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卢选成;李晓燕;姜孟楠;武桂珍

关键词:
摘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重视.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实验室设施设备防护水平及实验人员的防护意识.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感染性动物实验室的潜在风险更多,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更复杂.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林芝地区7年性病疫情监测状况与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传染性疾病的分布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尤其是性传播疾病.为了解林芝地区STD(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现对林芝地区2001~2007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巴桑;红英;塔嘎;果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常熟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根据<江苏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演练评价标准(试行)>和<常熟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有关精神,为提高全市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能力.于2008年3月2日组织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演练.

    作者:钱均琪;蔡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区域卫生规划,即通过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终达到卫生服务绩效,是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普遍推崇的卫生宏观调控模式.我国在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过程中,在卫生资源配置方式的运用和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际效果仍不明显.为此,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调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做贡献.

    作者:徐春红;吴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那么如何控制院内感染,预防危险因素,护理管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季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灾后重建过程中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与对策

    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环境卫生遭受严重破坏,大量群众聚集于简易的临时居住场所,食品、饮用水的获取面临很多的困难,群众的身体、心理状况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解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策略研究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二次供水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供水配套设施.二次供水方式虽然方便了居民,但存在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为加强南通市二次供水设施及水质卫生监督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确保市民饮用水卫生安全,于2007年对南通市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并讨论有关对策.

    作者:顾俊;镇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采血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探讨

    目的 探讨皮肤采血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体检者静脉血,同时用采血针采集外周血,分别用两种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 检测532份样本,外周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8例,阳性率为3.38%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9例,阳性率为3.57%.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可以用皮肤采血法检测乙型表面抗原.

    作者:刘京辉;张秀丽;吕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2007年安溪县狂犬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安溪县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全县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安溪县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例,分布在9个乡镇,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患病率分别为0..281/10万、0.562/10万、1.028/10万;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33∶1),病例集中在0-14岁年龄组(7例),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11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3天.结论 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犬类动物管理,提高犬类动物免疫水平,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预防处置率是目前需采取的防控措施.

    作者:刘金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界定及其司法审查

    从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滥用职权的两种观点分析人手,将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范围界定为既包括滥用羁束裁量权,又包括自由裁量权,并在此基础上列举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六种主要表现.后提出法院在对卫生行政滥用职权进行审查时,应坚持以合法性原则为主,以合理性原则为辅.同时针对合理性原则的主观性指出应从程序和具体化原则两个方面使之具有相对客观化,增强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作者:陆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2~2007年沈阳市综合医院转诊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沈阳市综合医院结核病人转诊、报告对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为结核病防治各项工作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2~2007年沈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各种登记本、报表等资料.结果 6年来全市各级综合医院报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人数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3205例增至2007年的4989例.经转诊立案的病人数占同期新登记病人的比例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24.75%提高到2007年的29.15%.结论 2002~2007年沈阳市通过加强综合医院的转诊报告使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杜岩;赵琳;谷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调查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各级疾控系统建设进展,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研究对策.方法 对茂名市疾控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经过三年的建设,茂名市疾控体系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工作用房基本达标,仪器设备正在接近标准,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市、县、镇三级人力资源不断优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执行公共卫生职能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各级政府对疚控体系建设认识仍未完全到位,建设投入随意性大,未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其公共职能服务能力的发展.结论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疾控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经费投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吴文锋;许桂锋;方正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质量管理的思考

    健康相关产品的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进一步加强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全国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产品抽检各环节的工作,特别要做好产品抽检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胡俊明;喻晓毅;王京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食品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某食品生产企业劳动定员300人,生产产品为碳酸饮料,年产量为20万吨.为了解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其控制效果于2008年4月对其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作者:彭秀苗;李新伟;周敬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给水用管材、管件市场卫生现状调查

    为了解市场输配水管材、管件的卫生质量,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于2008年3~6月对南通市区范围内的建材市场、家装市场经营的给水用管材、管件的卫生状况和经营者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共查30家经营单位38个品牌59种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持有率50.85%,标签标识说明书合格率28.81%.检查发现涉水产品市场存在销售无批件产品,伪造卫生许可批件,标签标识说明书违规,经营者缺乏涉水产品卫生法规知识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加大企业和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资料信息共享系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式来规范涉水产品市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网珍;赵晓燕;吴正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绍兴市散装熟肉制品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绍兴市散装熟肉制品卫生状况,以及各类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更好地防制由此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绍兴市卫生监督所对绍兴市2007年度各县(市)、区市售的散装熟肉制品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绍兴市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超标率以烧烤类高,为30.99%,其次为酱卤类,油炸类低;不同采样场所分析,超市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超标率高,为37.50%;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率以白切类熟肉制品高,分别为13.75%和30.00%,其次为烧烤类,11.27%和26.76%.通过对散装熟肉制品卫生状况的检测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食品卫生监管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冯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观念免疫在艾滋病防制中的应用

    为有效防控艾滋病,世界各国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有了新的进展,但要真正获得成功并应用到人群还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即便是艾滋病疫苗成功问世,也未必就能迅速大面积推广应用,如大多数适合在普通人群中应用的疫苗都是先从婴幼儿中应用后,逐渐在人群中推广.

    作者:贾谊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误区及职能作用发挥建议

    1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误区1.1 稽查科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绥化市的个别卫生监督所为了响应号召,与上级部门科室相对应,按要求设置了稽查科,并配备了人员,但稽查科仅有职数没有实质工作内容,没有真正发挥稽查的作用.

    作者:郭艳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信息及其管理技术在疾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一系列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说明建立敏感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2,3],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余杭区将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结合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余杭区疾病监测预警体系.

    作者:杨其法;鹿凤苓;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江阴市2006~2007年市售熟食卤菜卫生质量分析

    目的 为了解江阴市市售熟食卤菜的卫生质量,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对全市404家熟食卤菜销售单位随机采集样品836件,按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检测微生物指标,对106件样品按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结果 江阴市熟食卤菜的卫生质量极不理想,合格率仅为47.97%,微生物污染物仍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x2=61.8 3 P<0.005).酱卤肉类好于凉拌类(x2=34.63 P<0.005);城市好于农村乡镇(x2=19.93 P<0.005);宾馆(饭店)好于熟食卤菜店(x2=19.92 P<0.005):一年四季中三季度合格率低,四季中存在显著差异(x2=36.68 P<0.005).结论 加强对熟食卤菜加工场所卫生、运输工具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熟食卤菜的卫生监管,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操作意识和全民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进行宣传培训.

    作者:缪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开展企业职工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的评价

    目的 了解聊城市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在企业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对3家市直企业的3006名职工采用现场授课、放科教片、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办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干预前均高于7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非预防方法 和某些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偏低.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后,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同时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改变(P<0.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现场培训、放科教片及发放宣传材料等综合干预手段是行之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杜桂英;蔡新;于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