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遥县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及建议

赵建平;任延文;武向华;张小明;安汝辉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食源性疾病
摘要:1 现状2010年山西省平遥县根据《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开展此项工作;包括法定病例的监测(食源性传染性疾病等);明显的食物中毒监测;聚集性不太明显的发病、高度散在的特殊损害、长期或隐性损害等运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系统监测;监测范围极广,监测数量从聚集性到个案全在监测之列.监测报告系统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子系统、传染病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子系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部分婴儿游泳馆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婴儿游泳馆的卫生质量,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12家各类资质的婴儿游泳馆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参考相关的卫生标准,环境和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2.00%;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合格率25.00%、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合格率91.67%,其中公立医院合格率100.00%,企业合格率83.33%.结论 对婴儿游泳馆设立环境设施标准和卫生标准值.

    作者:钟捷;郑雪吟;徐敏;贾偕旸;汤惠民;陈献华;卫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拉尔区布病疫情报告监测分析

    海拉尔区疾控中心作为海拉尔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机构,对近5年布病病例报告与监测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防控布病.1 海拉尔区布病病例报告疫情分考析将2005-2010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法定传染病病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布病病例情况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张宏伟;王春来;孙晓敏;孙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赤峰市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效果评价

    赤峰市按照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连续三年在每年秋季学生开学时,对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新生开展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将三年查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评价.1 查验结果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赤峰市在贯彻《条例》中,认真执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

    作者:李学增;张春玲;王延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

    目的和方法 阐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特点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因素,思考消除隐患的可能措施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 食品工业的较低水平、食品安全隐患发现能力较弱、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致病微生物等传统食品安全因素的控制、农兽药残留和化学性污染、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资料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空白和监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决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将长期存在.结论 五点建议:(1)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合作机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及预警机制等综合协调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2)形成企业自我约束,行业诚信自律,政府有效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机制.(3)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畅通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社会舆论氛围.(4)发动群众投诉和举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构建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环境.(5)重视国际合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技术手段.

    作者:雷苏文;唐小哲;侯培森;倪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性研究课题评价

    目的 评价各研究课题的项目管理、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质量,总结各研究课题的经验和成果.方法 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评估调查表和专家评审表对实施性研究课题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性研究课题培养了一批结核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4篇;42项研究课题中7项研究被评为优秀,35项被评为良好;实施性研究课题促进管理机制的建立,提高项目地区的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制定有关结核病防控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结核病规划进程.结论 通过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价,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广应用到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促进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和有关政策的制定,同时,为今后开展结核病实施性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提高实施性研究水平.

    作者:谭吉宾;王林;张炜敏;熊勇超;侯月云;何广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城市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策略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需求,及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教育策略的适宜性,为推动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访谈法、观察法、满意度调查、参与式研究.结果 校外青少年受教育机会少,对预防艾滋病教育持欢迎和感激的态度,同伴教育策略和参与式学习方法深受校外青少年喜爱,建立QQ群是解决校外青少年因地域流动而脱离教育组织之外的有效措施,由各种组织形式的校外青少年自身推动内部的教育较主要依靠社会支持力量的推动更具有持续性.结论 预防艾滋病教育是校外青少年所急需和企盼的,以社区支持为条件,以“参与式学习”为中心的同伴教育策略具有可行性、可及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琳;王萍;覃彦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某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上海市某区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管理现状,规范Ⅱ级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操作安全.方法 对2009-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监督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对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安全性能检测结果较2009年和2010年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督促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工作,Ⅱ级生物安全柜的安全性能提高明显.

    作者:夏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思考

    目的 探讨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措施.方法 对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探索性建议.结果 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结论 必须通过“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增加专项投入、建立专门的卫生应急机构和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着力加强县乡级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综合素质与技术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或提升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

    作者:易绍海;罗良德;徐成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11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及尿碘水平调查

    目前哈尔滨市已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为及时掌握与动态评价碘缺乏病地区患病情况的变化,于2011年对啥尔滨市部分碘缺乏病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及尿碘水平进行调查,以便掌握哈尔滨市目前儿童的患病情况和碘预防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晓丽;曹建滨;张文翠;门璐;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敦化市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为了解服务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开展有针对性艾滋病防治工作,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艾滋病的发病情况,为敦化市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3月-2010年11月先后对敦化市276名女性性服务者进行问卷调查.

    作者:姜殿红;王玉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儿童免疫建卡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影响因素,为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免疫建卡率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接种知晓率、户籍、居住时间和年龄等是儿童免疫建卡率的影响因素,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总体知晓率为93.98%(905/963),未建卡儿童家长知晓率为23.58%(58/77),流动儿童建卡率低于本地儿童(x2=9.08,P<0.01),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儿童建卡率低于>3个月儿童(x=74.05,P<0.01),1~3周岁儿童建卡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儿童(x2=8.11,P< 0.01).结论 加强村级公共卫生网络队伍建设、完善流动儿童排摸工作机制、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持续做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提高儿童免疫建卡率的重要途经.

