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马赛;王巧波
目的 准确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然后进行资料汇总及整理分析.结果 2011年上半年度调查病例643例,医院感染病例45例,医院感染率7.0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71.74%和26.09%.抗菌药物使用率达38.95%,以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分别占60.25%和38.93%.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37.78%.结论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职能,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锦州市居民碘营养调查情况.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锦州凌海市和凌河区作为本次抽样调查点,对调在点盐碘、水碘,儿童、成人、20~40岁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进行测定.结果 凌河区、凌海市及锦州地区碘盐覆盖率分别为100.00%、100.00%、99.38%;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8.96%、100.00%、98.30%;凌海市农村的水碘含量中位数4.2低于凌河区居委会20.3,盐碘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0.9.34.5;凌河区和凌海市儿童、成人、20~ 40岁怀孕、哺乳期妇女等人群尿碘中位数均基本处于适宜水平.结论 锦州地区应加强对特殊人群尿碘的监测,利于及时的进行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大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性大型活动二次供水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30名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根据指标重要性赋值得分,确定二次供水风险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两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761(x2=292.348,P<0.01),0.906(x2=363.588,P<0.01),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的平均权重分别为2.02,3.94、4.04.结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构建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并将为进一步建立风险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蔡军;谈立峰;冯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电容器企业规模都不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生产环境中存在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了了解电容器行业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推进本地区电容器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为下一步行业整治提升制定地方标准和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对本地区26家电容器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施长苗;卢瑜芬;杨林国;应莉加;闫福;李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基本内涵基于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疾控的职责要求,现代化省级疾控中心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科理论、信息与技术革命和忠于使命为动力,以科研、人才、管理等创新为保障,以不断优化的财政拨款、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为依托,以幸福中心为归宿,以直急处置、实验检测、任务完成、学科建设的不断提高为标志,推动疾病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等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转变.
作者:陆耀良;朱立国;谭兆营;丁小磊;黄自发;周明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与原来“五针法”的对比,阐明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方法 对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2011年1-12月同时使用的“2-1-1”程序和“五针法”接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1-1”程序的接种率(97.16%)明显高于“五针法”的接种率(87.99%).结论 “2-1-1”接种程序安全、简便,伤者易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作者:杨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相关防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深圳市2010年居民的死因资料.结果 2010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6.86/万.前十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1.74/万)、脑血管疾病(1.38/万)、呼吸系统疾病(0.52/万)、心脏病(0.33/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0.27/万)、消化系疾病(0.24/万)、新生儿疾病(0.19/万)、神经病(0.16/万)、损伤和中毒(0.14/万)、血液造血器官疾病(0.14/万),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种慢性病合计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52.41%.结论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深圳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此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孙琳;肖骞;李学云;方良;钟剑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陆良县1999-2011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陆良县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 2011年间共捕获鼠类4 670只,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7.11%,斯氏家鼠仅占1.82%.1999-2009年染蚤鼠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0和2011年又有所回升,总蚤指数2003年高,2009年低,蚤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缓慢细蚤3 481匹,占42.67%,其次是印鼠客蚤3 366匹,占41.26%.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 陆良县仍需加强鼠疫监测,严防动物鼠疫的发生和传入.
作者:钱鑫;顾华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3年“非典”之后,各地对疾控中心的建设投入空前加大,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设备设施与环境,较之过去都有了很大改观和提高.由此,也给疾控中心的后勤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原有人员配备、技术力量与管理方式均不能满足现代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的需要.针对疾控中心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引进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推进疾控中心的后勤管理工作.
作者:罗瑞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全面评估成都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为改进和强化机构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与成部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副省级城市卫生监督机构以及成都市所辖区县(除高新区外)19家卫生监督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设计统一调查表,分别从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机构人员的科研能力、师资培训能力、法制综合能力、应急能力、装备使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完成数据资料的分析.结果 成都市本级直接监管的户数在6个副省级城市中少,处罚金额上成都排第二位,处理突发事件多,但在卫生保障、媒体报道、发表论文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还有待于进步加强;成都市19个区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机构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案件办理数少、处罚金额低,科研能力整体较差,无科研课题、无学术论文,业务理论水平不高.结论 成都市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行政执法应加大处罚力度,着力抓好卫生监督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以增加社会知晓度.
