93) mmol/L、70.5 (56.2,76.0) μmol/L、328.7(271.0,379.3)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0、5.94、8.30、3.28,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04例患者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与Cr、BUN、UA曲线下面积(0.78、0.66、0.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ysC约登指数为0.69,对应的特异度93%,敏感度76%.结论 血清Cys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Cr、BUN、UA,可更早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变,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治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晓芳;谭艳;贾海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脂质体紫杉醇60 mg/m2第1天,8,15顺铂25 mg/m2第1、2、3天,每21天1周期,共4~6周期.结果 紫杉醇脂质体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25例晚期肺癌,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2例,客观有效率56%,疾病控制率92%,无进展生存期7.2个月,中位生存期11.5个月,1年生存率46%.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周疗法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生活质量疗效、疼痛缓解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生活质量疗效:治疗组改善20例(64.5%),稳定8例(25.8%),下降3例(9.7%);对照组分别为9例(30.0%),9例(30.0%),12例(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2.91,P<0.01).(2)疼痛缓解情况:治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进展者分别为5例(16.1%),16例(51.6%),6例(19.4%),4例( 12.9%);对照组分别为2例(6.7%),9例(30.0%),11例(36.7%),8例(2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2.32,P<0.05).(3)临床疗效:治疗组部分缓解、稳定、进展者分别为12例(38.7%),14例(45.2%),5例(16.1%),对照组分别为8例(26.7%),8例(26.7%),14例(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2.04,P<0.05).(4)不良反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22.6% (7/31)和19.4% (6/31),而对照组分别为53.3% (16/30)和46.7% (1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39和5.161,P均<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保护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魏卫;袁保兰;吴海江;戴秀梅;罗伟;李桂金;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人群的甲状腺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孕中期妇女120例.经GDM高危因素分析调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进行分组:糖耐量正常且无发生GDM的高危因素的30例为健康孕妇组;GDM高危孕妇90例,经OGTT后确定正常糖耐量组(NGT)52例、糖耐量异常组(IGGT) 20例及妊娠糖尿病组(GDM)18例.检测四组孕妇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素)、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Po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孕妇、NGT、IGGT、GDM组孕妇的T3、T4、FT3、TS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7±1.45)、(6.93±1.19)、(6.70±1.25)、(5.34±1.07)pmol/L;F=15.449,P=0.000],且均略低于参考值,以GDM组低,且GDM组FT4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DM高危孕妇(NGT+ IGGT+ GDM)甲状腺自身抗体(ThyAb)阳性率(18.1%)高于健康孕妇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DM组ThyAb阳性率(27.8%),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GDM高危人群中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宣;孙丹华;田利华;董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3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采取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尿道狭窄或闭锁长度0.3~1.5 cm,平均(0.8±0.1)cm.阴茎体部尿道狭窄4例,尿道闭锁1例;球部尿道狭窄15例,尿道闭锁4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9例.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尿失禁,大出血等并发症,术中留置F18 ~ F22硅胶导尿管.手术时间20~ 68 min,平均(36±4.7) min.术后留置硅胶导尿管4~6周,拔除导尿管1周后复查大尿流率14.8~32.4 ml/s,平均(21.3±2.6)ml/s.拔除导尿管后随访3~8个月,1例患者给予尿道扩张4次,1例患者再次行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愈,其余病例治愈.结论 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余小祥;周大庆;莫曾南;王强;王坚;何猛;张瑞明;李文刚;刘尚文;禹长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 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定,而扫描显示进展者为无效.结果 80例NSCLC患者:ERCC1、RRM1均低表达(A组)25例中20例有效,有效率为80.0%,ERCC1低表达、RRM1高表达(B组)23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60.9%,ERCC1高表达、RRM1低表达(C组)20例中10例有效,有效率50.0%,ERCC1、RRM1均高表达(D组)12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3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0.05),且A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组,B、C组亦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CC1、RRM1检测对NSCLC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NSCLC外科个体化治疗.
作者:马骏;吴健;周志鹏;邱明义;林链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