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省鼠害防控对策和措施的探讨

白万翔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在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了四次动物鼠疫流行,1971年12月26日~1972年5月7日发生了一次动物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菌19株;1994年10月24日~1995年11月4日从主要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体内检出鼠疫菌70株;2002年11月1日~26日从鼠、蚤体内检出鼠疫菌24株;2005年5月21日~29日从鼠、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3株.疫源而积由490km2,扩大到1 000km2,动物鼠疫发生和流行的特点出现了新情况[1],极有可能引发人间鼠疫.HFRS的高发区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等市.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赣榆县肺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赣榆县肺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 对新发肺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 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2.83).进食热烫食物(OR=1.56)、不按时吃饭(OR=1.18),粮食霉变(OR=1.61),吸烟部位深(OR=1.80)、家庭成员吸烟(OR=1.9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41).饮烫茶(OR=1.71),性格抑郁(OR=1.72),常使用农药(OR=1.37);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76),经常饮茶(OR=0.80),用冰箱保存食品(OR=0.53),粮食贮存一定的时间(OR=0.97).结论 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检测结果报告方法的探讨

    1 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应当报告与评判标准中相同计量单元的检测结果,以防误判.如,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5.10检验,某饮用井水的亚硝酸盐氮为0.009 mg/L,应按C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换算后报告为亚硝酸盐(以NO<,2>-计)0.030 mg/L.另外,食品卫生标准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别是以亚硝酸钠和硝酸钠计的,工作场所中锰及其化合物是以二氧化锰计的,等等.此时,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与评判标准的计单元可能不同,报告时必须换算成评判标准中计量单元的结果.

    作者:刘德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潮阳区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潮阳区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的情况,更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分级管理措施,确保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顺利进行.方法 分析餐饮业及集体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棚应对策.结果 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率低.以致发证率也偏低,监督管理难.结论 因地制宜,分规模、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才能顺利开展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

    作者:邱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同市2001~2005年住院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ICD-10规则将大同市18所医院2001~2005年32.9万病例进行统一编码、归类,恶性肿瘤按构成比排序.结果 恶性肿瘤性别间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前三位;女性则以消化器官、生殖器官、乳房恶性肿瘤构成前三位.结论 饮食安全、职业环境、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是造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构成特点和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作者:党秀琴;柴小明;郝铁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目的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建立为起点,阐述建立疚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论述了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制定,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内部管理评审,国家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评审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交流时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年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高碘体征状况,了解其碘营养状况.方法 在存在高碘地区的济南市商河县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高碘体征的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平均肿大率11.74%,男性甲状腺肿大率低于女性;尿碘范围89.6~3 201.2μg/L,尿碘中位数896.50μg/L结论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明显.必须实施停供碘盐和改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耿兴义;宁琼;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余杭区68个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分析

    对已审批的68份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书,从企业立项的地点分布、职业病危害种类、等级、职业卫生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新建企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68个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等级为严重和一般的各占50%,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仅占总投资的1.03%,职业病危害种类多,选址分散,仅对同期300余个立项中的68个进行了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主的高度重视.

    作者:楼曙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非法行医现状与卫生监管对策

    了解常州市非法行医现状,为制定卫生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常州市非法行医的处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403起非法行医案件进行处罚,其中无证行医337起,占83.62%,医疗机构违规行医66起,占16.38%.无证行医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结论 由于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力等原因,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尚需多方努力、综合整治、长效监管、常抓不懈.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公共部门以服务顾客为宗旨,即使所在的组织并没有完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也要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的有效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并对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展更具积极意义.

    作者:邵志祥;姜利平;陆致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调查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张家港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04年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地临时性等特点,出台了<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为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的卫生现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向,于2007年7月中旬展开了调查.

    作者:赵凯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起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分析

    通过一项边缘技术的治疗及以此引发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为例,从医学和法律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争议,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以梳理和分析,试图给人以启示,同时对医疗机构内边缘技术治疗的开展提出反思.