作者:胡晓玲;王宪;夏波;彭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为了解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改善九原区农牧民家庭饮用水质量,2010年度对辖区内农村、牧区的8个乡镇、苏木及办事处的集中供水点枯水期(4月份)和丰水期(8月份)的水源及末梢水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志明;赵金池;王月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8~10岁儿童尿碘含量和甲状腺肿大率进行分析,掌握济南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及分布状况,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济南市8个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10岁的儿童进行尿碘和甲状腺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85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46.61μg/L;尿碘<20μg/L的占11.2%;尿碘在20~ 50μg/L之间占9.8%;尿碘在50~ 100μg/L之间占17.4%;尿碘在100~300μg/L之间占42.7%;尿碘>300μg/L的占18.9%.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6%不同县(市)、区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女(P>0.05).结论 济南市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作者:孙湛;王蔚茹;耿兴义;韩笃菊;隋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控烟干预效果,为实现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目标奠定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20家医院2000名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9.1%,在医生对患者提供戒烟服务能力方面,干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由干预前的69.4%提高到86.7%.结论 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及戒烟方法的普及培训,提高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履约能力.
作者:王莹;李志敏;刘雁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艾滋病、息外伤害等已成为危害深圳市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对深圳市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 面临的挑战1.1慢性病防控体制和运作机制不完善 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不完善.深圳市慢性病防控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而独立存在自成体系.这种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利在于慢性病防控机构专职慢性病防控工作力度较大,便于慢性病防控任务的落实,弊在于机构重叠,有些职能与疾控中心交叉,加之街道这一级没有专门的慢性病防控机构,造成慢性病防控工作网底不牢.行政上由于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市慢性病防治机构对区级人事任免和经费使用方面没有发言权,管理上造成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使慢性病防治机构之间沟通协调不足,各层级之间职责、职能不够明确、相互支持配合不够.在硬件建设上也存在互相攀比,造成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使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难以发挥整体功能.
作者:刘学宁;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23日在深圳成功举行,共有126个代表团11 901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此次盛会.此次大运会,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的一场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亦是对深圳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挑战.为保障大运会顺利进行,深圳学习借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传染病防控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法.
作者:孔东锋;梅树江;谢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海岛地区使用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艾滋病病人免疫应答情况及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抗病毒治疗前后各阶段的血液标本检测,根据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对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重建的影响.结果 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依从性普遍较好,经过治疗后CD4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体重、睡眠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 使用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艾滋病病人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说明药物对艾滋病病人的免疫系统重建很有帮助,提高了病人的机体免疫力,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胜林;蒋文雅;菅越;李科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况,为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农村地区共抽取630名18~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广州中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8.2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33.17%、7.64%和45.53%.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比例分别为63.09%、31.06%、26.83%、40.65%和13.98%.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医疗素养比例低,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素养策略,全面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许信红;梁晓珊;陈建伟;杨瑞雪;何慰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水平以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病史特征,为制定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开封市2011年3-9月登记的442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进行传统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被诊断为耐多药的1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关于病史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开封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95.5%( 422/442),总耐多药率为4.5%(19/422),新涂阳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1.5%(5/331)和15.4%(14/91).在耐多药涂阳肺结核患者中,47.4%( 9/19)耐HRS、4.21%(8/19)耐HRES.在耐多药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100.0%(14/14)的患者有≥1年的病史.78 6%(11/14)有>1个月的不规则治疗或中断治疗,50.0%(7/14)曾未完成规定疗程,50.0%( 7/14)的既往治疗次数≥2次.结论 虽然开封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耐药谱较为集中,但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仍然较高,耐多药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既往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仍需要从提高基础DOTS质量方面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卫彬;李新旭;屈亚虹;张俊琴;张蕰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我国麻风病岐视的流行情况麻风病歧视的存在增加了麻风病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其作为麻风病相关的疾病负担组成部分的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承认[1],通过多种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麻风病相关的歧视流行情况进行评估的研究也开始增多[2].我国一些机构从本世纪初以来也陆续开展了麻风病歧视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并逐渐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从有关的研究报告来看,麻风病歧视在我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者:王玉英;高彦伟;王景权;周爱林;潘美儿;严良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6- 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259起,包括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20起,一般事件24起,未分级事件2 214起.其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 117起,占全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3.71%;传染病事件118起占5.22%.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月和12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64起,占全市所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4.24%;食物中毒3起,占全市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60.00%.结论 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事件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作者:常彩云;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