    作者:唐建波;廖家文;潘刚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8年荆门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荆门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在荆门市选择4个项目县市区,每个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的乡中心小学和3个村级小学的4~5年级学生以及附近村的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同卷调查.结果 培训各级医生、干部、教师和学生286人,在48所学校对4~5年级学生及附近村育龄妇女共4 251人上健康教育课,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1 862份,小学覆盖率为21.31%(52/244);4个项目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1.03%(1 831/3 0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5.29%(7 455/7 104,x2=2 020.6,P<0.005),平均增幅56.14%;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4.47%(1 117/1 5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9.17%(3 833/3 865,x2=924.15,P<0.005),平均增幅29.14%.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及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健康教育是碘缺乏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碘缺乏病防治并建立持续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

    作者:李少华;蔡云峰;康志军;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质控及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保证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方法 以2011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工作为契机.对准备阶段、测量阶段、数据处理阶段三个过程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及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有效降低并评估了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结论 实施质量控制是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亮亮;邓大平;王建敏;许家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采购供应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采购供应现状,为改善抗病毒药品可及性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回顾有关历史及现状,结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特点,总结艾滋病抗病毒药品采购供应工作的特点及现存问题.结果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药品种类及生产商均有限,各类药品短期需求量存在不确定性,药品采购的可选择范围也较小.目前我国艾滋病抗病毒药品采购供应存在采购环节多、周期长,药品品种变更可能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等问题,不能满足艾滋病治疗现况需求.结论 建立高效的药品供应协调机制,缩短采购周期;改进招标方式,延长招标覆盖时间,体现政府采购导向作用;建立药品储备,应对药品紧急需求.

    作者:晋灿瑞;马春涛;王强;赵燕;于兰;刘中夫;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天水市无公害蔬菜安全性评价

    目的 全面掌握天水市售蔬菜与无公害蔬菜的安全状况.方法 连续三年,按照国家标准,分三个市场监测共检测3类14种432份蔬菜;同时配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监测10批蔬菜224份无公害样品.结果 发现市售蔬菜农药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0.8%,超标率平均为19.7%:其中叶菜和根茎类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较严重,而且国家禁用农药甲拌磷的检出率为3.7%,大残留量高达31.97 mg/kg.硝酸盐超标率为31.25%;高超标4.75倍.14种市售蔬菜中个别样品铅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5倍以上,镉含量超过国家允许含量35倍以上;14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杀菌剂、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均有检出.而10批蔬菜224份无公害蔬菜,检测结果100%达到无公害蔬菜安全的要求.建议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同时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者合理正确地使用农药.

    作者:高介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6-2010年龙口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效果监测

    为了解龙口市创城工作取得的成效,提高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卫生质量,对龙口市2006-2010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效果监测情况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和物品对全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旅店业监测床单、被套等棉织品和拖鞋;浴池监测浴衣、浴裤、浴巾等棉织品和拖鞋;理发美容店监测棉织品(毛巾、床单)和理发工具(电推子、剪刀).

    作者:迟兆红;冯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1年太原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太原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减缓老年人认知损害,提高老年人认知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5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太原市3个城市社区的29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290名老年人中,认知功能障碍者260人,检出率为89.66%.量表的6个领域中,单项回答或者操作不正确的所占比例:短期记忆为94.1%,视空间领域为92.8%,执行功能为98.6%,注意力为89.3%,语言功能为96.9%,定向力为7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水平、经济来源、生活情况、听力、血糖,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低的、经济来源依靠子女的、与儿女共同生活的、听力差的、血糖高的老年人,其认知能力较低.标准偏回归系数:年龄为-0.288,文化程度为0.366,经济来源靠子女、靠自己和子女分别为-0.115、-0.126,与儿女同住为-0.124,听力为-0.148,血糖为-0.102.结论 城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单项回答或者操作不正确者所占比例较高的是执行功能、语言功能、短期记忆.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安建华;宋平平;王晓成;高彩虹;余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起由Ⅵ型D群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病例调查

    目的 探讨沙门氏菌Ⅵ型D群菌株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卫生学调查与采样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有380人就餐,其中食物中毒26人.15岁以下儿童35人,发病4人.60岁以上老人34人,发病8人.就餐人员进食罹患率分别是,凉拌猪头肉33.2%,凉拌豇豆31.6%,凉拌白砍鸡13.1%,其余进食罹患率均小于10%.结论 就餐人员食用了被沙门氏菌Ⅵ型D群菌株污染凉菜而引起该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王代良;吴娴;陈冲;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知识与技能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灾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灾害预防的意识、应对技能现状和需求,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的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干预方法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松阳县600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应对台风、地震、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知识、行为与技能知晓率分别为16.17%、13.00%、26.33%和20.17%,其中城区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 89.67%的人认为目前有必要开展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松阳县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今后应加强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人群是农村人口.

    作者:杨利伟;阙晓敏;叶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大兴区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大兴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现状,为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和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制作检查表对3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2医疗卫生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多数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装物和利器盒收集医疗废物、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所的占93.75%,医疗废物转运移交登记记录完整的占81.25%;交由医疗废物集中置单位的占100%,仍有15.63%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袋不符合要求.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和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行为,确保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

    作者:吕建华;赵树奎;王明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