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张世英

关键词: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效果
摘要:目的 深圳市通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探讨好的做法,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通过政府重视,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层层培训,规范接种,经费到位,保障有力等做法,使得人们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接种率达到98%以上,发病数降低86%以上.结论 深圳市2009年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成功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市东河区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包头市东河区暗娼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行为以及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有关情况,为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8~9月,在东河区娱乐场所、洗浴场所、宾馆旅店等暗娼活动场所内,对经确认的暗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5.83%,近一年,有75.83%的暗娼接受过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有79.17%接受过免费安全套,从同伴那里获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80%.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暗娼占95%,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93.33%.结论 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重点知识的宣传,继续开展暗娼干预工作,加强同伴教育,提高规范化性病诊疗率.

    作者:王钢峰;郭文英;贾明;初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进展

    新发传染病、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相关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巨大挑战和主要工作内容.风险沟通和决策也因此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研讨的重点课题.

    作者:李素梅;Cordia Ming-Yeuk Chu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乙肝疫苗使用策略对不同时期广州市人群HBV感染状况的影响,初步评价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2008年8~11月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1949~2007年出生(1~59岁)的户籍人口4989人.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全市1~59岁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总接种率为38.16%,HBsAg、抗-HBs和抗-HBc标化总阳性率分别为12.45%、64.93%和62.11%,HBV标化总流行率为62.13%.HBsAg、抗-HBc标化阳性率和HBV标化流行率随着接种率的提高而降低,年龄组同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高年龄组(1992年以前出生)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女性较男性为低.抗-HBs标化阳性率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广州市1~16岁人群的HBV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肯定了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效.但7岁以下儿童的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V流行率提示要进一步降低人群的HBV感染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继续的研究和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倪莉红;王鸣;刘建华;蔡衍珊;许健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甘肃省卫生领域人才现况调查

    对甘肃省20家省直卫生单位、14个地州市卫生单位,各单位卫生岗位人才现状,专业人才需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竞争力进行调查,为今后制定卫生人力政策与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作者: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SM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探索

    目的 通过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VCT)工作,探索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提高KSM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结果告知及随访服务.方法 采用设立社区咨询点、结合干预工作进行检测转介、提供符合人群特点的检测咨询,实行首询负责制的方法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果 通过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由MSM社区组织、各级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包括咨询检测、结果告知、追踪确诊和随访在内的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试点期间,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共有2218人次、泸州和南充市各有537人和311人接受了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论 通过在MSM中开展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工作,提高了MSM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利用率,加强了检测后结果告知和随访服务.

    作者:熊燃;王晓冬;于飞;陈远;李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7年海淀区部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7年4月~10月监测了海淀区14家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分别对空调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60.0%、92.0%、100%;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7.4%、90.9%;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41.6%.结论 海淀区部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和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李繁;王菊光;江泽芬;马平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16例血脂异常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开展防治血脂异常的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协助下,将116例参加健康体检的符合血脂异常,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组成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在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包括依据个体差异制定食谱,运动卡,建立运动饮食监督卡,让参与者执行后评价签字.每周电话沟通一次,每月回访指导,6个月后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饮食,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王菊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目的 深圳市通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探讨好的做法,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通过政府重视,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层层培训,规范接种,经费到位,保障有力等做法,使得人们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接种率达到98%以上,发病数降低86%以上.结论 深圳市2009年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成功的.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果分析金山区2006-2008年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抽检

    目的 掌握金山区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保教人员手的消毒现状,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推进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方法 统计2006-2008年金山区31家托幼机构的教室空气、餐具、桌面(台面)、玩具、茶杯、毛巾、保教人员手的消毒效果的抽检结果,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2006-2008年托幼机构抽检766项次,合格749项次,总合格率为97.78%.其中环境空气总合格率为95.83%,物体表面总合格率为99.81%,保教人员手总合格率为94.53%,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合格率为82.22%.结论 各托幼机构对幼儿密切接触的玩具、茶杯、桌面(台面)和毛巾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比较重视,消毒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保教人员手和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较低,尤其是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合格率偏低.

    作者:夏树华;褚红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企业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迅速崛起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企业发生传染病疫情有关.

    作者:楼乐平;汪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州市部分医院医疗污水消毒处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医院医疗污水处理达标状况,为有效处理医院污水排放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对广州市内的省级、市级和厂企60家医疗单位排放的医疗污水进行采样检验,用装有硫代硫酸钠中和剂的灭菌污水玻璃采样瓶采集污水总排放口污水共2瓶,每瓶各500毫升进行致病微生物的培养鉴定,现场用袖珍余氯分析仪吸光检测总余氯浓度.结果 103份污水样品中28份粪大肠菌群超标,全部污水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72.8%.总余氯19份达不到标准,总余氯合格率81.6%,总合格率67.9%.结论 医疗污水的消毒处理要加强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消毒器械和消毒剂.

