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曙漭
目的 对嘉定区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人员数量、分布、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人员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分布不平衡.结论 嘉定区基层医疗机构对年轻、高素质预防保健人才有较大需求,应对在职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医学继续教育和项目培训等,以提高专业素质.
作者:徐真;钟培松;唐文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麻风病院村现状,实现麻风病防治资源整合,提高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成本效益比[1].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填表调查及问询方法对全市5个麻风病院村现状进行调研;将各麻风病院村调研情况进行相互对比分析,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5个麻风病院村存在规模较小、资源分散、用房陈旧、医疗设备配置落后或不足、交通不便等情况.结论 麻风病防治资源整合是广州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汤少开;李季;凌罕毅;何婉苹;杨谦;张锡宝;肖其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0年1-12月《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桂林市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的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桂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3 778例,发病率为472.89/10万,重症病例1 187例,死亡44例,阳朔县报告发病率高.病例集中在4-6月,以散居儿童为主,0~3岁年龄组发病多,主要由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当前手足口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桂林市小年龄组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李革莉;刘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当前,针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绩效考核,多数考核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的组织绩效,而针对职工的个人绩效考核却很少[1].如深圳市卫生监督所绩效考评对象为深圳市卫生监督所和各区卫生监督所[2].某铁路企业正在实施的卫生安全绩效考评是包含针对卫生管理人员和卫生管理相对人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卫生安全问题信息管理系统,对卫生管理人员及卫生管理相对人的考评管理系统.并通过卫生安全问题信息管理系统联结三个内部子系统.
作者:朱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政府赋予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职能[1],但对突发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的经验和能力相对薄弱.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2],是及时、准确处置包括重大食物中毒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所在,也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内容之一.
作者:王孝文;张国昌;申建业;吕锐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樟树市社区居民接受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评价此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大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举办专题宣传活动等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 宣传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对HIV/AIDS的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 通过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形式针对社区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应勤荣;郑国林;羊小辉;聂剑;黄庆;谢丹;钟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2000-2008年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黄浦区CDC)的经费配置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9年间地方政府对黄浦区CDC的财政投入总量及其分配.结果 2008年,政府对黄浦区CDC的财政投入总量较2000年增长了501.1%,其中,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防治专项经费、仪器设备投入分别增长了341.3%、58.5%、100.0%,人员经费较2001年增长122.4%.结论 2000-2008年,黄浦区CDC的政府财政投入显著增加,但投入结构仍需改善.其中,公用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增幅为显著,但仍显不足;人员经费、防治专项经费、仪器设备投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仍需改善.
作者:何丽华;周建军;余丽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启动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国各地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长期困扰基层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机制性、体制性问题,如机构人员编制不足、非行政执法机构性质、非公务员身份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区县一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缺乏成熟的标准和模式,导致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滞后,监管职能落实不到位,严重困扰和束缚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作者:孙显军;王世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我国麻风病防治服务体系正处于从垂直性服务系统向一体化服务模式转变的进程之中,应根据麻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麻风病控制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采用多种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以及符合新的防治形势的健全的麻风病服务转诊系统,以保证麻风病受累者和社会大众继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促进麻风病防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现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对我国发展中的麻风防治一体化实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与考察.
作者:王景权;李菊红;潘春枝;王金贤;周爱林;侯启年;严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预防接种单位的设置和人员待遇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接种单位进行调查表填报,接种人员进行半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全市接种单位按人口配备比例为1.95万人设一个门诊,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构成比高(50.00%);接种人员按人口配备比例为每万人配2.02人;学历为中专高(49.7%),本科以上低(6.2%);工作年限5年以下占比例高(41.5%);人员初级职称构成比高(68.6%),副高以上职称低(1.3%).接种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占38.10%,其中领取到工资额100%仅占43.75%,有61.9%的单位接种人员工资全部来自单位创收.接种人员工资在1000 ~ 1200元/月之间(基本保险除外),购买基本保险者一般都在本单位服务超过1年.除工资外,发放补贴的单位占71.42%,与其他岗位人员相比只有2家(3.33%)较高,32.14%处于中等水平,25家(29.76%)处于低水平.结论 海口市预防接种单位设置密度过大,接种人员素质及待遇均较低,岗位稳定性不够,应根据人口密度与服务半径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人员待遇,保持队伍稳定性.
