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和对策

刘东升;罗智江

关键词:传染病, 疫情, 质量, 对策
摘要: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单位疫情报告组织和制度不健全,基础资料登记不全,报告程序混乱,法定报告人法律意识淡薄,卫生监督部门对<传染病防治法>执法不严,以及评价疫情报告质量指标欠科学等.因此,必须提高法定报告人的法律意识,完善各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提高报告质量的措施,经常开展疫情报告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指导.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腾冲县2004~2007年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腾冲县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 共检查22 461人,检出HBsAg阳性372人,阳性率为1.65%.2004~2007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44%、1.74%、1.40%、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检测15 517人,检出HBsAg阳性263人,阳性率为1.69%;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6944人,检出HBsAg阳性109人,阳性率为1.56%.女性阳性率为1.28%,男性阳性率为2.56%,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39岁平均阳性率为1.43%,4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2.74%,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作者:杨承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舟山市2006~2007年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方法 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4)对舟山市15家(2006年)和22家(2007年)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及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较低项目为新风量和温度,分别为46.88%、55.10%.两年中各个监测项目的 合格率无明显差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集中通风系统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送风中细菌总数、冷却水中军团菌、送风中真菌总数、风管真菌总数和风管积尘量,分别为25.00%、39.21%、52.08%、63.64%和70.02%.结论 舟山市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应加强对全封闭式空调的管理、清洗消毒工作,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

    作者:金永富;王虹玲;刘洁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潮阳区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潮阳区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的情况,更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分级管理措施,确保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顺利进行.方法 分析餐饮业及集体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棚应对策.结果 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率低.以致发证率也偏低,监督管理难.结论 因地制宜,分规模、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才能顺利开展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

    作者:邱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同市2001~2005年住院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ICD-10规则将大同市18所医院2001~2005年32.9万病例进行统一编码、归类,恶性肿瘤按构成比排序.结果 恶性肿瘤性别间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前三位;女性则以消化器官、生殖器官、乳房恶性肿瘤构成前三位.结论 饮食安全、职业环境、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是造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构成特点和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作者:党秀琴;柴小明;郝铁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余杭区68个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分析

    对已审批的68份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书,从企业立项的地点分布、职业病危害种类、等级、职业卫生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新建企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68个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等级为严重和一般的各占50%,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仅占总投资的1.03%,职业病危害种类多,选址分散,仅对同期300余个立项中的68个进行了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主的高度重视.

    作者:楼曙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因素,为有效提高免疫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海市、县、乡镇各级免疫规划综合评估资料为基础,对照<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分,找出影响综合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果 全市免疫规划综合质量总分平均得分率为77.1%,除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大于85%外,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得分率仅为59.8%、68.1%;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项质量组成项目,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均在85%以上,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均在80%以下.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免疫规划总体工作水平及其经费保障、业务与管理水平较低对全市免疫规划整体影响十分明显.结论 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免疫规划管理三方而均普遍不达标(<85%),是影响全市免疫规划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县、乡村基层工作水平为重点,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个项目方面,必须同时关注,同步提高.

    作者:沈智勇;吴德仁;吕良勇;冯辉煌;余强;梁家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太原市煤矿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太原市煤矿工人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355名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囚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煤矿工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46.3%.在355名调查者中,不反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吸毒行为分别占38.9%、16.4%、9.9%.19.7%的调查对象承认有过非婚性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主要受文化程度及收入的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主要受收入的影响.结论 煤矿工人对艾滋病了解程度小深,还需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十预.

    作者:李志杰;李秀宏;赵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旅店客房空气卫生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客房空气卫生指标的监测,了解客房空气卫生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综合评价南宁市旅店业的卫生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42间旅店客房的空气卫生指标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客房空气细菌总数超标较严重,超标率为74.38%(180/242).非空调客房细菌总数高于空调客房,细菌总数7~12月份问随月份的增大而增加,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少,随客房内可吸入尘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当气温23℃±1℃,相对湿度50%~60%时,可吸入尘>0.1mg/m<'3>时,细菌总数可达到大值.结论 南宁市旅店客房空气卫生质量受季节、周围环境及城市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对旅店业开展指导性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卫生服务意识,是提高旅店业空气卫生质量的关键.

    作者:苏萍;覃竟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罗甸县疟疾监测与防治效果分析

    1 资料来源及方法1.1 资料来源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监测的病例资料.1.2 方法对到医院就诊的发热病人、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搜索到的发热病人取耳垂血液制作0.8~1.2cm厚度血片进行染色镜检,镜检阳性和抗疟试治有效为诊断依据,采用卡方检验对发病状况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张成宇;王良周;罗友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起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分析

    通过一项边缘技术的治疗及以此引发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为例,从医学和法律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争议,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以梳理和分析,试图给人以启示,同时对医疗机构内边缘技术治疗的开展提出反思.

    作者:沈民南;沈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北仑区恶性肿瘤发生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ICD-10对北仑区21302~2006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对主要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北仑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66.66/10万,占全死因的30.98%,为首位,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97倍.死亡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占78.85%.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白血病为主,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肝癌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胃癌为主.因恶性肿瘸而缩短人群期望寿命3.91岁,除去恶性肿瘤原因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5.12%.结论 恶性肿瘤居北仑区居民全死因首位,主要肿瘤为胃癌、肝癌、肺癌.应积极探索相关危险因素,开展社区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危害.

    作者:陈耀荣;肖伟;贺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目的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建立为起点,阐述建立疚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论述了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制定,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内部管理评审,国家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评审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交流时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为平台,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01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占88.1%,女性占11.9%.平均年龄为38.44±6.11岁,HIV阳性率为5.94%.性活动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24%,经常使用者占26%,偶尔使用者占36.5%.从未用过者占13.5%.结论 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吸毒者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较高,达到90%以上,但采用有利于预防艾滋病行为方式的比例则较低,50%的人少用或从未用过安全套,因此必须在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戴丽萍;陆娟;江汀;姜立海;邱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年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高碘体征状况,了解其碘营养状况.方法 在存在高碘地区的济南市商河县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高碘体征的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平均肿大率11.74%,男性甲状腺肿大率低于女性;尿碘范围89.6~3 201.2μg/L,尿碘中位数896.50μg/L结论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明显.必须实施停供碘盐和改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耿兴义;宁琼;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存在问题和对策浅析

    目前各地实施卫生行政许可的主体不一致,地位不合法,行政指导介人过晚,行政成本较高,许可条件和标准难以细化、统一,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听证程序适用范围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行政许可擅自收费,缺乏制约和监督.卫生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加快卫生体制改革,赋予事实主体以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指导制度,提高行政效益;完善卫生许可标准体系,规范审查行为;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听证适用范围;落实许可经费,加强许可收费稽查.

    作者:王笏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卫生系统执法监察的几点思考

    1 充分认识卫生执法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卫生执法监察是卫生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依法对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视和督察,依法对直属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其主体是卫生部门内设行政监察机构,客体是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其目的是确保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新卫生法制宣传方式突显宣教成果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底建所以来,一直将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日常卫生行政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卫生法制宣传方式,突显了卫生法制宣教成果.

    作者:吴光明;张子平;姜瑞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现场快速监测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卫生监督和处罚力度.

    作者:聂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退出市场主办者的身份后,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问题渐渐突出,农副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已成为政府、市民和各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丁秀娣;罗海燕;周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公共部门以服务顾客为宗旨,即使所在的组织并没有完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也要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的有效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并对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展更具积极意义.

    作者:邵志祥;姜利平;陆致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