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戴丽萍;陆娟;江汀;姜立海;邱小玲

关键词:吸毒人群, 艾滋病, 美沙酮维持治疗, 安全套
摘要: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为平台,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01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占88.1%,女性占11.9%.平均年龄为38.44±6.11岁,HIV阳性率为5.94%.性活动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24%,经常使用者占26%,偶尔使用者占36.5%.从未用过者占13.5%.结论 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吸毒者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较高,达到90%以上,但采用有利于预防艾滋病行为方式的比例则较低,50%的人少用或从未用过安全套,因此必须在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非法行医现状与卫生监管对策

    了解常州市非法行医现状,为制定卫生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常州市非法行医的处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403起非法行医案件进行处罚,其中无证行医337起,占83.62%,医疗机构违规行医66起,占16.38%.无证行医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结论 由于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力等原因,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尚需多方努力、综合整治、长效监管、常抓不懈.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叶全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分析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为制订肿瘤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全市恶性肿瘤死亡5 261人,年死亡率约149.97/10万~160.19/10万,年标化死亡率142.92/10万~176.6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乳腺癌为主.按期望寿命75.34岁算,如果肿瘤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4.25%.结论 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首位.今后应对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予以重点防治.普及防璃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恶性肿瘤综合预防工作.

    作者:齐振标;张俊琳;刘宗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卫生系统执法监察的几点思考

    1 充分认识卫生执法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卫生执法监察是卫生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依法对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视和督察,依法对直属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其主体是卫生部门内设行政监察机构,客体是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其目的是确保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西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探讨

    1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状1.1 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特点2007年江西省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以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57%和43%.事件级别以一般性为主(占60%),其次是较大级别的(占40%).以发病,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规模的事件多(占66%),100人以上的事件少(占9%).传染病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学校,主要是乡镇级的中小学.

    作者:程慧健;熊小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起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分析

    通过一项边缘技术的治疗及以此引发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为例,从医学和法律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争议,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以梳理和分析,试图给人以启示,同时对医疗机构内边缘技术治疗的开展提出反思.

    作者:沈民南;沈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初探

    传染性疾病科在综合性医院中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临床科室,是筛查、预警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科室.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开展情况,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感染性疾病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有传染性.并且在初期与非传染性疚病没有区别等特点,因此,综合性医院对传染性疾病不但要进行有效的诊断,还需进行合理的处置.

    作者:蔡霞芳;赵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北仑区恶性肿瘤发生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ICD-10对北仑区21302~2006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对主要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北仑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66.66/10万,占全死因的30.98%,为首位,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97倍.死亡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占78.85%.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白血病为主,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肝癌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胃癌为主.因恶性肿瘸而缩短人群期望寿命3.91岁,除去恶性肿瘤原因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5.12%.结论 恶性肿瘤居北仑区居民全死因首位,主要肿瘤为胃癌、肝癌、肺癌.应积极探索相关危险因素,开展社区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危害.

    作者:陈耀荣;肖伟;贺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沁源县2007年春季麻疹暴发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索新时期麻疹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2007年春季沁源县麻疹暴发流行的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报告资料,进行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沁源县2007年3月15日~4月27日共确诊麻疹93例,罹患率58.59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沁源二中及其附近3个乡镇,平均年龄17.3岁,男女比例为1:0.7,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发病率高,有免疫史者66例;93例全部有发热和全身皮疹,但发现口腔黏膜斑和退疹后有色素沉着糠麸样脱皮的分别有13例和26例.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带人性麻疹暴发流行,沁源二中防控机制不健全及应对措施不当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常规免疫疏漏、原继发免疫失败是流行的根本原因.应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切实保障冷链正常运转,在继续做好麻疹常规免疫的同时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加强免疫,传染病疫情公布方式应改进.

    作者:邹翠英;高小平;王建勋;史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调查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张家港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04年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地临时性等特点,出台了<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为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的卫生现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向,于2007年7月中旬展开了调查.