    作者:沈民南;沈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第26~28届奥运会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介绍了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三届夏季奥运会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多部门合作、周详的计划、开展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危险评估、广泛及时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强化应急处置的能力等.这些成功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中都有非常成功的实践,有力保证了北京奥运的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刘涛;畅青霞;郭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2004-2007年HIV-1毒株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部分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中HIV-1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患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3号和5号样本各存在一处蛋白酶抑制剂次要耐药突变:A71T、L10I、A71T,但它们单独存在不会产生耐药性.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5号和6号样本均检出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5处:D67N、KTOR、M184V、K219Q、T215F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7处:K103T、Y181C、K103N、P225H、K238T、V106A、G190A,终导致三份样本对NBTIs和NNRTIs类中的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结论 被检测的AIDS患者中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有3例对多数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应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HIV-1耐药基因型监测,了解治疗前后总体耐药水平.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刘彦成;周广恩;张婕;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和对策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单位疫情报告组织和制度不健全,基础资料登记不全,报告程序混乱,法定报告人法律意识淡薄,卫生监督部门对<传染病防治法>执法不严,以及评价疫情报告质量指标欠科学等.因此,必须提高法定报告人的法律意识,完善各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提高报告质量的措施,经常开展疫情报告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指导.

    作者:刘东升;罗智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长春地区实施涂阳病人项目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长春地区实施涂阳肺结核病人项目管理4年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寻找更好的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3~2006年长春市10个县(市)、区结防所上报的季报资料.结果 2003~2006年共发现涂阳病人11 533例,初治病人8537例,全程督导率96.70%;复治2 996例,全程督导率96.20%;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2.70%,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82.80%;项目实施后涂阳病人丢失率较项目实施前明显减少,初治由6.90%降至0.70%,复治由37.40%降至1.70%;复治病人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项目实施后全程督导管理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手段,但涂阳病人的治疗管理应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生物制品管理的基本要素

    1 规范生产强化管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品市场的目标模式为:免疫规划的宏观调控、政策法规的监督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和科学合理、流通领域的规范有序.以形成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国家社会责任和全民健康水平三者间的利益大化局面.生物制品就是生命之品.近期针对市场屡屡出现假冒人用狂犬疫苗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案例,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积极稳妥,逐渐推进,分批实施派驻监督员工作.紧紧围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充分发挥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地域监管的优势,实行属地监管原则,做到监管关口前移、监管重心下放,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责任化的监管模式,确保驻厂监管工作到位,消除药品生产质量隐患,防止重大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作者:戴蔚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6年太原市0~2岁儿童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10县区儿童麻疹、白喉、破伤风、乙肝抗体水平,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及质量,为免疫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将其作为考核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之一.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与批质量检验抽样法进行调查,采集儿童静脉血2~3ml,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破伤风抗体及白喉抗体.结果 各县区儿童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岁与1~2岁儿童之间麻疹抗体与乙肝表面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之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县区与城区儿童抗体水平也存在差异,且各县区抗体免疫成功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太原市2岁以下儿童白喉、破伤风和乙肝已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但各县区又有差异,需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接种.

    作者:郭慧芬;关彩萍;牛玉梅;张俊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龙川县2007年动物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龙川县动物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状况和狂犬病预防状况.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川县2007年动物伤暴露人群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龙川县2007年动物致伤5 841人,暴露人群中62.5%为学龄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1.73:1;以四肢暴露为主,占88.6%;受伤人群中的47.8%能在暴露后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91.6%的暴露者能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结论 动物伤暴露人群增多,增加了狂犬病发病的危险性,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比较严峻.为防止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所伤,加强养犬管理及落实犬只的免疫,提高人群损伤后伤口规范处理率和狂犬病疫苗及时规范接种率,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汉辉;刁海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流动人口的血防管理

    多年来,基层血防工作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致使不断有外来人员感染血吸虫病的报道[1].长江中下游作为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近年来疫情有再度回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钉螺面积,尤其是阳性螺面积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随着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此类地区涌入大量流动人口.他们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与城市居民面临着同样的公共卫生问题[3].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疫区,即使来自疫区,也大都因血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对血吸虫病知识的掌握,防治意识淡薄,又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机会频繁,使得他们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这种背景下,血防管理有必要在完善现有体制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工作思路,在有效遏制本地居民感染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基层流动人口的血防管理机制,避免疫情的死灰复燃.

    作者:彭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现场快速监测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卫生监督和处罚力度.

    作者:聂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