作者:李克柠;李智慧;林瑞仪;陈仕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之外的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局面安定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社团组织的重要性和如何提升社团组织的执行力谈一点粗浅体会.
作者:唐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现状调查及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对其应急能力进行缺陷诊断,识别出其应急管理工作中较为满意和需要改进之处,并提出规划和整改政策建议.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件资料查阅、听取汇报等方法,了解某市各区县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现况及综合评价结果.结果 目前某市各区县疾控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水平不高,职称构成偏低,应急储备库联系网络和应急的财政储备有待提高;各区县疾控中心的应急能力还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樊立华;李莉;孙全胜;张仲;张丹阳;李海麟;李康;赵亚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可操作方法.方法 运用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控制效果分级等指标,对粉尘的检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控制效果等级.结果 运用这一方法,对某煤矿建设项目粉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回采工、掘井工接触粉尘的危害程度为Ⅲ级,井下皮带巡检工、皮带司机Ⅱ级;52处作业场所有12处按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为Ⅱ级,占总数的23.1%;15处为Ⅰ级,占28.8%;25处为0级,占48.1%.对照控制效果分级,25处控制效果为达标,15处为超标,12处为严重超标,即27处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 粉尘定量评价方法可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作者:赵智慧;王守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对于长期习惯的工作方式进行重新审视,提出转变管理模式的理由,分析具备的现实基础.方法 比较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的优缺点,认为一站式服务是预防接种服务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理想模式,分析现行条件下,实行一站式流程管理的现实基础.结果 现行职能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不能提供顾客满意服务,一站式流程管理模式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和谐医患建设,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门诊,真正将基层社区成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平台.结论 流程化管理的模式是解决当前职能管理弊端的方案之一,推行一站式服务是预防接种门诊的理想选择,在现行服务条件下,已经具备较好的现实基础.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鄞州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况,找出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预防院内感染.方法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于2009-2010年对鄞州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区医疗机构抽检样品总合格率为78.08%(406/520),其中区级(专业)医院为87.88%( 116/132),乡镇卫生院为74.74%( 290/388).结论 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加强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对消毒制度落实,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监督工作.
作者:俞平达;赵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当前结核病不但是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为了控制福建省结核病的流行,1993-1999年福建省实施了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1]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然而成效并不显著,项目实施到1999年结束,全省只覆盖34个县(市、区),DOTS覆盖率仅为39.5%、新发的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只有12.1/10万、治愈率为74.7%.如何行之有效地扩展与应用DOTS策略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终目标,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努力探讨的问题.
作者:林勇明;陈求扬;林淑芳;郑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解包头市昆区旅店业的卫生现状,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对包头市昆区98户旅店业的室内空气与公共用品进行了卫生学调查.1 对象与方法对包头市昆区98户旅店业(包括普通招待所、饭店、星级宾馆)进行监督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指标:温度、湿度(TY9700-数字温湿度计);照度(SZ-302型数字式照度测定仪);风速(EY3-2A电子微风仪);噪声(ND10声级仪);CO2浓度(C02测定分析仪TY9800);CO浓度(CO测定分析仪GYH-30680);空气细菌总数(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
作者:娄华;张海莲;杜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张家港市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张家港市2004-2009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484例,年均发病率为5.63/10万,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以0~4岁组人群所占比例高,占全部发病数的26.6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46.90%;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发病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4.88%.结论 张家港市细菌性痢疾疫情逐年下降,已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流行因素仍然存在,应继续采取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
作者:邱海岩;黄莉芳;杜国明;包德锋;陈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餐饮业不多,到了90年代,餐饮业就已经遍布大街小巷.随着餐饮业的经营模式的多样化,食品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造成了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卫生行政部门对餐饮业的监管缺乏科学、系统的长效管理机制,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法制建设的滞后等等,使得目前餐饮业食品安全仍旧成为政府监管的难点.
作者:郑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当前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流动儿童登记建卡率低,原因有家长方面,人地生疏、认识不足;存在顾虑;具有流动性临时性的特点.管理者方面,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对头;宣传力度不足;疫苗接种收费的影响.对策,提高管理者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工作方法;严格执行免费基础免疫规定.结论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待加强和改进.
作者:鲍若林;汪永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