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环素配合阴道用药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徐勤

关键词: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 多西环素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35例有不同临床症状,宫颈分泌物培养支原体阳性,并对多西环素敏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口服多西环素0.1g,每天2次,首剂加倍,连服10d.同时阴道给博性康药膜2片,每天2次,连用10d.对照组(60例)口服多西环素0.1g,每天2次,首剂加倍,连服10d.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3%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用药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糖尿病(DM)常合并有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CCB)是DM合并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之一,当DM患者出现肾损害,发展至糖尿病肾病(DN)时,高血压常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这时CCB由于降压作用强,常是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一线用药[1,2].

    作者:黄国良;王柏荣;游捷;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抗感染研究进展

    自从弗莱明发明青霉素以来,以抗生素为主体的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内外诸多种类的医药产品中,抗感染药物在处方中使用量高.但由于使用频率高、新品种不断涌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也时有发生,个别严重的ADR还会引起患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作者:陈小飞;马海泉;杨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开塞露与制霉菌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真菌感染

    目的 观察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配合开塞露与制霉菌素口腔涂抹对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55例常规用碳酸氢钠漱口,配合开塞露与制霉菌素混合制剂口腔涂擦治疗;对照组51例用碳酸氢钠漱口,制霉菌素片含化吞服治疗.结果 治疗第4天试验组治愈率71%,对照组为51%;第6天实验组治愈率为98%,对照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塞露联合制霉菌素片局部涂擦对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治疗效果好,所需时间短,且安全简单.

    作者:章哲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支气管镜检查手术的配合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手术的抢救配合要点.方法 对51例小儿呼吸道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手术的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儿均一次抢救成功.结论 支气管镜检手术是抢救小儿呼吸道异物的重要措施,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掌握正确的手术配合及密切的病情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宝青;李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促进无偿献血四个转移一个延伸

    无偿献血工作汇集着社会各种职业的人群,血站工作人员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爱心、友谊的收集者,又是文明、奉献的传播者[1].为此,如何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是血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作者:翁妙卿;林昂;王和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碘离子透入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碘离子透入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方法 用10%碘化钾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法治疗50例86眼玻璃体混浊患者并对其进行观察.结果 显效率73.26%(63/86),有效率23.26%(20/86),无效率3.49%(3/86).结论 对于较轻的玻璃体混浊、无碘过敏者,在无特殊治疗的情况下,采用本疗法是方便、安全的.

    作者:钟秀华;张丽环;王国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短波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单纯中药保留灌肠为对照,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72例,其中超短波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组和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各36例,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第3天进行疗效评价,超短波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组痊愈22例、显效12例、进步2例、无效0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1%和94.4%;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痊愈11例、显效15例、进步7例、无效3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6%和7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同时联合超短波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沈慧敏;杨越波;王焕;方莉;张宇;万璟;林国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住院早产儿387例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387例早产儿进行回顾分析.发生并发症258例(66.7%),为1种或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合并肺炎74例,窒息66例,呼吸暂停9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42例,低血糖57例,高血糖16例,高胆红素血症12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颅内出血13例,败血症11例,硬肿症16例,肺出血7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5例,均采用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早产儿治愈323例,好转45例,死亡19例.结论 对早产儿采用保暖、早喂奶、呼吸管理、避免窒息及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早诊断早治疗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姚霖;陆长;陈旭生;唐碧莲;熊远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案比较

    股骨髁部发生骨折的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尤其是髁部粉碎性骨折(按AO/ASIF分类为C型骨折),并发症多,影响关节功能,是骨折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现选择代表性的AO股骨髁支持钢板及动力加压钢板(DCS)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即C型骨折),分析评估如下.

    作者:林俊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系统康复护理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系统康复护理经验,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结果 完全康复18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3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系统康复护理,针对手术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施楚君;陈丽珊;邹翘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未产妇人工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未产妇行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继发不孕者268例及同期原发不孕者590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造影剂为60%~76%泛影葡胺.结果 继发不孕组130例(49.21%)、原发不孕组96例(16.27%)有不同程度输卵管梗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未产妇行人工流产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

    作者:侯素珍;王清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32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mg,共用3个月.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以缓解症状.记录每天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咳嗽评分,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结果 治疗后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咳嗽评分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受体激动剂用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1%(29/32).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徐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谓葆)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和门诊溃疡痊愈患者80例随机分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组(40例)和法莫替丁组(40例),分别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和法莫替丁,每月服用7d.定期随访患者持续6个月.结果 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组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7.5%,与口服西莫替丁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和法莫替丁均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但猴头菌提取物更适合长期服用.

    作者:江必武;吴玉芳;李桂珍;时昭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方法 124例肺结核患者住院行抗结核治疗,对出现肝损害的18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肝损害发生率14.5%,老年患者易发生;临床症状少且不典型,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不易区别.轻度肝损害者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保肝治疗,中度以上肝损害者暂停抗结核药并保肝药治疗,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者17例,占94.4%.结论 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损害者比较常见,只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绝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并坚持完成化疗.

    作者:孙家忠;林紫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880例职工体检异常心电图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80例职工体检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2%,以ST-T改变检出率高,占异常心电图的43.11%,无男女性别差异,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改变随年龄增大呈逐渐增加趋势,30岁以下异常检出率不增加,31~50岁匀速增加6.5个百分点,51~60岁快速增加10.2个百分点,61岁以上增加27.3个百分点呈加速增加态势.异常心电图人群甘油三酯(TG)升高率为32.02%,其他异常:总胆固醇为40.56%、低密度脂蛋白为49.82%、空腹血糖为18.86%、血压为33.45%、脂肪肝(包括轻度脂肪肝)为35.94%,与正常心电图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密切相关.因此应确认强化干预多重危险因素的必要性,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柳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200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情况调查

    我国规定成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4h[1].但实际工作中患者禁食、禁饮时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手术的安全性,进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的甚至使手术延期.

    作者:骆洪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生原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33例住院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检出低血糖66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常见原发疾病为窒息21例(31.8%),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9例(28.8%),喂养困难13例(19.7%),溶血5例(7.6%),感染4例(6.1%),母亲患糖尿病3例(4.6%).结论 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而降低,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严密监测血糖,积极防治,尽量减轻低血糖致脑损伤的程度.

    作者:周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联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姑息性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也趋于以介入治疗为主要手段.我院对14例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联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洪春;王长杰;王景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防止高脂血症,我们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指导及适度的体育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1],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清;白娟;杜艳红;张艳莉;朱银环;张瑞娟;李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调查

    目的 了解在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并统计抑郁的发生与病程、有无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26%,其中病程长和有合并症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应引起重视,在社区对有抑郁的患者可开展心理和行为治疗.

    作者:邬暑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