    作者:区继军;贺征;林耀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灾后汶川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汶川县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知晓情况,为传染病撤告工作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工作单位级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汶川县十三个乡镇卫生院从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人员及汶川县村医共38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回答中,除传染病分类管理知识正确率为77.94%外,传染病分类、责任报告人、负责报告卡填写人员、传染病分类、报告时限等问题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回答情况,在不同单位级别的人员中,乡镇级及以上与村级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0.16,P<0.05);在不同专业人员中,临床专业与预防专业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在不同职称人员中,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与其他人员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2.69,P<0.05).结论 汶川县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普遍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需加强培训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

    作者:张政;陈红;栾玉明;潘捷云;李集宇;刘达雄;杨波;刘青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龙岗区布吉一例布氏杆菌感染的调查

    2008年5月1日,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发现1例疑似布鲁杆菌病例,在市、区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布吉预防保健所对该例羊种3型布鲁菌病例进行了疫情调查,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城区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下城区89家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评价现有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的管理效果,为下一步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填写<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量化分级评分表>的形式对89家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前期预防、职业卫生委托服务及信息处理、作业现场管理、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应用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工作实绩七方面职业卫生管理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89家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等级被评定为A级的有21家,占23.60%;被评定为B级的有33家,占37.08%;被评定为C级的有35家,占39.33%.结论 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各行业间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有明显差异,职业卫生监管应有的放矢,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监管措施.

    作者:洪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效果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中

    近年来,公共卫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为日常卫生监督及时发现重点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导向[1].2006-2008年我们在15次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任务中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对供应活动的食品、住宿场所、瓶(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检测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了206个问题,获得了举办方的肯定.

    作者:朱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2008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应用RT-PCR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T-PCR快速检测EV71阳性率为25.64%,CA16阳性率0.64%;病毒分离培养EV71阳性率为37.82%,CA16阳性率为2.56%.156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病毒株63份,其中EV71阳性59份(占总阳性数的93.65%),CA16阳性4份(占总阳性数的6.35%).结论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株为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法阳性率高于RT-PCR法.粪便(包括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手足口病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作者:怀清杰;张炳丽;梁爽;任莉娜;梁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宜春市非发酵豆制品生产监管模式研讨

    传统性非发酵性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皮等,其加工技术多为祖传技艺.在宜春市,大约90%左右的豆制品由个体作坊生产,其抽检合格率约在50%.改善此类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提高产品合格率,建立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的卫生监督长效监管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宜春市中心城区非发酵豆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作者:辛润红;张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市2007-2008年管网末梢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情况,为随时监测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信息,为加强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2007-2008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监测439份水样,合格381份,总合格率为89.07%.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细菌总数、浑浊度、pH值和铁.其中,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低,合格率为89.35%,其次为浑浊度的合格率为98.16%;pH值的合格率均为98.61%,铁的合格率为98.64%.结论 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细菌总数、pH、铁和浑浊度等项目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饮水的氯化消毒、对管网的定期检修、冲洗和设立管网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作者:黄广文;陈静文;李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济南市2008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1 疫情概况1.1 发病率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2008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008年全市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计11122例,发病率为181.26/10万,与2007年比下降6.11%.发病率与2007年相比上升的病种:艾滋病、HIV感染者、百日咳、麻疹、布病、炭疽、肺结核.下降的病种:肝炎、菌痢、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流脑、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新破.

    作者:马祖芳;丁伟;王可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2004-2008年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

    目的 通过对徐汇区2004-2008年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的分析,提出控制流动人口和成人麻疹发病增多的措施.方法 对徐汇区麻疹疫情及监测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徐汇区常住人口麻疹病例数为38.86%,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为61.14%.2005年发病率高,为4.05/10万.2005-2006年下降速度快.4-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为1.5:1.麻疹发病年龄<1岁的为32.7%,>30岁的为47.39%.流动人口病例有免疫史的为13.95%.市辖区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13/10万,城乡结合部年平均发病率为2.43/10万.结论 应继续做好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重点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特别是加强外地流动儿童的常规及强化免疫工作.加大强化免疫力度,消除大量积累的易感人群.加强高发地区监测;加强全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成功率的监测;加强育龄妇女婚前麻风抗体监测.

    作者:刘敏;高文妹;刘景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