    作者:赵凯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嵊州市2003~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目的 为了解嵊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现状.方法 采用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方法对2003~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9%,而估算接种率在75.57%~95.12%之间,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D值显示2003和2004年D值不可信,2005年可疑.R值显示2003和2005年报告资料可疑,2004年报告资料不可信.结论 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存在偏高现象,主要与乡镇免疫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有关.应加强对免疫接种的监督管理和技术培训,完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

    作者:王勇;竺小春;刘仟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退出市场主办者的身份后,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问题渐渐突出,农副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已成为政府、市民和各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丁秀娣;罗海燕;周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赣榆县肺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赣榆县肺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 对新发肺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 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2.83).进食热烫食物(OR=1.56)、不按时吃饭(OR=1.18),粮食霉变(OR=1.61),吸烟部位深(OR=1.80)、家庭成员吸烟(OR=1.9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41).饮烫茶(OR=1.71),性格抑郁(OR=1.72),常使用农药(OR=1.37);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76),经常饮茶(OR=0.80),用冰箱保存食品(OR=0.53),粮食贮存一定的时间(OR=0.97).结论 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6年太原市0~2岁儿童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10县区儿童麻疹、白喉、破伤风、乙肝抗体水平,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及质量,为免疫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将其作为考核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之一.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与批质量检验抽样法进行调查,采集儿童静脉血2~3ml,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破伤风抗体及白喉抗体.结果 各县区儿童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岁与1~2岁儿童之间麻疹抗体与乙肝表面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之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县区与城区儿童抗体水平也存在差异,且各县区抗体免疫成功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太原市2岁以下儿童白喉、破伤风和乙肝已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但各县区又有差异,需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接种.

    作者:郭慧芬;关彩萍;牛玉梅;张俊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次献血300~400ml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 ml、400 ml转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本站2006年~2007年78 216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的825例献血反应者,根据其献血量、年龄、性别、职业、献血方式、献血次数、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没有直接关系,与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献血次数等有关.结论 在加大宣教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的前提下,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ml、400ml转变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叶志勇;陈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2004-2007年HIV-1毒株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部分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中HIV-1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患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3号和5号样本各存在一处蛋白酶抑制剂次要耐药突变:A71T、L10I、A71T,但它们单独存在不会产生耐药性.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5号和6号样本均检出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5处:D67N、KTOR、M184V、K219Q、T215F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7处:K103T、Y181C、K103N、P225H、K238T、V106A、G190A,终导致三份样本对NBTIs和NNRTIs类中的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结论 被检测的AIDS患者中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有3例对多数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应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HIV-1耐药基因型监测,了解治疗前后总体耐药水平.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刘彦成;周广恩;张婕;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太原市煤矿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太原市煤矿工人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355名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囚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煤矿工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46.3%.在355名调查者中,不反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吸毒行为分别占38.9%、16.4%、9.9%.19.7%的调查对象承认有过非婚性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主要受文化程度及收入的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主要受收入的影响.结论 煤矿工人对艾滋病了解程度小深,还需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十预.

    作者:李志杰;李秀宏;赵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和对策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单位疫情报告组织和制度不健全,基础资料登记不全,报告程序混乱,法定报告人法律意识淡薄,卫生监督部门对<传染病防治法>执法不严,以及评价疫情报告质量指标欠科学等.因此,必须提高法定报告人的法律意识,完善各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提高报告质量的措施,经常开展疫情报告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指导.

    作者:刘东升;罗智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卫生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现状及改善水质对策.方法 选择76家管理区、乡村集中供水水厂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水厂的基本情况并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测定及结果评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杯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 农村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49.15%,出厂水合格率为69.05%,管网水合格率为61.02%;镇级以上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4.71%,出厂水合格率为98.14%,管网水合格率为96.14%.镇级以上水厂与农村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均有显著性差异,农村水厂的水源水要好些,而镇级以上的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则比农村水厂高得多.结论 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水处理工艺简陋、技术落后、消毒设备不完善、卫生管理落后、水源水受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比较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造:

    作者:刘志权;张怀娜;黄淑华;谢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龙川县2007年动物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龙川县动物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状况和狂犬病预防状况.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川县2007年动物伤暴露人群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龙川县2007年动物致伤5 841人,暴露人群中62.5%为学龄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1.73:1;以四肢暴露为主,占88.6%;受伤人群中的47.8%能在暴露后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91.6%的暴露者能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结论 动物伤暴露人群增多,增加了狂犬病发病的危险性,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比较严峻.为防止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所伤,加强养犬管理及落实犬只的免疫,提高人群损伤后伤口规范处理率和狂犬病疫苗及时规范接种率,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汉辉;刁海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